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玲(西京學院)
高職會計技能大賽,作為財會專業職業技能大賽的競賽代表,能夠體現出當下專業的發展新態勢和社會的需求變動。若能將競賽與課堂教學深度融合—課賽融合,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質量會有所提升。本文將從社會、企業及學校等角度分析技能大賽對教育教學質量的影響,旨在為今后的教育教學改革提供一定的參考和借鑒。
2019 年是會計技能大賽賽項改革的關鍵之年。往屆的會計技能大賽主要考核的領域和方向是財務會計信息化和財務手工賬相關的綜合技能素養,特別是財務會計信息化,主要是傾向于對基礎的會計業務處理、結賬與反結賬以及供應鏈信息化的實踐操作技能的考核。而2019 年之后的競賽內容變革為對管理會計和財務會計綜合技能素養的考核,財務會計信息化模塊作為核算操作工具技能附加到財務會計綜合技能模塊中予以考核,新增的重點考核領域變為管理會計技能。職業技能大賽的變革,反映了社會對人才需求的變革。職業技能競賽作為高校和社會的人才輸送橋梁,為高校人才培養質量和目標釋放了更多的社會信息,基礎的程序性的事后核算工作逐步會被財務智能機器人所取代,社會需求更多的是事前的財務預測,也即具有管理職能的財會人員。
未來的人才需要具備更強的適應社會變革的能力,這個能力包括從知識型人才向學習型人才轉變,從任務導向型人才向自我驅動型人才轉變的能力。而且我們還需要有跨界的能力,包括專業領域及地域等。總之,我們需要有一定的彈性,去適應未來的環境,不斷的去做出一些轉變。會計技能大賽正是凸顯了這方面的轉變,大賽為廣大優秀師生提供了一個良好的競技切磋平臺,大賽比拼的不僅僅是老師傳授的課本知識,更多的是基于知識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欲想在競賽中取得理想的優異成績,需要學生結合在校時所學的理論知識,將競賽所提供的真實案例任務情景進行知識技能的遷移和轉化,學生可以在競賽的過程中感知知識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感知社會的專業需求。因此,高職畢業生需要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才能夠從容的應對紛繁復雜的財稅環境和頻繁的財稅變革。
國家最新出臺的把學歷證書與職業技能等級證書結合起來的職業教育政策已經凸顯出人才培養目標的轉型思維,探索實施1+X 的證書制度,是近年來職教20 條重要的改革部署,同時也是一項重大的創新。高職職業技能大賽的辦賽宗旨也即堅持以學生為中心,深化復合型技能人才的培養理念,以期能夠提高高職學生的人才培養質量,進一步為社會輸送更多的實踐性應用人才,達到人力資源以低成本高效用的形式為社會服務的目標。
高校作為社會人才的培養和輸送基地,人才培養特別是高職人才培養包括價值觀、專業素養以及綜合素養的培養,應該以社會企業崗位能力的需求為評判標準進行培養。人才培養方案中所謂的人才培養質量好與不好不是學校說了算,也不是學生說了算,而應該是用人單位說了算。因此,欲想提升社會對畢業人才的認可程度,最根本的路徑就是與企業直接對接合作,比如產教融合實驗室、大師技能工作室、校企合作訂單班等形式,以求縮短學生畢業能力與社會需求的差距。
會計技能大賽是職業院校專業綜合技能切磋的代表競技賽,競賽的成果優秀與否與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的配比有很大的關聯關系。目前,大部分高校高職教學的“雙師型”教師配比相對較為匱乏。教師人才隊伍中很大部分人才雖然擁有研究生文憑,理論造詣相對較高但是實踐操作技能卻不敢恭維,在指導職業技能競賽時不能做到游刃有余,原因是很多教師高校畢業之后直接從事教育教學工作而并沒有在企業中實操過。而已有的少數“雙師型”教師雖然企業經驗相對較豐富,但是一線教學經驗卻相對較為缺乏。因此,職業技能大賽對指導教師的高標準會促使各大高職院校加大對“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力度,進而促進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1.加強內訓,以老帶新,以老促新
充分利用學校內部現有的教育教學師資資源進行內訓,有助于加快和提升“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速度和建設質量。學校可安排有多年教學經驗和教科研能力較強的老教師作為導師對青年教師給與教學方法和教學技能方面的指導和幫助,還可以組織開展豐富多樣的教學活動,比如公開示范課、說課比賽、創課比賽及微課比賽等,通過參加比賽促進青年教師教學水平的提升,從而為“雙師型”教師隊伍人才儲備做好準備。
2.推行“引進來,走出去”原則
人才培養質量既然以企業的需求作為判定標準,那么企業的專業技能及水平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學校應大力引進企業的專業技能人員,為學校教學資源增加企業活力。另一方面,學校更應該定期輪流選派一部分專業教師通過寒暑期的掛職鍛煉深入到企業一線進行具體業務的學習,感知社會中專業相關的最新發展動態,完善自己的理論知識體系,夯實自身的專業實踐技能素養,積累更加豐富的企業經驗,將真實有趣的案例與枯燥難懂的理論進行有機的結合,助于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有效的增強課堂的教學效果,同時也有助于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培養速度。
3.增加兄弟院校互相交流學習的機會
保持兄弟院校之間的密切聯系,校與校之間多搭建一些教學交流的平臺和活動,相互學習,相互促進。院校之間可以研討并實施“雙師型”教師相關的晉升激勵政策,如評優評先、出國深造進修學習、職稱的評定、職務的提升、人才的流動等多個方面。為廣大教師提供多元化有利的外部平臺和條件,進而激發教師自我價值實現的內在動力,促使教師突破自我,盡早的向“雙師型”教師轉型。
“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練、以賽促管”四位一體的課賽一體化教學理念將會進一步推動課賽融合,將練習視為比賽,將比賽視為工作,將工作視為練習,形成高效能的閉環教學系統,以社會需求為切入點,通過競賽尋求學校所學知識與社會技能需求的差距,將差距融入到課堂,帶著問題有目標的開展教學活動,實現理論與實踐反哺推動的功能和作用,最終達到精細化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總目標。
通過上述研究,職業技能大賽對高職教育的人才培養目標、教學環境、教學師資、教學環節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影響力,通過課賽融合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社會輸出更多的高技能應用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