柳芳余威
(武漢市黃陂區羅漢寺街道農業服務中心,湖北 武漢 430315)
現階段,在農業生產過程中,油料作物作為經濟效益較高的農產品,種植普遍。農戶們為了提高產量,常常出現過量使用化肥的情況。這種不科學的施肥方式,導致其生產過程中經常會出現高產不高效、增產不增收的現象。因此,有必要進一步加大油料作物栽培管理的相關技術手段,以便提高我國油料作物的產量,同時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我國地域面積廣闊,從南到北、從東到西能夠適合不同品種的油料作物生產,極大地滿足了不同油料作物對生態環境的要求。目前,我國的油料作物種植既廣泛又相對集中,全國各省、各市、各區都有種植,已經成為我國農業生產中除糧食以外的第二大類農作物。但是,由于我國人口眾多,油料生產總體上雖然在增加,但是消耗也在迅速增加。因此,必須發展先進的栽培管理技術,減少生產與消費之間的差距,滿足我國人口增加和社會發展的實際需求。
花生是一種對生態環境要求較低的油料作物,主要產區分布于黃淮地區和華南沿海。這些地區熱量充足,降雨量豐富,能很好地滿足花生生長發育的要求。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技術不斷進步,花生種植對農民的增收作用越來越大。因此,進一步研究其栽培管理技術,對其提高區域經濟發展、個人收入水平以及實現我國糧油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1.1 地塊的選擇?;ㄉm宜砂質土壤,透氣性較好,且土層深厚、肥力狀況良好,能夠促進花生的生長發育。這就要求各地區在種植花生的過程中,需要根據當地地區的實際情況選擇適合花生的地塊。
2.1.2 播種前施足底肥。小麥收割滅茬后、花生播種前先要施足底肥,一般施有機肥、尿素、過磷酸鈣和硫酸鉀復合肥,也可以在播種的時候施肥,以便給予種子發芽充足的肥料,提高發芽率。
2.1.3 分層施肥技術?;ㄉ谏L發育過程中對鈣元素的需求較大。要想進一步促進花生的生長發育,除了底肥以外,需要在花生的苗期追施壯苗肥,促進花生苗以及側枝的生長發育。一般每667 m2追施尿素10 kg[1]。需要注意,肥料應施于土壤淺表層。針對一些底肥不足的地塊,還需要在花生初花至盛花期追施尿素、過磷酸鈣等肥料,以便促進花生增產增收。
2.1.4 深耕細耙。深耕細耙工作實施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土壤性狀,使其能夠更適合花生生長。實施過程中需要根據現有土壤的性狀判斷翻耕深度,一般砂質土壤不宜深耕,而土質層較厚的黏壤土需要深耕。做好土壤的管理工作,也能夠為花生的生長發育奠定基礎。
2.2.1 品種選擇。品種的選擇決定其高產的效果,需要種植戶根據市場的實際需求和當地的實際情況選擇早熟、高產、優質專用以及抗逆等適應性廣、穩產性好、出油率高的新品種。當前,常見的高油酸豫花38、豫花15等品質較高,能夠滿足農戶的種植需求。
2.2.2 晾曬種子與剝殼。種子應該選擇莢果飽滿、色澤純正的雙仁果,并將帶殼花生進行晾曬,然后手工剝果,以免機械剝果可能造成的損傷。人工剝果過程中還能夠挑選其中的暗黃粒、病蟲粒、秕粒以及破碎粒,保證種子的質量,為花生的健康生長奠定基礎。
2.2.3 播種前種子處理。種子的良好處理是提高其出芽率的重要途徑,要按照每667 m2的標準確定拌種溶液。一般需要溫水溶解10 g 90%鉬酸銨、15 g 90%根菌粉,再加冷水稀釋成1%的溶液進行拌種。拌種需要在當前進行,不能過夜。拌種后的花生在生長過程中能夠保證植株健壯、籽粒飽滿,同時能夠預防腐病、莖腐病。
2.3.1 播期與土壤墑情。夏播花生是當前花生種植區的主要模式。一般來說,夏播花生主要在6月15日之前播種。需要注意,如果當時正處于干旱時期,需要先造墑、后播種,避免土壤含水率不足影響花生發芽。造墑后需要進行旋耙作業,以使地表保持平整。
2.3.2 傳統栽培模式與“v”型栽培模式。①傳統栽培模式。傳統栽培模式包括麥壟套播和雙行同距播種,是當前較為常見的一種栽培模式。傳統栽培模式操作簡單,但是實際應用中存在較多缺陷。其中,麥壟套種時小麥正處于灌漿期,而播種花生的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傷害到小麥,使其出現嚴重的倒伏或者莖稈折斷問題,導致小麥產量受損?;ㄉ雒绾笮←溙幵谏L后期,花生苗的長勢會受到影響,會出現花生苗弱、病蟲害等問題,在小麥收獲期更會造成花生苗的死亡。雙行同距栽培講究的是花生植株同距,有可能使得花生苗在生長中期出現相互爭光、爭水和爭養分的情況,不可避免會出現植株徒長的嚴重問題,不利于中耕除草工作的進行,從而造成病蟲害滋生。②“v”型栽培模式?!皏”型栽培技術是在整平地表后起壟種植,利用機械作業,起壟寬55~60 cm。每壟播種雙行,每穴雙粒,播種深度最深不超過5 cm,最淺不低于3 cm。這種播種方式使得花生的生長環境能夠較好地滿足通風透光條件,而且在后續的田間管理過程中也有利于中耕培土、分層施肥、果針入土,從而大大提升花生的質量和產量。
2.4.1 苗期清棵與培土。一般來說,從花生的幼苗期就可以看出其是否能夠高產。標準的高產長相是“葉濃棵壯不過旺,五枝六杈花芽藏;主根深扎根群發,莖粗節密早開花”。因而,在田間管理中應該做好苗期清棵與培土工作。要在花生苗出土后及時進行清棵蹲苗,主要是在第一次中耕時清除花生幼苗周圍的覆土,使2片子葉和第1對側枝露出地面,使花生苗的側枝發育健壯。此外,要及時培土,培土過程中要避免壓苗或碰掉子葉。
2.4.2 花、果期田間管理。①合理灌水?;ㄉ男杷扛鶕渖诘牟煌兄煌男枨?,總的來說是要遵循“前期和后期少,中期多”的灌水原則。灌水期間如果遇到干旱天氣,需要加大灌水量;而雨水過多的天氣,需要及時排水,以免土壤中缺少空氣,破壞花生苗根系發展;如果花生的成熟期雨水過多,還有可能造成花生爛果、霉果。②中耕培土。中耕培土是在花生的開花期一直到結果期都要進行的工作。這時花生大量果針入土,及時進行培土能夠提高花生果針入土率,增產15%左右。③控制旺長。促壯控旺是花生田間管理中的重要工作,因此要在花生的初花期用50~100 g硼砂和0.1%~0.2%的鉬酸銨溶液兌水50 kg均勻噴灑葉面。在花生的盛花末期,還需要根據其生長情況使用生長調節劑,一般用在生長過旺的花生苗中。④根外追肥。根外施肥主要是在花生的結果到成熟期,花生需要大量的肥料以供其生長。如果脫肥有可能造成花生出現早衰問題。利用根外施肥,在花生的葉面噴灑施丹肥可以有效提高花生的結果率,噴施磷肥則可以使得莢果充實飽滿。同時,需要用磷酸二氫鉀、尿素噴施葉面,以便延長花生生長的功能期,實現高產增收。⑤防治病蟲害。病蟲害的流行是影響花生生長發育的主要因素,病蟲害的防治工作一直貫穿花生整個生長發育的全周期。首先,針對花生病害的防治應該秉承“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原則。開花期可以用50%多菌靈1 500倍液進行噴施,主要防治花生莖腐??;用50%多菌靈1 000倍液或80%代森錳鋅500倍液或15%三唑酮1 000倍液葉面噴霧,可以防治褐斑病、黑斑病、枯斑病以及網斑病等;用5%井岡霉素水劑2 000倍液噴霧,可以防治立枯病;用50%多菌靈1 500~2 000倍液灌根可以防治根腐、莖腐病。其次,針對花生蟲害的防治工作,主要包括蚜蟲、紅蜘蛛、棉鈴蟲以及甜菜夜蛾等。用10%蚍蟲啉3 000倍液、2.5%的撲蚜虱2 000倍液或40%樂果1 000~1 500倍液進行葉面噴霧,可以防治蚜蟲、紅蜘蛛。在花生蟲害的防治過程中,還需要注重地下害蟲的防治,包括蠐螬、螻蛄、金針蟲以及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的防治,主要是在整地時放入毒死蜱顆粒,每667 m2放3%毒死蜱顆粒5~10 kg[2]。
花生的適時收獲也是保證其實現高產的主要因素。一般情況下,收獲過早會影響其產量和品質,而收獲過晚可能會造成大量落果、爛果以及霉果。因此,當花生多數莢果已經飽滿,果殼網紋清晰,內壁呈褐色,中下部葉片脫落,上部葉片、莖稈變黃,即可收獲。收獲過程中應廣泛應用機械收獲,以縮短收獲時間,以便盡快進行晾曬,保證其品質。
我國油料作物的種植較為廣泛,但是由于我國人口數量不斷增多,巨大的消耗也使得我國出現過高的食用油對外依存度問題。如何提高我國油料作物的產量,減少與消費的差距,成為當前的重要任務。本文以花生為例,分析其從培育初期到收獲期的栽培管理技術,以期能夠為現階段的農戶們提供參考,進一步提高花生產量,實現高產增收,穩定我國的糧油生產安全,實現我國現代社會建設的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