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方,陳敏東
(1.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 300402;2.南京信息工程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江蘇南京210044)
一般來說,離子液體是一類在室溫呈液態的鹽。主要由有機陽離子和無機陰離子組成,在室溫下呈透明、油狀、液態物質[1]。由于其零件揮發性、低熔點、寬液程、可設計性、強溶解性等優點,引起國內外人士的廣泛關注。
作為高分子的聚合離子液體來說,由于其聚合起來條件苛刻而導致難度較大,因此目前這一領域的研究學者較少。但是,相對于離子液單體來說,具有不可比擬的優勢。
本文以甲基咪唑、溴丙烯、丙烯酰胺為主要原料,首先采用兩步法合成離子液單體,之后,與丙烯酰胺進行共聚反應,使其固化。再對所合成產物進行CO2氣體的吸收研究。合成路線見圖1。

圖1 合成路線圖
1HNMR由Bruker DRX 500型核磁共振儀測定;IR使用尼高力AVARAT 360紅外光譜儀。
高純氮(南京紅健氣體)、1-甲基咪唑、1-溴丙烯、丙烯酰胺、N、N-二甲基甲酰胺、偶氮二異丁腈、四氟硼酸鈉、丙酮、二氯甲烷、乙醚、甲醇。所用試劑均在試劑公司購買,干燥后使用。
1.2.1 溴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的合成
分別稱取物質的量比為1∶1.5的1-甲基咪唑和溴丙烯,在三口燒瓶中進行反應,在氮氣保護隔絕空氣條件下,加熱至70℃,磁力攪拌8h以上。減壓蒸餾除去未反應的烯丙基溴。冷卻后,分液漏斗去除多余的N-甲基咪唑。并于真空烘箱中恒溫干燥48h以上。
1.2.2 1-烯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鹽的合成
以丙酮為溶劑,將制備好的溴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加入單口燒瓶中,不斷攪拌,用分液漏斗過濾后,減壓蒸餾除去溶劑,加入二氯甲烷,除雜質后,再次減壓蒸餾除二氯甲烷,于40℃下進行真空干燥。
1.2.3 聚烯丙基甲基咪唑丙烯酰胺
稱取10mL的烯丙基甲基咪唑離子液和15g丙烯酰胺置于反應裝置中反應,再稱取適量的交聯劑和反應溶劑,隔絕空氣進行反應。于60℃下反應超過一天。反應后,加入一定量的甲醇對產物進行沉淀后,再用乙醚抽濾提取。最后烘干。
本文以CO2氣體為例,比較了相同溫度下三種不同結構的離子液體的吸收效果。
溴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鹽、聚烯丙基甲基咪唑丙烯酰胺,三種溶液加水,配制成為0.5mol/L水溶液,待測。硫酸按照1∶5的比例加水配制。
整個裝置由三部分組成,吸收裝置、解吸裝置和吸收劑CO2負荷分析裝置[3]。吸收裝置采用特制的玻璃管進行鼓泡,并控制氣體流量及氣流中CO2含量。本實驗直接采用純CO2氣體。氣流量保持在2L/min。每間隔5min取樣,進行CO2負荷分析。
溫度控制在100℃左右。每隔5min取樣分析,取樣后,盡量避免由于熱量過高而引起的誤差。
吸收后測定的數據按照下式進行計算[4]:

式中:X-CO2在液相中的體積濃度,L/L;
V-CO2發生后量氣管的讀數,mL;
VO-試液的取樣量,mL;
P-測定時的大氣壓,kPa;
T-測定時的溫度,℃;
P0-測定時T℃下的飽和NACL溶液蒸汽壓,kPa;
273-理想氣體絕對溫度,K;
101.325-標準大氣壓,kPa。
計算X后的三種物質CO2吸收圖(見圖2~5)。橫坐標為時間,縱坐標為X值。
從圖2~5可知:溴代1-烯丙基-3-甲基咪唑、1-烯丙基-3-甲基咪唑氟硼酸鹽、聚烯丙基甲基咪唑丙烯酰胺對CO2吸收效果依次增大,同時,測定的pH顯示其酸堿度也是依次增加的。另外,聚合物的解析能力較強,可以反復使用。

圖2 溴代甲基烯丙基咪唑CO2吸收圖

圖3 四氟硼酸甲基烯丙基咪唑CO2吸收圖

圖4 共聚物CO2吸收圖

圖5 共聚物CO2解析圖
離子液由于其本身的優勢,越來越多受到學者的追捧。離子液單體的研究已經趨近成熟,而對離子液聚合物的研究是一個難點,因其受到各種條件限制。當前,國外學者越來越多的關注離子液體聚合物,而國內尚未見過報道。如何將環保型材料離子液體、離子液體聚合物應用于實際生產,造福百姓,將會成為未來的發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