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桑,董智佳,張 琦,夏風林,叢洪蓮
(江南大學 教育部針織技術工程研究中心,江蘇 無錫 214122)
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縫紉部位少,工藝簡單,損耗較低[1];使用高彈性紗線的運動服裝更貼合人體曲線,且無縫技術消除了側縫對人體的摩擦,舒適度更高;與緯編無縫運動服相比,其生產速度快,效率高,花型豐富立體,層次感豐富[2]。
目前對經編全成形運動服裝的研究主要以組織分區和款式開發為主:錢銀男等[3]分析了不同賈卡組織的熱濕舒適性并將其應用于人體各部位;劉婕羽等[4]對女性跑步針織褲的結構進行了優化設計,但是,在尺寸控制和尺寸建模方面的研究鮮有報道。實際生產過程中,要確定運動服裝的尺寸,至少要上機打樣2~3次。加上后整理的染色、裁剪等工序,導致開發新樣的時間與成本大幅度增加。這就使控制成品尺寸成為了新樣開發的重點。
本文通過對4種常用組織進行尺寸測量,分析確定橫縱向尺寸與牽拉密度、組織種類之間的線性關系,推導出經編全成形組織的尺寸預測模型。在已知人體實際尺寸的情況下,結合WKCAD功能的完善,將該模型應用于實際生產設計中,直接模擬出設計尺寸,實現經編全成形運動服裝的快速開發,為新樣開發的尺寸提供依據與指導,減少開發成本。
本文從機上尺寸與成品尺寸出發,探究了經編賈卡組織在一定條件下尺寸的變化規律。結合人體在運動時各部位功能分布與熱濕性能的不同[5-7],對經編全成形運動緊身套裝進行分區設計,并填充透氣性能不同的組織。女性的尺寸并不是完全相同,胸圍與臀圍較整體圍度稍大,而腰部的尺寸則偏小;因此,在設計時要考慮到不同部位牽拉密度的區別。實驗從組織小樣入手,建立尺寸預測模型,根據該模型對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的實際尺寸進行驗證。
對市面上現有的經編全成形運動服進行分析,選取了4種經編運動服中常用的賈卡組織進行尺寸預測,組織意匠圖如圖1所示。組織1為全紅組織,組織2、3均為網眼組織,組織4賈卡紅綠薄組織。

圖1 4種組織賈卡意匠圖Fig.1 4 kinds of jacquard stitches.(a)Stitches1;(b)Stitches2;(c)Stitches3;(d)Stitches4
組織試樣采用德國卡爾邁耶RDPJ6/2型經編機生產,機號為E28。原料使用江蘇華宜針織用于生產織造的常規紗:GB2和GB5使用55.5 dtex的錦綸;JB3和JB4使用22.2 dtex/55.5 dtex的錦氨包覆紗。為維持紗線原料的織造性能,保證賈卡導紗針移位的準確性,車間溫度控制在22~24 ℃,濕度控制為60%[8]。
為探究牽拉密度與成品尺寸之間的關系,試樣織造時以8~12橫列/cm為范圍設置了8個牽拉密度:0.5橫列/cm為分度值,由于密度越大,相鄰密度之間的尺寸差異越小,因此除去11.5橫列/cm。組織試樣的花寬為600針,花高為812橫列。根據組織的墊紗方式不同,設置不同的送經量。織造得到4種組織8個密度共32個筒子,每個筒子包含 3塊相同組織相同密度的織片。
白坯下機后,平鋪放置48 h,進行染色整理,獲得最終成品。整理流程如下:白坯松弛整理48 h→預定型→水洗→柔軟→復定型→脫水烘干→松弛整理48 h。在染色過程中,要添加元明粉、冰醋酸、硫酸銨等助劑,使色素上染更為均勻穩固。
將組織試樣的成品平鋪于桌面,橫縱向尺寸均選取試樣的中間位置進行測量。橫向測量左右2個縱行的間距,使尺子與線圈橫列保持平行;縱向避開連接處的縫合組織,使尺子與線圈縱行保持平行。
本文的縮率以機上長度和實際長度為基礎進行計算。機上橫向尺寸:已知織造使用的RDPJ6/2經編機的機寬為138(350.5 cm),總共有3 312枚針。機上橫縱向尺寸為:
JH=n/3 312×350.5 cm
JZ=N/x
式中:JH為機上橫向尺寸;n為某組織針數;JZ為機上縱向尺寸;N為某組織橫列數;x為牽拉密度。
根據測量結果分別對橫縱向的尺寸縮率進行計算,計算公式如下:
SH=(JH-CH)/JH×100%
SZ=(JZ-CZ)/JZ×100%
式中:SH為橫向縮率;JH為機上橫向尺寸;CH為成品橫向尺寸;SZ為縱向縮率;JZ為機上縱向尺寸;CZ為成品縱向尺寸。
組織試樣成品的縮率計算結果如表1所示。

表1 成品尺寸縮率Tab.1 Size shrinkage of finished products %
在設計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時,由于工藝限制,只能生產上下針數統一的直筒型服裝。但人體是一個立體的結構,女性柔美的身體曲線使得胸部與臀部尺寸較大,而腰部細長。為使運動緊身套裝能夠提供一定壓力,貼合人體,運動緊身套裝各部位的尺寸也各不相同。在針數相同的情況下,可以采用密度收縮的方式來改變直筒型織物的尺寸。在運動緊身套裝的不同部位進行分段,每段設置不同的牽拉密度,從而改變織物橫向尺寸,使其符合女性胸圍和臀圍大于腰圍的特點。
成衣的原型是指平面的基本裁剪紙樣,即將三維立體的成形織物轉化為簡單、最基礎的二位平面設計紙樣[9]。圖2示出女性人體各部位尺寸的測量點。以人體上半身測量點為基準,對長度與圍度進行測量,獲得領寬、胸寬、腰寬、肩寬、背長、袖窿深、肩斜等信息。結合經編全成形運動上裝的直筒型織物特征,利用服裝原型制圖法[10],以最大圍度胸圍為橫向尺寸,背長作為縱向尺寸,進行經編全成形背心原型的設計,如圖3(a)所示。經編全成形緊身褲以人體下半身測量點為基準進行測量,獲得襠長、腿長、腰圍、臀圍、腿圍等尺寸信息。在經編全成形緊身褲的雙筒形結構基礎上,結合服裝原型制圖法原理[10],以最大圍度臀圍為橫向尺寸,襠長與腿長之和作為縱向尺寸,進行經編全成形緊身褲原型設計,如圖3(b)所示。

圖2 人體尺寸測量點Fig.2 Measurement point of human body.(a)Lateral body; (b)Frontal body

圖3 經編全成形運動緊身套裝尺寸分區Fig.3 Size partition model of warp knit fully formed sport suit.(a)Vest;(b)Tights
表2示出緊身針織服裝規格在女性不同人體測量部位的加放量[11]。在進行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的設計時,在人體實際測量尺寸的基礎上可以根據此規格進行放松量的設計,使服裝在穿著時舒適合體。

表2 女性人體測量部位與尺寸縮放量Tab.2 Measuring position of female and size scaling
根據GB/T 1335.2—2008《女子服裝型號》,本節以女子服裝尺寸規格中間體160/84 A型號為例進行說明。標準給出的中間體各部位尺寸(凈體數值)如表3所示。

表3 女子服裝規格A型中間體尺寸Tab.3 A type of female’s intermediate size cm
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屬于緊身高彈服裝,橫向針數確定依據主要有胸寬、臀寬與腰寬。根據表3放松量,胸圍收縮范圍為4~32 cm,文中取16 cm;一般腰圍收縮8~10 cm,文中取8.2 cm;臀圍為 -14~2 cm,為方便模板設計,臀圍與胸圍應保持較高一致性,因此臀圍收縮量稍大,文中取收縮量為 18.9 cm。結合表3女子尺寸規格數值可以確定織物各部位的尺寸,結果如表4所示。

表4 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尺寸控制Tab.4 Size control of the warp knitted sport suit cm
為了探究牽拉密度與尺寸縮率是否存在一定的線性關系,使用了SPSS軟件對表1的數據進行回歸性分析。
組織1:
SH1=0.670x+50.538
SZ1=-2.588x+88.438
組織2:
SH2=0.834x+48.353
SZ2=-2.436x+86.150
組織3:
SH3=0.829x+48.036
SZ3=-2.292x+83.641
組織4:
SH4=0.915x+47.541
SZ4=-2.331x+85.123
式中:x為牽拉密度,橫列/cm;SHn為組織的橫向縮率(機上),%;SZn為組織的縱向縮率(機上),%。
在SPSS的線性回歸分析中S值表示顯著性,是判斷R值即相關系數是否有統計學意義的依據。當S值大于0.05時,2個變量之間的相關性系數沒有統計學意義。R值是相關性系數,表示兩變量的相關性。R值越大,相關性越好。當R大于或等于0.8時為兩變量間高度相關;大于或等于0.5小于0.8時認為兩變量中度相關;大于或等于0.3小于0.5時認為兩變量低度相關或弱相關;小于0.3說明相關程度為極弱相關或無相關。4種組織的S值與R值如表5所示,數據顯示成品尺寸縮率與牽拉密度呈高度相關。
從回歸線性方程中也可以看到:橫向縮率的斜率值為正數,表明各組織橫向縮率隨著牽拉密度的增大而增大;縱向縮率的斜率值為負數,各組織縱向縮率隨牽拉密度的增大而減小。

表5 牽拉密度與成品縮率的顯著性及相關性Tab.5 Significance and correlation between drawing densities and shrinkage rates
根據以上分析,得出組織成品橫、縱向尺寸(Hn、Zn)的計算方式:
Hn=JH×(1-SHn/100)
Zn=JZ×(1-SZn/100)
以牽拉密度為11橫列/cm將組織的花寬、花高與牽拉密度代入發現,計算值與成品的理論值有一定偏差。偏差率見表6。
經過修正后,得到的尺寸預測模型為:

表6 組織預測尺寸與成品尺寸記錄Tab.6 Prediction size and finished product size of jacquard organizations
注:負數為縮小;正數為增大。
式中:H為橫向尺寸,cm;n為花寬,縱行;x為牽拉密度,橫列/cm;Z為縱向尺寸,cm;N為橫列數,橫列。
根據工廠實際設計經驗,經編全成形運動服裝的大身牽拉密度設定為11橫列/cm,在某些特殊部位如緊身褲的腰部做收緊作用,牽拉密度設置為12橫列/cm甚至更高。其賈卡意匠圖的花寬花高也是在已知牽拉密度的情況下確定的。參考這個設計思路,結合人體實際尺寸,在已知牽拉密度的情況下,從上述公式分別可推算出不同組織的花寬針數與花高橫列數。
在現有的WKCAD畫圖軟件中,花高與花寬的確定需要設計師憑經驗或經上述計算后人為確定。本文對該軟件進行功能優化,在原有設計功能的基礎上通過VB編程,實現織物意匠參數的自動計算。
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各部位的尺寸并不相同。觀察人體規格尺寸測量點與平面紙樣之間的關系,大致可以確定胸圍、腰圍、臀圍、褲長等主要部位的位置與尺寸。根據此結構特點,可將運動套裝分為圖4所示的幾個區域,其各部位尺寸見表7。

表7 模板尺寸Tab.7 Template size cm
基于VB軟件的算法特點,可從局部出發,分別計算經編全成形運動服裝的尺寸,再將尺寸自動整理合并,最終形成完整的意匠圖。
WKCAD中已有可以保存花型的組織庫,將所需組織錄入組織庫。在此程序中,關鍵點在于尺寸計算公式。以全紅組織為例,針數與橫列數計算公式為:
n1=3 312×100H1/[350.5×0.943 9×
(49.462-0.670x)]
N1=100Z1/[1.011 8×(2.588+11.562/x)]
利用該功能進行規格計算并將數據導入CAD,自動生成模板,基本過程如圖5所示。具體操作如下:選擇模板部位,輸入該部位各組織的實際尺寸與牽拉密度,點擊“計算”,程序將根據設定的公式自動計算出針數與橫列數。為方便模板生成,所得數值均自動取最接近的偶數。綜合針數與橫列數特征,總針數取臀寬與腰寬均值,并與胸寬針數進行比較并調整;縱橫列數取肩斜、掛肩、大身、臀長、小腿長與大腿長的橫列數總和。最后點擊生成模板,計算數據將保存至圖6所示界面。

圖5 成形工藝計算流程Fig.5 Forming calculation process

圖6 花寬花高計算界面Fig.6 Width and height
根據表7模板尺寸,利用全紅組織對CAD的模板自動生成功能進行測試,證明此程序有較大的適用性,模板如圖7所示。該例運動套裝花寬為785針,花高為4 020橫列,模板密度均選用 11橫列/cm。

圖7 運動套裝模板Fig.7 Template drawing of sport suit.(a)Front;(b)Back
1)對于由錦綸與錦氨包覆紗織造的經編全成形運動服裝來說,在不同牽拉密度情況時,橫縱向縮率存在差異,且二者存在線性關系。進而推導出預測關系式,建立經編全成形運動套裝的尺寸預測模型,并將該預測模型應用于實際設計與生產。
2)結合服裝原型設計法與針織服裝尺寸收縮量,對經編全成形運動服裝的款式與尺寸進行設計與計算,并確定中間體尺寸。
3)結合尺寸預測模型,對WKCAD軟件進行優化設計。在已知人體實際尺寸與組織預測長度的基礎上,通過計算機直接計算各組織的意匠參數,并選取最優解進行織物花寬花高的設計。具體以運動套裝為例,通過輸入成品尺寸后工藝系統自動計算并生成服裝款式模板,簡化開發步驟的同時提高了新品開發的效率。
FZX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