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菲 宋晶 符云鵬 劉國順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一向以高質量的教學和科研水平而久負盛名。在全球發達國家中,加拿大的教育體制是最具地方特色的,國家不設教育部,而是實行省管教育,各公立大學都由各省管理,因此加拿大的大學有非常明顯的地方化傾向,學科設置與本省的經濟布局相適應,企事業單位在招聘時也會對本省大學的畢業生給予相應的傾斜。本文以加拿大高等教育模式為切入點,探討如何借鑒加拿大優秀的教育教學方法以改進和提升我國高等院校的教學質量水平。
一、以“寬進嚴出”的考核制度提高學生的學習自主性
(一)靈活的入學機制
與國內的高考制度不同,加拿大大學的錄取方式相對來說更加簡單靈活,按照高中時期的平時成績和省考成績,學生可以直接申請進入相應的大學學習,如果學生的中學成績不足以讓其進入理想的高等學府,則可以選擇先進入社區學院或門檻較低的大學進行學習,待成績達到名校所要求的學分標準并且符合申請學校的入學條件,仍有機會申請轉入自己期望的名校繼續學習。這樣的入學和招考制度是一種長效的培養模式,可以有效避免學生因一次考試發揮失誤造成與理想高校失之交臂的遺憾,也可鼓勵學生注重平時的學習積累,并根據自己的知識儲備和智力水平分階段完成自身素質的提高。
(二)自由的選課設置
加拿大采用的是彈性的學分制,學生只要按要求修滿規定的學分,就可以提前畢業,學分制有利于學生轉系或轉校,自由轉學是加拿大高等教育的特色之一。與國內入校之時就選好專業方向不同,加拿大大學一年級的課程只涉及基礎課,二年級以后的課程才會區分出專業方向,并且專業設置也很靈活,學生有很大的自主選擇余地,可以根據個人的學術興趣和未來的發展方向自由選擇專業。如果學生學有余力還可以另外選擇一個專業的主修課程。讓學生在充分了解自己的興趣點和熟悉課程設置后自主確定專業方向,能夠增加學生學習的動力,使其學習的針對性和目的性更強,更有利于拓展未來的就業領域。
(三)嚴格的考核制度
加拿大大學(包括社區學院)在讀大學生的淘汰率非常高。雖然加拿大大學里各科目由任教老師自行安排考核,沒有統一的期中考試、期末考試或畢業考試等,但學??荚?、考核的難度較大,一門課程的成績由不同類型的作業、考試及其他考核方式構成,要想通過最終的考核,任何環節都不能輕視。這就要求學生不僅要在課上認真聽講做好筆記,還要在課下鞏固學習,有效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二、以“學以致用”的教學模式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
(一)引導式課堂教學
與中國的“灌輸式”教學模式相比,加拿大的教學模式強調探索、創新和實際運用。課堂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互動的過程,學生是學習的主體也是課堂教學的主角。教師會在學生系統上提前上傳教學資料和PPT,學生上課前可提前上網查閱相關資料,課堂上可以利用筆記本電腦做詳細的學習筆記,也可隨時舉手提問。有些教學內容教師會布置成團隊合作(Team-work)作業,學生小組成員間有具體的分工,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職責,通過討論等形式完成團隊協作,最后以課件講演或書面報告的形式展現出來,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處于積極的主導狀態,達到了靈活掌握知識并運用知識的目的。
(二)多元化實習途徑
“學以致用”是教學的最終目的,加拿大教育追求知識在實際中的運用。首先,以本科教學為主的高校會針對就業需求設置實用性較高的課程,并根據社會需求適時調整課程;其次,各省高校一般會與當地企業加強合作與聯系,并開設合作(CO-OP)課程,同時也有非常多的合作研究項目,學校會根據學生所學專業積極幫助其尋找相關的合作企業,學生進入實習單位后不僅可以積累工作經驗,還可以獲得相應的報酬以減輕學費負擔;最后,一些準備繼續深造的學生也可通過合作研究項目與感興趣的老師或研究所聯系,提前了解相關研究并獲得人脈資源等。這一環節對大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及今后職業生涯的發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三)扎實的就業能力
加拿大的高等教育重視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學習內容經常要和實踐操作掛鉤。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學校為不同專業的學生配備了良好的教學設施和實驗室。此外,加拿大學生在申請進入大學前必須按規定完成一定數額的義工時間,在大學期間也有將近50%的學生會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工作,這些工作不僅能培養大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增加他們的獨立生活經驗,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其就業能力。
(作者單位:河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