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天津300402)
工程實踐創新項目(EPIP)國際教育聯盟于2017年5月成立,其中在2010年聯盟核心發起人呂景泉教授已提出工程實踐創新項目教學模式,該模式是一種開放的、共享的、合作的,以真實工程實踐項目為載體的項目化教學[1]。本文以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渤?;ど鐖F(簡稱“BHCP”社團)為例,從職業院校的角度分析了當前學習型社團實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同時以真實的項目為載體,運用工程實踐創新思維組建“BHCP”社團,探索了具有高職特色的社團創新發展人才培養新模式。
學習型社團是通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團體學習,充分發揮學生社團成員的創造性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扁平的、能持續發展的、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的組織。在此社團中,學生是主導,教師通過某些真實項目的實施來幫助學生達到課堂以外的專業知識和技能的提升。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的“BHCP”社團是圍繞學院“渤海之翼”精細化工系列產品研發與制作為主題而建的,通過第二課堂的形式創建專業學習、專業實踐、科研競賽和求職創業“四維一體”的教學平臺,在此平臺下實行導師負責制指導學生開展一系列精細化學品研發、制作與銷售為一體的教育教學活動,培養學生的學習、實踐、創新和求職能力,從而達到全面提升學生綜合素質的目的。
1.2.1 社團成員的準入與退出機制
“BHCP”社團成員的進出以興趣為第一出發點,最大限度的體現了參與的自由度。不論系部、不論專業、不論年級,只要有意愿加入“BHCP”社團的學生只需要在每學年之初提交申請就能夠獲準進入。社團有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只要參與社團活動并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就可以長期留在社團,而對于那些長期不參加社團活動、不遵守社團規章制度的成員進行定期清退,保障“BHCP”社團資源的有效利用。
1.2.2 社團的日常運行管理機制
在師資建設方面,實行項目導師負責制的管理模式。良好的師資隊伍是“BHCP”社團順利開展的有力保證。“BHCP”社團的導師,多數是具有工程項目實踐背景的教師,或者是在某一專業領域具有影響力的帶頭人老師,或者是具有豐富大賽指導經驗的老師來擔任。同時,聘請當地企業的工程師擔任項目顧問。通過打造多元跨界導師團隊,以滿足學生在社團活動中不同方面的實踐需求。
在日常工作方面,參考項目運行流程,由教師指導各個社團職能部門制定詳細的工作流程;項目啟動環節,教師負責項目前期的規劃及每個階段的關口控制文件或關口控制審批,學生協助教師完成資料調研和階段性的檢查工作;項目計劃環節,教師負責核算項目運行階段的各種可能,盡最大程度地梳理項目方案的實施步驟,學生在理解導師的意圖后,輔助教師完成各階段項目計劃書的起草;項目實施環節,教師負責督導項目運行的各個環節,對出現的問題加以引導,學生按照預定的計劃書進行實施,遇到突發問題,臨時應變處理;項目收尾環節,教師負責判斷項目的終止點,以及協助學生完成項目報告的撰寫工作,學生整理運行過程中產生的文檔,梳理匯總后提交項目運行報告;項目維護環節,教師協助學生完成項目的階段性維護,學生熟悉項目維護的各個環節,維護后出具相應的檢測報告。
企劃部、事業部、服務部等部門按照部門的屬性在社團活動開展過程中,采取以關鍵部門為主,其他部門相互協調配合的方式進行。
1.2.3 社團的運行制度和考評機制
參照項目評價細目,制定詳細的社團評價機制,細化導師的工作職責,量化導師的工作考核。目前大多數學習型社團普遍存在規章制度不明確、考評體系不完善、導師參與不深入等問題,為了防止此類問題出現,“BHCP”社團在運行前,制定詳細的社團規章制度,包括社團各個部門的職責、社團運行流程、社團指導教師考評細則等,真正做到依制度辦事,依細則考評,實行“優獎劣汰”。
1.2.4 社團活動的激勵機制
社團的主體即是教師和學生,充分調動他們的積極性,是高質量完成社團活動的重要保障。對于社團的指導教師,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指導教師的輔導積極性。比如,擔任“BHCP”社團導師,指導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可以折合成一定的教學工作量,從而保證教師全身心的投入到“BHCP”的指導工作中。同時,學校給予指導學生在大賽中獲獎的導師一定的經濟獎勵和職稱評聘同等優先的政策。在雙重激勵的政策下,許多專業能力強、有大賽指導經驗的教師更愿意擔任“BHCP”社團的指導教師。對社團的成員而言,學生參與社團活動取得一定成績,可以折合成相應的學分,甚至在某一項社團活動中特定指向一個或多個知識點及技能點群時,可以將社團中取得的成績來替代課程的學習成績。
1.2.5 社團活動運行的保障機制
加強學校層面及上層機關處室對“BHCP”社團的重視,形成多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癇HCP”社團是由學院團委牽頭,能源化工系主要負責,并由教務處、設備處、科技開發部、學工部等部門共同協助而組建的社團。社團運行中涉及到聘任指導教師、分配活動場地、利用教學資源、申報科研項目、推廣學生成果等問題時,由社團組建的參與部門共同協商來解決。
天津渤海職業技術學院在高水平、高標準地開展課內教育的同時,充分利用學生感興趣的第二課堂開展實踐活動,在活動中通過真實的工程實踐項目幫助學生提升專業技能和職業素養?!癇HCP”社團是一個綜合的以工程實踐項目為依托的創新實踐平臺,包含化工專業知識學習平臺、化工專業技能實踐平臺、教學科研競賽平臺和求職創新創業平臺。四個平臺相互依托,形成了學習能力(Learn)、實踐能力(Practice)、創新能力(Innovation)和求職能力(Job)同步提升的人才培養模式,即“LPIJ”人才培養模式,如圖1所示。

圖1 “LPIJ”人才培養模式框架圖
在“互聯網+”時代的引領下,傳統的課內學習方式已不能滿足學生自主學習的需求,學生更多追求的是交互式、合作式的學習?!癇HCP”社團在專業老師的指引下,搭建了以工程項目為載體,通過項目啟動環節,項目計劃環節,項目實施環節,項目收尾環節,項目維護環節等規范的項目運行流程,培養學生工程項目實操能力和職業素養。采用項目化的學習方式,充分發揮學生的創造潛能,開拓學生的視野,鍛煉學生的實操能力、交際能力、協調能力和溝通能力,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學生學到真正有用的知識與技能。
“BHCP”社團是以學院團委和專業系部牽頭組織,以真實的工程實踐創新項目為載體,充分發揮學生社團成員的創造性能力而建立起來的一種合作的、高度柔性的、扁平的、符合人性的、能持續發展的、以信息和知識為基礎的組織團體。例如,該社團以學院“渤海之翼”系列化工產品研發及生產項目為載體,搭建了學生課外產品生產實踐平臺。在此平臺上,以不同用戶訂制私人化的“渤海之翼”手工皂的真實項目為載體,教師針對原料選擇、原料預處理、產品制作方案確定,產品制作,產品檢測等一系列環節對學生進行指導,學生通過實踐運行在產品研發、質量檢測技能、質量評價水平等方面得到了大幅提升。
眾創空間的成立,是學院團委和社團共同努力的結果。空間中不僅凝聚了社團運行的常規硬件設備,同時還匹配了衡量社團軟實力的運行資源。“BHCP”社團統籌兼顧,在搭建專業實踐平臺的基礎上,還促成了科研競賽的平臺。在此平臺上,使學生在專業教師的指導下設計“渤海之翼”系列化工產品,如手工皂、香水、洗衣液、浴鹽等制品。學生還可以以此項目為載體,參加大學生“挑戰杯”或創新創效創業大賽等競賽活動。該平臺為學生提供了科研動手實踐的空間,在指導教師的幫助下,學生可以憑借實踐項目參加科研競賽,培養了學生的科研、創新和動手能力。
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和“互聯網+的時代背景下,社團借助學院日用產品優化傳統創業模式,積極探索互聯網創業新路子,將渤海之翼系列手工皂、香水、洗衣液、浴鹽等產品實現在線銷售的垂直電商,成功搭建學生的求職創業平臺。該平臺通過創新創業理念的引入,采用實踐運行的方式開展產品營銷策略輔導、創業咨詢輔導和清潔生產審核認證輔導,這些輔導類的實踐活動提高了學生的求職創新能力,幫助學生完成從學校到社會的過度轉變。
“BHCP”社團以工程實踐項目為載體,以“LPIJ”能力提升為核心,構建了學習能力、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和求職能力“四維一體”的教育教學平臺。通過采用一些非傳統的教學方式方法,指導教師努力嘗試了學科前沿知識、創新性實踐活動、大學生科研等相關內容,形成了校內課堂基礎性教學與校外前沿拓展性教學互補,課內基礎技能實踐與校外能力提升實踐互補,校內基礎實驗教學與校外真實項目實踐互補的綜合教學模式?!癇HCP”社團的推出,有利于全面提升學生的專業素養、實踐能力、創新設計能力和求職創業能力,實現他們的全面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