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經濟學人》雜志2月23日刊文章,原題:太陽、大海和外交點:中國高消費的游客自帶政治影響力 本月早些時候,中國的高消費游客帶來更大的政治影響力——埃及吉薩金字塔群和附近的獅身人面像被“中國紅”點亮,觀眾——其中許多來自中國——得到前所未有的禮遇。聲光表演是金字塔自1961年以來娛樂活動的主打項目。今年,金字塔聲光表演的全新中文配音版廣播劇也進行了首秀?;顒佑芍袊幕吐糜尾恳约爸袊v外使館等共同主辦,中國為本國游客與日俱增的影響力備感自豪。
自2012年以來,中國一直是全球最大的游客來源國。去年,中國赴海外游客數量達到創紀錄的1.5億人次。他們的支出——2017年超過2500億美元——遠遠超過美國旅游者。埃及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通過在基礎設施領域投資提升影響力的重要舉措——的區域中心。從某種程度上說,中國游客對埃及旅游業的如此“捧場”是對埃及向中國相關發展倡議敞開懷抱的一種積極反饋。
在中國游客扮演重要經濟角色的國家,中國游客的任何異常流動都會使焦慮情緒在相關國家迅速蔓延。新西蘭就是這樣一個例子,該國旅游業嚴重依賴中國游客。對新西蘭而言,中國是僅次于澳大利亞的第二大游客來源國。因此,原定于本周在惠靈頓舉行的慶祝中國-新西蘭旅游年的啟動儀式被取消而引起不安情緒便可以理解。新西蘭引述“中方時間安排有變”解釋活動生變,但外界猜測,活動取消與新西蘭對華為5G安全性表達擔憂不無關系。“緊張的政治關系”引發潛在中國游客的“抵制”行為,引用一位北京市民的話說:“新西蘭在背后捅了我們一刀,還想要我們的錢?”
韓國在2017年部署“薩德”系統后,來自中國的游客急劇減少。去年晚些時候,限制似乎已經放松。2018年,中國游客赴韓人數接近500萬人次,高于前一年的400萬人次。其實,日本和菲律賓也遇到過同樣的問題。2012年,在中國反日抗議活動浪潮中,赴日中國游客人數急劇下降。然而,到2014年,中國游客又以創紀錄的數量卷土重來。2012年,中菲黃巖島對峙事件后,一些旅行社暫停赴菲律賓的旅行團。在現任對華友好領導人杜特爾特的領導下,這樣的麻煩一去不復返。一年前,中國已經超過美國,成為菲律賓第二大游客來源國?!?/p>
(胡建坤譯)
環球時報201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