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飛 王曉端 賈永江
2018年4月14日,中共中央、國務院批復雄安新區規劃,明確提出“保障城市安全運行,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總體國家安全觀,以城市安全運行、災害預防、公共安全、綜合應急等體系建設為重點,構建城市安全和應急防災體系,提升綜合防災水平”。雄安新區建設過程時間跨度長,建成后地位重要,未來將承載很多重要功能。如果沒有針對雄安新區風險治理的全面思考,未來新區將無法抵御重大風險的沖擊,甚至影響新區的穩定和長遠發展。所以,應居安思危,加強風險治理頂層設計、預防各類突發事件,促進多元主體參與雄安新區風險治理,增強雄安新區的活力,提升雄安新區抵御重大風險和處置各類危機的能力。
一、制定與雄安新區相適應的風險治理行動計劃
雄安新區風險治理行動計劃應全面考慮如何解決雄安新區風險治理問題,使風險治理的計劃性更強、對問題的認識更加深刻、解決思路更加清晰、重點更為明確,以加強新區公共安全體系建設,確保雄安新區能夠抵御各類突發事件。
雄安新區風險治理行動計劃應包括:全面收集、整理和識別雄安新區建設和發展中面對的各種風險;通過技術分析、差距分析、需求評估對雄安新區風險進行評估,確定風險級別及風險綜合排序,制定雄安新區風險清單;確定風險清單中的每個風險由哪些政府部門或機構負責解決;實施短期(不到一年)、中期(一到三年)和長期(三年以上)的工程和非工程措施處置風險,制定風險處置行動計劃。
二、統籌布局,推進雄安新區風險協同治理
制定雄安新區風險治理行動計劃時,要考慮新區的長遠發展,如,建設、發展、改造將有可能面對什么新的問題,當地不同利益相關者(包括地方政府、企業、當地的居民及潛在流動人口)的需求和想法。通過實地調研、查閱歷史案例的方式,在確定利益相關者的需求與想法的基礎上,基于新區的功能特點,在考慮地理、人口、行政架構、公共收入基礎、建筑環境、經濟基礎、接觸突發事件情況、突發事件處置能力等因素后綜合定性新區風險。
為了更好地發揮協同性,應設立雄安新區風險管理機構,針對新區的主要功能和風險特點,統籌布局,協同治理。雄安新區風險管理機構可以以風險管理工作領導小組的方式進行組建,人員結構應包括官員、學者、技術人員等。可以由政府職能部門、雄安新區配套服務機構、省市應急工作的相關領導,地方行政學院從事應急管理研究的專家,遷入國企及大中型企業的負責人組成。
三、扎實推進,制定風險清單
通過繪制能夠展現新區風險的新區規劃圖,可以更加準確地梳理出雄安新區風險清單。首先,繪制雄安新區風險地圖,風險地圖在總體上能夠展現新區的行政邊界、物理特性和基礎設施;展現新區未來的社會經濟特征,包括重要的商業、工業和農業區域的經濟情況;展現城鎮的危險輪廓,顯示哪些區域易受突發事件影響。其次,結合新區建設、發展規劃,可以得到“復合風險地圖”,用以確定當前和未來新區將面臨的各類風險,對各類風險進行優先級排序,制定新區的突發事件風險清單。
四、落實責任,為風險處置指定責任方
突發事件風險往往是復雜的,不是單一部門可以處置的,應會同有關專家,確定風險清單中每個風險由哪些政府部門或機構負責處理。并且,應對風險、政策、規劃以及負責降低突發事件風險的不同部門進行目錄編制,目錄可以包含市、區總體規劃,資金預算和未來發展的建議等內容。對暫時沒有列入處置計劃的風險,也應進行包括技術、人員和財務能力評價在內的差距評估。
此外,還應該聯合其他能夠參與降低新區風險的社會力量。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強調:“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發揮社會組織作用,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良性互動。”非政府組織、社會團體,甚至家庭或業主委員會都可以成為未來雄安新區風險治理的參與者。明確這些社會力量可以參與的區域,有助于運用這些社會力量解決風險識別、無人值守等問題。
五、設定時限,擇優實施處置方案
責任部門應在規定時限內為已經確定的風險制定處置方案,這些方案可以是工程的(修復、改造建筑物)或非工程的(雄安新區風險認識的提高)。處置方案應有備選方案,通過經濟評估和社會評估來選擇處置方案。結合雄安新區建設的財政投入情況,根據成本效益比率進行選擇,成本最低、收益最大或可以避免損失的應優先考慮,同時也應充分考慮技術上的復雜性、時限、對雄安新區帶來的社會福利情況等因素。此外,在方案確定后,有必要派出工作組全程監督方案的執行情況。
【本文系河北行政學院2018年決策咨詢研究資助項目“提高雄安新區抵御風險能力 保障新區安全運行”(JCB20180017)的階段性成果】
【作者單位:中共河北省委黨校(河北行政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