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凱 賈丹妮(東北大學秦皇島分校)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我國跨境電商行業也迅速蓬勃壯大。據統計,僅2018 年我國電子商務成交的交易規模達到9 萬多億元,各大電商平臺的用戶規模達1 億人。與我國電子商務發展30%的增速相比,人才短缺已經成為跨境電商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面對這一難題,社會各方都在積極探索解決的辦法,跨境電商實訓基地便應運而生。隨著各地跨境電商實訓基地的紛紛成立,越來越多的問題也逐漸顯現出來,核心在于校企合作不密切、政府支持不到位。在2019 年5 月京交會上,中國服務貿易協會與聯合國貿發會議明確表示將開展基地校共建方案,以進一步深入開展跨境電商人才培養。對于學校、企業與地方政府來說,這是新的機遇,各方都應該努力完善跨境電商實訓基地的運作模式來更好的響應國家政策和全球化潮流。
2015 年阿里巴巴就已經啟動了“百城千校,百萬英才”項目,在各大院校建立“跨境電商人才培育基地”;福建省成立了晉江市跨境電商洪山園,是省內最大的跨境電商產業園和一站式產業鏈平臺。這些實訓基地雖然已經取得一定成效,但是運行機制仍不夠完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雙師型“導師隊伍。在現有的電子商務課程體系中,絕大部分院校的教學模式都是通過模擬電商平臺的軟件(如速賣通)來進行操作訓練,教師普遍缺乏跨境電商運營的實戰經驗,指導學生時力不從心。目前雙師型教師的數量稀缺,一般教師只具備專業知識而不具備技術知識,即使在企業培訓過的教師業務能力也相對于企業技術人員來說要低很多,很難幫助學生解決在復雜的電商環境中遇到的問題。
(2)當前的校企合作中,企業的積極性不高,主要是企業只是從自身短期利益來考慮跨境電商實訓基地,而不是從服務社會的角度來考慮問題。學校雖然設立實訓基地,但是業務操作流程比較單一,指導教師隊伍深入企業學習的很少,這也導致企業不太信任實訓基地的運作效果,而且擔心在投入大量精力和財力的情況下,實訓基地培養出的人才不能為己所用。
(3)校企對接不暢,存在時間差的問題。實訓針對的一般是大三大四的在校生,時間靈活性較大,而技術人員的上班時間固定,企業對于他們的時間安排也缺乏彈性,這就導致學校與企業對接不順暢,時間上有沖突。
(4)缺乏政府政策和資金支持。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也相繼制定并出臺了《關于利用電子商務平臺開展對外貿易的若干意見》等文件,表明國家越來越重視跨境電商的發展,但是實際進程較慢。政府沒有過多實質性的舉措投入到跨境電商實訓基地上來,這使得實訓基地缺少政府的政策扶持,開展效果不盡人意。
實訓基地對于高校和學生來說,是一個良好的訓練與就業機會;對于企業而言,不但可以降低運營成本還可以避免人才短缺的困境;對于政府來說,能夠提高就業率。所以實訓基地的成功與否關系到學校學生、企業和政府三方面的需求能否得到滿足。實訓基地的成功核心就在于校企合作密切、發揮各自優勢、資源共享。所以本文認為要建立學校、企業和政府三位一體的運行機制,三方通力合作,具體應該做到以下幾點:
(1)組建“雙師型”教師隊伍,組織教師進行崗位培訓,學習企業內部知識,真實到企業內部進行學習。同時,要注意對學生的理論教學不能流于課本。跨境電商行業發展迅速,教材編撰有一定的滯后性,所以課本上面的內容與實際操作有一定的不符之處,所以為了減少這種情況的發生,除了組織教師深入企業之外,還可以聘請有社會經驗的講師來與老師和學生進行交流,避免與社會脫節。
(2)為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增強學生從事電商行業的意愿,高校應鼓勵學生參加自辦或國辦的各種跨境電商競賽,以賽促學,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如開展“互聯網+”及雙創活動等。為了使比賽收到良好的效果,真正讓學生了解跨境電商行業發展,學校應該讓企業參與到創新比賽的評選中,同時企業可以篩選出切實可行的項目來投資。
(3)由于實訓基地空間有限,為使實訓基地效用最大化,高校應對參與到實訓基地的學生進行遴選,選出那些真正想從事跨境電商行業的學生進入實訓基地,同時對他們的畢業資格和就業機會給予一定便利。比如:在實訓后期,企業可以在實訓基地中挑選出網站運營能力高的學生,對他們進行專業的培訓。畢業后,企業為這些學生拋出橄欖枝,承諾他們在畢業之后直接進入管理層,但是學生若想另擇它路,學校和企業均不能阻礙其自由發展。
(1)企業要從長遠利益與服務社會的角度出發,主動尋求合作,允許技術人進入實訓基地,對學生進行業務上的輔導。技術人員在實訓教學中能讓學生切實體驗跨境電商所涵蓋的國際貿易業務知識,熟悉跨境物流、報關報檢、跨境支付、出口退稅等操作流程。筆者認為目前雙師型教師缺乏,短期內無法培訓出大量業務能力較高的教師,所以形成技術人員為主、雙師型教師為輔的教學形式:一方面,技術人員負責主要的操作和技術上的指導,另一方面,教師對學生的訓后作業進行輔導,解決學生理論知識層面的問題,同時在企業專業技術人員無法到場時,代替其進行授課。
(2)對于校企對接中的時間差問題,最好以企業的時間為準,從而更大程度激發企業積極性。高校的學生學習和上課時間相對自由,而企業的工作人員上班時間一般固定,所以高校應該提前安排好授課時間,最大限度給予企業專業技術人員授課時間的自由性,充分調動企業參與到實訓基地的積極性。企業也應該采取激勵措施鼓勵技術人員進入實訓基地,合理安排好技術人員的工作時間.
1.政策支持
政府應該因地制宜制定省級跨境電子商務扶持政策,重點支持優秀電商服務商培育、跨境電子商務園區建設和稅收優惠政策落實。如:企業在進入實訓基地后可以享有業務辦理的便利性,保證企業在實訓基地的”生產—交易—支付—通關—結匯—退稅“這一整套流程中都能享受政府政策支持。
2.資金支持
目前困擾企業進入實訓基地的一個重大原因就是資金問題,因為很多省市的跨境電商企業都是中小型企業,資金鏈規模不大。而對實訓基地輸送技術人員、組織老師進入企業內部學習、參與學校的創業比賽等都會耗費人力、物力,企業無力支付,有心無力。所以政府應該成立實訓基地專項基金,為開設實訓基地的院校和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跨境電商實訓基地作為發展跨境電商行業的強有力的平臺,其運行好壞直接關系到我國的行業發展與就業問題。所以學校、企業、政府三方一定要協同作戰,明確各方義務,承擔各自責任,為打造跨境電商實訓基地新局面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