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居住著壯、漢、瑤、苗等12個民族。八桂大地孕育著燦爛的民族文化,這些豐厚的民族文化的素材一直是文學藝術等的創作的巨大源泉。在其基礎上進行民族動漫的開拓和研究是動漫創作的一個重要思路。
[關鍵詞]廣西民族元素 動漫創作 創新 動畫技術
廣西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自治區,居住著壯、漢、瑤、苗等12個民族。八桂大地孕育著燦爛的民族文化,這些豐厚的民族文化的素材一直是文學藝術等的創作的巨大源泉。在其基礎上進行民族動漫的開拓和研究是動漫創作的一個重要思路。
一、挖掘整合廣西民族元素對動漫創作的重要性
廣西是多民族集聚地區,豐富的民族元素是廣西的一大財富。
廣西比較典型的民族元素有壯錦、巖畫、繡球、銅鼓、風雨橋、山歌等等,這些傳統民俗經過世代相傳,逐漸被世人發現、欣賞、接受和喜愛。春秋戰國時期廣西先民在左江沿岸創作的崖壁畫,漢代前創造的大銅鼓以及古樸典雅、可避濕熱、防蛇獸侵害的干欄建筑等,都是廣西當時的文化代表;廣西素有“歌海”之稱,其中農歷三月三的壯族傳統歌節,最為隆重。這些民族風俗、民族文化是我們動畫創作取之不盡的源泉,也為我們打造民族品牌奠基礎。而作為新生代的動漫產品必須繼承其深層內涵和精神品質,打動人心,去影響現代與未來的世界是我們設計家的責任。在這方面,美國、日本等動漫大國給我們上了很好的一課。《貓和老鼠》《變形金剛》等動漫大片陪伴70、80后度過童年至今依然魅力不減。如今,世界各地的迪斯尼樂園每天都會迎來大批游客,爭相和劇中的偶像來個“親密接觸”。相關的玩具、服裝、文具等產品也都頗受歡迎。歐美、日本的經驗非常值得我們的借鑒。動畫產品及動畫角色周邊產品的研發,尤其是動畫吉祥物的研發,可以為廣西的動漫產品的開發提供保障。
二、動漫創作中廣西民族文化元素的塑造與創新
近年來,國產動畫片在對傳統題材創作的構思上缺少新鮮元素的注入,動畫造型的形象、樣式單一,故事情節簡單,很難吸引受眾。民間文化的寶藏取之不盡,可利用的元素很多,但是我們必須找到自己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故事,必須創新,必須要有現代感。真正具有中國精神的動畫作品必須名副其實,在精神文化內涵方面帶有鮮明的本土文化特點。動畫創作中對傳統思維方式的借鑒,應結合時代背景,將民族文化與時代風尚相聯系。這就要求創作的作品不僅要在表現形式上充分吸收與借鑒我國傳統民族藝術的優秀成果,更要自覺地深入到民族民間文化結構內部去思考藝術與文化的關系,在探究和挖掘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文化內涵的基礎上,融入當代人的精神氣質,使國產動畫具有時代氣息和現代品位,創作出凸顯民族身份和本土意識的優秀動畫片和具有中國特色的動畫形象。
1.題材內容上對民間文化的吸取與創新
動畫劇本的創作特點:動畫劇本是一部動畫片的重要開始,亦可以說是動畫片的靈魂所在。迪斯尼公司三維制作總監—曾擔任《四眼天雞》三維技術總監,《幻想曲2000》首席建模師及技術指導的凱文·蓋格,他以經驗告訴記者,中國動畫現狀的確存在量大于質的情況,“動畫故事重于技術”,“動畫不在于數量,關鍵是制作的質量”。民間文學題材很廣泛,傳統文化的演繹可以有很多精彩表現,而非照抄照搬。演繹民間故事需要在情節上把握節奏,控制劇情的展開與發展,體現故事內涵的深度,細節表現要符合觀眾訴求心理。這些年來,遵循這個規律,我們組織學生分別創作了具有民族特色的《一幅蠟染的故事》《媽勒訪天邊》(如圖1)等多部動畫作品都分別獲得了較好的成績,《媽勒訪天邊》等作品獲得教育部、文化部舉辦“首屆全國大學生動漫大賽”優秀獎等。
2.動畫角色中的挖掘與創新
動漫角色塑造是動畫作品里最基本的組成部分,也是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理想的動漫角色塑造是動畫成功的一半。動漫角色塑造與其他藝術一樣,它來源生活,又高于生活,是一門多種因素相結合的綜合性很強的藝術。但是有兩點是必須要強調的,那就是夸張與簡化的表現形式。動漫角色的夸張造型與現實的形象形成反差,更能突出動畫造型的鮮明特征,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在廣西動漫角色造型中有那么幾個問題必須注意的:首先,人種及特征概況與提煉,廣西人物嫡屬于駱越人特征;第二注意人物生長地域和環境,注重喀什特地貌及建筑特征;第三,注重歷史朝代文化影響;第四,注重與當今時代信息融合。生活節奏加快,在當下人物性格的復雜性及多重性,都值得認真思考。
3.服飾方面的挖掘與創新
動畫的服飾豐富多彩,也是動畫造型的特色之一。
廣西是個多民族地區,原生服飾本身就是品種多樣而且璀璨華麗。壯錦是負有盛名的中國四大名繡之一。除此之外,扎染、暈染、挑花、刺繡、織花、蠟染、鑲花,繁復的民族傳統制作工藝經過現代科技的改良,能更為細膩地呈現于衫、褲、裳、裙,那種田園淳樸的氣息給人以安靜空冥的遐想和頓悟。飾品、配飾更能讓民族元素得到極大的彰顯(如圖2)。坤包、挎包,可以草編,可以錦制;項鏈可以墜著繁重的銀飾或貝殼,散發出山野氣息或者熱帶氣息;手鐲、耳環、指戒等等,處處可以將民族元素的服飾定格,散發情趣。我們要把服飾的藝術價值推向一個新的高度,通過動畫這一獨特藝術形式創造“美在廣西”的神話。
三、廣西民間文化元素與現代動畫技術的融合
“動畫形象是靈魂,技術是血脈。”精彩的故事情節只有配以高超的視效展現,才能使影片有相得益彰的效果。《媽勒訪天邊》這部動畫里面的人物造型設計的特點則可以說是簡練傳神,將少數民族風格與傳統的平面裝飾化的手段進行了較為夸張的表現,塑造了媽勒這個人物古樸、單純、粗狂特征。作品雖然采用的是平面化的裝飾風格作為角色造型設計,可人物動作動態卻采用三維建模的形式來表現,動態采用棒骨格、涮權重的方式來調動作,給人一種真實感,從而給人帶來耳目一新的視覺感受,跳出了剪紙風格動畫給人動作僵硬呆板的印象,留下了流暢生動的深刻印象。這就是民族元素與動畫技術相融合的典范(如圖3)。三維技術的介入使畫面所表現的質感、營造的環境氛圍、人物的肌理遠遠超過實物的清晰程度(如圖4)。動畫作品《媽勒訪天邊》在場景的制作中,數字技術更能表現出夢幻般的意境,空間的層次感、透視感和真實感會更強。如在《媽勒訪天邊》動畫中,動畫的視覺表達完全是由計算機的計算所產生,這種具有一定邏輯性的大規模無限的復制演變,在視覺空間上營造了極強的拓展性,超凡豐富的視覺表達可以產生極強的視覺感染力(如圖5)。在表達時空變異方面,技術的介入可以實現時空切換、時空變形、時空縮放、時空互浸,空間疊加,使畫面的場景賦予更加神秘的感覺,視覺效果更為強烈。三維技術不僅能夠模擬真實的攝影機,運用不同景深的手法表現主題,而且就轉場效果而言,三維技術在利用景深效果作畫面重心的切換和轉場時的淡出淡入方面,擁有更加優秀的表現。例如動畫片《鐘》,在設計轉場效果時,通過蒙板技術結合三維實體變形技術使動畫中的時空切換更為真實和豐富,在視覺表達多樣化方面,技術可以使靜態視覺動態化、二維繪畫三維化(如圖6)。將戲劇性體現得更為突出,給人們在視覺上帶來巨大沖擊力,使動畫片更具娛樂性、耐看性。
四、結語
“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現在的國產動漫在呼喚著本土文化的挖掘,迫切需要研究民族文化元素在動漫創作中的應用。在信息傳媒高速發展的今天,要大力弘揚優秀的民間傳統文化,只有充分從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中汲取設計靈感,將本民族文化藝術的精髓與時代精神相結合,將創新的演繹方法與巧妙的動畫表現技巧相結合。將傳統文化元素與要表達的內容或糅合或對比,結合時代特色,精心創作出全新的角色與故事。只有在繼承和挖掘民族民間文化的基礎上有所突破,實現民族性、世界性和時代性三者的高度統一,用傳統文化創造潮流,才能適應新世紀的要求。
總而言之,將民族元素與現代動畫技術相融合,使動畫作品如虎添翼,它勢必帶給我們一場視覺盛宴。
(作者單位:廣西藝術學院設計學院)
參考文獻
[1]張道一.論民藝[M].山東美術出版社,2008-5-1.
[2]肖飛.裝飾圖案及應用[M].湖南大學出版社,2004-8.
[3]秦明亮.動畫造型與設計藝術[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5-11.
[4]張曉凌.中國原始藝術精神[M].重慶出版社,2005-4-1.
[5]梁一儒.民族審美心理學概論[M].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12.
[6]呂勝中.廣西民族風俗藝術[M].廣西美術出版社,2001.
[7]孫建軍.中國民間美術鑒賞[M].西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6-9.
[8]孫立軍.影視動畫造型設計[M].中國電影,20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