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國強
(桐鄉市濮院鎮農業經濟服務中心,浙江 桐鄉 314502)
2018年,浙江省桐鄉市濮院鎮農業經濟服務中心在紅旗漾糧食功能區建立了雜交粳稻甬優1540機械化育插秧高產示范方。通過抓落實、強指導,增產措施到位,水稻產量大大超過了預期目標,為大面積推廣種植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紅旗漾糧食功能區雜交粳稻甬優1540機械化育插秧高產示范方面積80 hm2,經桐鄉市糧食高產創建優秀示范方和高產攻關田領導小組驗收,平均產量達857 kg/667 m2,比常規稻秀優5號增產189 kg/667 m2。其中,樂建杰戶0.29 hm2高產攻關田,經實產驗收,產量高達912 kg/667 m2,創濮院晚稻667 m2產量歷史之最。
1.2.1 生育期適當。示范方甬優1540,5月10—15日播種,6月10—15日移栽,9月6日齊穗,10月25日左右成熟,全生育期150 d,其品種的生育期與本地常規粳稻品種甬優12相仿。
1.2.2 穗粒大多。甬優1540移栽田,667 m2有效穗數控制在25萬左右,平均每穗總粒246.3粒,結實率87%,千粒質量26.1 g。
1.2.3 株高、體壯、長勢強。株高109.6 cm,穗長21.2 cm,田間生長繁茂,莖稈粗壯,葉片厚挺。前期長勢旺,出葉速度快。后期青稈黃熟,耐寒性好,劍葉挺直,抗倒性強,抗病性好,分蘗力強。
示范方種植面積80 hm2,平均產量857 kg/667 m2,總產達102.84萬kg,晚粳谷價格按2.2元/kg計算,667 m2產值1 885.4元,總產值226.25萬元,扣除所有成本,平均667 m2凈利200元左右,示范方凈效益達24萬元,經濟效益十分顯著。
2.1.1 統一育秧。由鎮農經中心和村合作社集中育秧和秧田管理,統一于5月10―15日播種,搞好肥水管理,育成多蘗壯秧。
2.1.2 統一種植。統一于6月10日左右移栽,規格為23.33 cm×15.00 cm,667 m2栽1.8萬叢,單本插,控制最高苗25萬~27萬,達到有效穗25萬。
2.1.3 統一管理。大田667m2施有機肥750~1000 kg、鉀肥10 kg、氮肥折純氮15 kg。水漿管理做到薄水淺插、滿水護苗、露田促根、淺水促分蘗、適時擱田,抽穗灌漿期濕潤灌溉,干濕交替,活水到老,后期防斷水過早。
2.1.4 統一防治。根據病蟲草發生規律,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藥劑進行統一防治。
在高產示范方內,開展高產栽培技術培訓班3期,使廣大種植戶了解并掌握雜交粳稻的特性和其高產配套技術。同時,在早播稀播、合理栽植、配方施肥、水漿管理和病蟲草綜合防治等方面,通過手機短信、分發資料、田間指導等形式,使栽培技術落到實處。
雜交粳稻甬優1540應適當早播。5月10―15日播種,秧齡30 d左右,秧田667 m2播15 kg左右,播后塌谷,并保持畦田無積水,溝中有水,畦面濕潤。
雜交粳稻甬優1540植株高大,穗大粒多,雜交優勢強,要求適當稀植。一般6月10―15日移栽,寬窄行種植,行株23.33 cm×15.00 cm,667 m2栽1.8萬叢,叢插一兩株。
甬優1540耐肥力強,但應適當控制氮肥用量。要求大田底肥667 m2施有機肥600 kg、碳胺35 kg、磷肥15 kg、過磷酸鈣30 kg;栽后四五天,結合化學除草再施尿素13 kg。7月中旬(分蘗末期)再施長粗肥(尿素)10 kg;后期控制施用氮肥,8月初酌補穗肥,施復合肥7 kg。直播田底肥667 m2施有機肥600 kg、基肥碳胺35 kg,肥料施用上做到前足中穩后補、氮磷鉀平衡。
甬優1540分蘗力強,根系發達,水漿管理應做到淺水插秧,滿水護苗,返青后及時露田,淺水促分蘗,當苗數在18萬~20萬時,分次輕擱,分蘗末期適當重擱,孕穗至抽穗期保持薄水層,齊穗后活水薄灌,淺水勤灌,干濕交替。直播田種前精做畦面,一般畦面寬4 m左右,并每30 m開一條橫溝,四周開出圍溝。播種后濕潤立苗,待田間出現小裂縫,再灌跑馬水。二葉一心期至3葉期保持淺水促分蘗;4葉期勻密補稀,促全苗,爭勻苗;六七葉期開始歇灌溉,分次擱田,擱田復水后保持淺水、硬板、濕潤、活水長穗和灌漿。防止斷水過早,達到青稈黃熟。
根據田間病蟲草害發生情況,及時防治好病蟲草害。因雜交粳稻苗期長勢綠,大田期生長旺盛,故要及時防治好苗期稻薊馬、大田縱卷葉螟、螟蟲、紋枯病、稻曲病、褐飛虱、灰飛虱和雜草。直播田治草抓早抓小,做到人工與藥劑相結合,實現水稻優質高產,達到豐產豐收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