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鵬娟 徐芳吉
甘肅省清水縣世界銀行貸款畜牧綜合發展項目辦公室,甘肅清水 741400
農村土雞具有飼養粗放、就巢性強及抗病能力強等特點,而且肉質很鮮美。土雞肉及土雞蛋非常暢銷,很受廣大消費者的歡迎,土雞蛋價也比普通雞蛋高。土雞肉、土雞蛋的品質優良,營養豐富,土雞的養殖成本也比較低廉,城鄉市場需求的前景很廣闊。對具有條件的養殖農戶及養殖場來說,是很適合的養殖品種。筆者在土雞養殖方面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現簡單介紹一下土雞的養殖技術要點,僅供廣大養殖戶參考。
要選擇能夠進行放養、可搭建防風雨棚的地方,土雞養殖要遠離城市、要有質量上乘的澗水山泉、豐富的飼草飼料,山地坡度最好不要超過25°,方向要達到背風向陽、水源充裕、綠樹繁茂、方便取水、環境要安寧而清潔。風雨棚要搭建在容易防范野獸侵害和預防疫病的地方。風雨棚可以用木、竹搭成人字形棚架,頂蓋用石棉瓦和茅草,四周利用竹片做簡易的圍欄,能夠避暑、避雨、休息、補飼。為了方便管理,風雨棚的旁邊可以搭建倉庫和值班室。
土雞養殖的品種要根據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及適應性去選擇,一般的肉用品種、蛋用品種、兼用品種及農村地方品種都可以養殖,要因地制宜選擇,以兼用型土雞品種最好。如清水土雞、清遠雞、固始雞、草科雞等是適合放養、適應性強、符合市場消費需要的品種。
土雞養殖的關鍵性技術是訓練放養。放養訓練必須從幼雛開始,幼雛在舍內飼養4周、體重達200 g時就可在草地或圍欄地進行散養。要及時訓練土雞的條件反射,經過一段時間訓練后,當它聽到飼養員發出特有的聲音時雛雞馬上會回來吃食飲水。這時候就要趁機訓練土雞采食牧草和采食補飼料的本領。經過4~6周訓練后,土雛雞就會形成一定條件反射,自我保護和采食的本領會大大提高。當個體體重長到500 g時,就具備了放養條件,就可把雞苗放到圈定的場地,從而開始原生態的飼養,土雞群可在寬敞的野外自由地捕食昆蟲、采食草籽、嫩草。土雞生長期主要以放養方式為主,大部分時間在野外活動,生長周期比較長,一般需要4~5個月,這就有可能會被傳染上疾病,因此要及時做好土雞接種和預防免疫工作。
患新城疫病的病雞主要表現是腹瀉、呼吸困難、精神沉郁、糞便呈綠色、產蛋停止、頭部腫大、而且有神經性癥狀等,敏感群死亡率可以達到50%~70%。預防措施是雛雞7~10日齡時使用新支二聯四價疫苗進行飲水或者滴鼻首免,18日齡可進行第2次免疫,60日齡時可用新城疫I系疫苗肌肉注射。
雞痘病毒引起的病雞各部位可見結痂;喉型雞痘在口腔、食道氣管黏膜表現為黃白色的病灶或潰瘍。預防性措施是雛雞14~21日齡時用雞痘的疫苗進行刺種。
傳染性法氏囊炎病毒引起的病雞表現為排出淺綠色稀糞或白色稀糞,頭下垂、精神委靡、羽毛疏松、眼瞼閉合,最后因極度脫水衰竭死亡。預防的措施是雛雞14~21日齡時用法氏囊弱毒苗進行飲水免疫,在水中加2%脫脂奶粉,以減少疫苗應激反應,有效控制好法氏囊病發病率。
埃希氏大腸桿菌引起的病雛雞表現為羽毛松亂、厭食、不喜動、最后死亡;病成年土雞雞冠萎縮、顏面發白、出現下痢,也可出現如關節炎、眼炎以及伴發性呼吸系統病癥狀。治療措施為用抗菌素、磺胺類和呋喃類治療,效果比較顯著。
沙門氏菌引起的白痢病土雞表現為翅下垂、食欲差、喜蹲伏、羽毛松亂、排綠色或黃白糞便。防治措施是飲水服用氟哌酸、恩諾沙星、環丙沙星。
1)在放養的季節盡量選擇安排脫溫后的雛雞在氣溫不低于10℃的白天開始進行放養。
2)為了調教和放養馴導土雞能夠按時返回到棚舍,以方便飼喂,可定時用吹哨或者敲盆來進行調教和馴導。
3)要保證給土雞供應充足的飲水。在土雞活動的范圍內放置飲水器,保證數量充足以避免土雞喝了不干凈的水。
4)定量定時補飼,補飼的時間必須固定,不能隨意改動。
5)冬季和春季自然光照時間短,要進行人工光照補充。
6)要采取必要措施預防獸害、農藥毒害,同時要防止老鷹、黃鼠狼等天敵侵害。在果園內放養土雞,噴灑農藥時一定要用生態農藥。
7)定期進行驅蟲與防疫。
8)土雛雞進入雞舍后,要盡早提供清潔飲水(水溫不低于35℃)及全價飼料,要保證使每只雛雞都能夠正常飲到水和吃上飼料,對不會飲水的雛雞要進行人工幫助。土雛雞在進舍15 d以內,最好不要清掃圈舍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