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曲通海 于從喜 滑福群

工匠精神是中華民族歷經幾千年鑄就的傳統美德。時至今日,工匠精神已經成為新時期考量職業道德、職業能力、職業品質標準的集中體現。佳木斯熱電廠根據企業自身實際,厚植“工匠精神”,開展“家·佳”工匠評選活動,著力營造勞動光榮、技能寶貴、創造偉大的氛圍,讓廣大職工在寬廣舞臺上展示自己的人生價值,從而激勵更多的人才立足崗位、筑夢匠心、追求卓越,為企業發展作出貢獻。
2017年6月,佳木斯地熱廠在生產一線中廣泛開展了“家·佳工匠”評選活動。為確保“家·佳工匠”評選活動有序推進,成立了“家·佳工匠”評選活動領導小組,廠長、黨委書記任組長,副廠長,工會主席任副組長,相關職能部室負責人任成員的組織機構。下發了《“家·佳工匠”評選活動方案》,明確了以分工會為單位,面向生產一線的職工,不搞包干,不搞平均主義,采取跨專業、單位進行民主推薦,評審委員會進行初審,推選出“家·佳工匠”候選人,提請廠長辦公會議討論通過后在廠網站進行公示的選樹機制。
活動進行了兩輪篩選,經第一輪的民主推薦,選樹出17名同志;評審委員會從職業操守,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技藝精湛,精益求精,崇尚勞動,勇于創新,職業道德,追求極致、獨具匠心、創新創效能力、團隊引領等方面進行第二次遴選,推選出了5名同志,經公示后上報廠長辦公會審核后通過。
同時,企業適時開展了“家·佳工匠精神攝影大賽”,職工用攝影的形式記錄身邊的工匠風采;舉辦“家·佳工匠精神技能比武大賽”,為佳熱人搭建了一個展現精神風貌的大舞臺;舉辦“弘揚家·佳工匠精神安全演講比賽”,引導職工深入學習“家·佳工匠”精神,做到事事談工匠,處處有匠心;對工匠典型人物事跡進行宣傳,用工匠故事感染更多的人;在廠十九屆四次職代會暨2018年工作會議上,對 5位典型“家·佳工匠”——“白興國熱泵調整法”白興國、“金屬名醫”李長有、“文武焊將”文武 、“組態王”王林娜和“輸煤巧匠”陳金龍頒發證書,廠領導親自給五位工匠披綬帶,以肯定具有“工匠精神”的職工在企業發展歷程中的重要作用,有效地促進廣大職工牢固樹立勞動最光榮、勞動最崇高、勞動最偉大、勞動最美麗的觀念,引導廣大職工進一步煥發勞動熱情,釋放創造潛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和昂揚的斗志為企業精益管理,安全生產,提質增效獻計出力。
弘揚“工匠精神”,就要讓工匠們工作有舞臺、有價值。通過物質獎勵和精神鼓勵等手段,培養一批專家和技術工人,扎根基層,扎根專業領域,讓工匠在企業和職工中有職業聲望、更高的獲得感和榮譽感。
完善獎勵機制。“家·佳”工匠每3年進行一次評選,被評為“家·佳工匠”的職工將給予一次性獎勵績效100點,3年內其薪酬比照所在單位副主任待遇發放。其中,首年在副主任標準崗級基礎上下浮1崗執行;以后年度中可根據其業績情況,由主管廠領導提出按本單位副主任標準崗級獎勵的建議,報備工會、人資部后執行。從發動、推薦、評審、認定、激勵各個環節,全過程宣傳工匠和工匠精神。
完善培養機制。注重“家·佳工匠”培養,也就是注重人才培養。企業從把好人才打造第一關開始,針對職工平均年齡偏大、學歷水平參差不齊的現狀,根據階段性目標和長遠發展目標,著力打破業內高層次技術人才引進難、技術工人匱乏的“瓶頸”,通過招聘應屆畢業大學生,不斷壯大人才隊伍。著力開辟優秀技工的上升通道,完善技能人才的評價機制與優秀技能人才獎勵制度,大力評選表彰杰出技能人才,有計劃地選擇有一定理論水平和實踐經驗的中青年骨干到高等院校、兄弟單位學習、培訓,不斷提升職工自身的專業技能,造就一批知識淵博、經驗豐富、精明能干的復合型和創新型高級技術人才,注重培養一批高學歷、高職稱的技術型高級“家·佳工匠”人才。
近年來,佳熱電廠大力弘揚工匠精神,極力打造崇尚勞動、崇尚技能、崇尚創造、崇尚“十年磨一劍”的理念,追求卓越技能人才隊伍,培養出了一批又一批武裝新思想、掌握新技術的工匠級人才。全國人大代表、全國勞動模范、中國華電集團公司“技術能手標兵”、中國華電集團公司熱控技能大賽金獎、中國華電集團公司首批“千人計劃”優秀中青年技能人才、龍江工匠韓振東,帶領42名“家·佳”勞模工匠創新工作室成員,先后組織8個專業攻關小組完成33個技術創新項目,取得直接經濟效益928萬元。探索和實施了“于海濤燃燒調整法”,實現“褐煤大比例,機組高負荷”,具備100%摻燒褐煤能力,煤炭控本能力實現質的跨越,并被東北發電系統廣泛應用。省勞動模范、熱力公司經理呂海波采用有機酸對換熱機組板片進行化學清洗,換熱板片除垢率達95%以上,恢復了換熱系統參數,每個供熱期節省費用600余萬元,該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隨后“尹鳳祥降氨法”“張宇調水法”等操作模式脫穎而出,為企業的精益化管理增添了新的手段。工作室的火箭點火作用,發揮了企業創新驅動的引擎力量。
典型引領方向,榜樣凝聚力量。佳熱電廠注重“傳承”育人模式,細化“手把手”“一對一”的言傳身教。韓振東利用備用的機柜、控制器、卡件等設備,建立了“雛鷹熱控培訓室”,開展實例講解和專題培訓,做好傳幫帶。在他的帶領下,熱控團隊的整體技能水平得到快速提升,被授予黑龍江省“工人先鋒號”。他的徒弟中涌現出了黑龍江省創新能手、華電集團優秀班組長劉志宏,黑龍江省“五一巾幗標兵”于慶萍、“鐵人式”職工陳立,華電集團公司“巾幗建功標兵”李玉梅,以及佳木斯市勞模等13名先進、“工匠”。“工匠”師傅與新職工簽訂帶教承諾書,通過一對一帶教的方式,毫無保留地為徒弟傳授工作經驗并告知相關工作風險點,幫助其分析工作中遇到的疑難問題,協助徒弟通過自己的思考來克服困難、解決問題,以更快速地成長為成熟的具有“工匠精神”的新一代技術人才。
佳木斯熱電廠不斷匯聚工匠之才,涵養工匠之心,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為華電事業的騰飛和佳木斯市經濟社會的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