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春苗
遼寧省本溪滿族自治縣畜牧技術推廣中心,遼寧本溪 117100
遼寧絨山羊是遼寧省的特產,屬于產絨量高的優質品種,且具有著較高的種用價值,對改良低產山羊的效果十分顯著。遼寧絨山羊的養殖是本溪市畜牧業中的一個重要產業,對調整本溪市農業產業結構有積極意義。為了進一步提高遼寧絨山羊的生產性能,使其優質高產,進而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促進畜牧業的健康發展,本文擬對遼寧絨山羊的飼養管理技術進行論述,以供廣大養殖者參考。
配種時間的掌控對羔羊的成活率有較大的影響。懷孕的遼寧絨山羊攝入的養分,既要供給胎兒生長發育,又要供應自身羊絨的生長,為了兼顧兩者的營養需要,選擇適宜的配種時間,避免懷孕后期與羊絨生長高峰期時間重疊,保證羔羊的成活率,并提高產絨性能。遼寧絨山羊羊絨的生長高峰期為8—11月,根據此特點,遼寧絨山羊適宜在11月初進行配種,次年春季生產,這樣一來生產羔羊與羊絨生長均不會受到影響。
人工授精技術的普及和應用能夠提高母羊的受精率,同時減少疾病的交叉感染。選擇質量優質的精液,保證精子活力在0.6以上;在母羊發情后的20~36 h輸精,采取兩次輸精法,第一次輸精在母羊發情后20 h,間隔8 h后再次進行輸精。兩次輸精法能夠有效提高母羊的受孕率。輸精的過程中要注意輸精部位,避免精液滯留于陰道息室中;遼寧絨山羊的體格較小,使用器具輔助輸精容易引起陰道損傷,可以使用倒提式陰道輸精法以保證精子能夠順利進入受精部位。
遼寧絨山羊的活動量較大,所以在飼養的過程中需要采取標準化的圈舍進行養殖。棚圈的建立應該設置在地勢較高的區域、向陽,并依次設置草棚、暖棚、運動場。草棚的高度在3 m以上,以3只羊/m2的養殖密度設置面積大小,以保證飼草能夠良好地儲存,避免雨淋、日曬。暖棚的高度為1.8~2.2 m,建設面積依據養殖數量確定。運動場地的面積設置為羊舍面積的2倍。同時在羊舍內準備飼草、水槽等必需設施。合理控制養殖密度,以保證足夠的運動量。棚圈旁可以設置青貯窖,用于發酵飼料,便于取用[1]。
要想保證遼寧絨山羊的生產性能,首先要確保飼草飼料的質量與供應。飼草的品種要豐富,以提供全面均衡的營養。通常每只遼寧絨山羊每天的飼草攝入量為1.5 kg。目前本溪市飼養遼寧絨山羊使用的飼草主要為青干草、青貯草以及農作物秸稈等。精飼料需要根據遼寧絨山羊不同生長時期的生理特點以及粗飼料的采食情況進行合理調配。為保證冬季有足夠的飼料供應,需要貯存足夠量的青貯飼料。
根據遼寧絨山羊的生長需求,粗飼料的供應量應該占全部日糧的60%~80%,精飼料的供應量占全部飼料的20%~40%,其中能量飼料的占比為75%,蛋白質飼料的占比為20%,其他類飼料為5%。多汁飼料中含有較多的水分,且營養豐富,在一年四季中均需供應。豆科飼草與禾本科飼草按照3∶7的比例進行搭配調制。除了營養供應全面之外,還需要足夠的供應量,以保證遼寧絨山羊的采食量在標準范圍內,如果是舍飼,更要保證鈣、磷、硫等礦物質以及鋅、錳、銅、鐵等微量元素的供應量。
日糧的飼喂需要根據遼寧絨山羊的不同生長階段進行,對于成年種公羊,在非配種階段日提供精飼料 0.5~0.7 kg,粗飼料 1.0~1.5 kg;在配種期日提供精飼料 1.25~1.50 kg,粗飼料 1.0~1.5 kg。對于成年母羊,在非生產期階段,日提供精飼料0.2~0.3 kg,干草0.3~0.5 kg,并提供秸稈等令其自由采食;在生產階段日提供精飼料 0.2~0.3 kg,干草 0.3~0.5 kg,并提供秸稈等令其自由采食。在飼喂的過程中,需要把粗飼料按照相應的比例配制好,同時采取少食多餐的原則,分3次進行飼喂,隨時添加精飼料,避免粗飼料與精飼料有飼喂間隙。遼寧絨山羊每天應該有6~7 h的采食時間,并有2~3 h的運動時間,以促進飼料的消化吸收[2]。
每年的8-11月份是遼寧絨山羊羊絨生長的高峰期,母羊懷孕后期對營養的需要量也會增加。在這2個期間內,與平日相比,飼養時要提高30%~60%的營養,并且及時補充硫元素,有利于羊絨的生長。懷孕母羊在生產前的3個月和生產后的2個月,也就是每年的1月初至5月末,要實行較高的營養水平供應,以使母羊能夠順利渡過接羔、保育、抓絨、春防等主要階段,該階段的飼養管理與營養供應對羔羊的存活率、生長發育以及母羊的泌乳量都有較大的影響。
舍飼養殖的遼寧絨山羊容易患病,通常會發生腹瀉、口炎、流淚、前胃遲緩、咳嗽等癥狀。在春秋兩季接種疫苗能夠有效預防疾病的侵襲。定期對羊舍進行驅蟲,保證棚舍內干凈整潔。尤其要注意遼寧絨山羊消化系統疾病的預防??茖W地進行接產,加強母羊懷孕后期的飼養管理,避免懷孕后期發生流產,適當補充硒和Vc,加強營養[3]。使用科學的防病技術以及飼養管理手段,能夠大幅度提升遼寧絨山羊的產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