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思含
【摘要】良好的學習習慣是學生學好功課的重要條件。高中生處在重要的成長階段,培養其良好的學習習慣及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極為重要,強調自主學習、小組合作學習不僅對學生在校學習期間大有裨益,而且對于學生未來的人生發展也具有積極意義。
【關鍵詞】高中生;學習模式
一、高中生的學習現狀
目前,大部分高中生不具備良好的學習習慣,僅停留在學習老師所要求和布置的學習內容上,并帶有一定的強制性,主動學習和探究知識的動機較弱,這種學習的被動性表現在學習方法上死記硬背,課上抄筆記、課堂上思想開小差,甚至說話、睡覺、玩手機等,肥胖、近視等成了高中生存在的普遍問題。
除此以外,部分學生的學習目的過于功利化。中國有句話叫“學而優則仕”,很多人認為學習的目的就是滿足人們的實際需要:獲得社會地位或物質財富。在這種情形下,現在很多高中生的學習目的也變成了考上大學、改變自身命運、改變父母人生、出人頭地、為自己及家人賺更多的面子等。如果這種目的性過于強烈,則不利于學生全面發展。
二、傳統的學習模式
(一)以課堂講授為主
目前高中課堂教學以老師講授為主,教學方式陳舊,不能靈活地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有針對性的教學,而且老師在教學中也總是有意無意地在引導著一部分學生“學”,而不是分層教學,這導致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強,無法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
(二)學生學習任務繁重
部分家長、老師過于看重成績,不斷加重學生的學習任務,減少學生的課外活動時間,這樣不僅導致學生的學習效率不高,還會使學生產生厭學、畏學心理。再加上高中是知識傳授最為密集的階段,需要學習多個科目,且每個科目都有大量的習題,在白天有限的時間內,學生無法完成所有科目的學習。晚上學生還要對白天所學習的科目進行復習,對習題進行練習,對知識進行梳理,對第二天的學習內容進行預習。在這樣繁重的學習任務下,絕大部分高中生除了睡覺、吃飯外,主要任務就是學習。
三、合理的學習模式
(一)自主學習
我國學生的動手能力相對較弱,物理、化學等科目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老師的講解、記筆記、背誦定理、大量做題,而不是通過做實驗、觀察、反復動手實踐來完成的。這種學習方法培養出來的學生缺少思考能力,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建立新的學習方式,培養學生主動參與、樂于探究、勤于動手以及搜集和處理信息、獲取新知識、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交際能力可以使人快速融入周圍的環境之中,可以使年輕人遠離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而較強的接受能力,則更容易為自己打造良好的學習、生活環境。但目前,大部分高中的課堂教學采用的是教師講、學生聽的傳統模式,還沒有改變以教師為中心的狀況,這種學習模式限制了學生的探究能力以及交際能力。
(二) 小組合作學習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合作學習要求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兼顧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合作學習強調學習小組成員之間要有相同的學習目標,只有全部成員都達到目標,個人的目標才能實現。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可以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學習小組可由不同學習層次、不同性別的學生組成,便于成員間的相互學習。學習小組中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方法、學習興趣、知識的掌握均有不同,通過相互討論、相互學習、相互辯論的方式, 能夠迅速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及學習能力。
三、 結語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知識更新的速度越來越快。因此,高中階段必須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另外,因為未來社會所需要的人才必須具備合作、溝通、交際等能力,所以,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在高中階段的應用也十分重要。
參考文獻:
[1]陳汝峰. 人才培養視野下高中學習方法的解讀[J]. 成才之路, 2014(7):54.
[2]張禎珞. 高一數學學法調查分析與對策——基于省級課題“高中學習方法運用的個案研究”的調查分析[J]. 福建基礎教育研究, 2011(2):59-61.
(作者單位:吉林省蛟河市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