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有祥
山西省忻州市動物疫病預防控制中心,山西忻州 034000
羊布魯氏桿菌?。ê喎Q羊布病)作為一種慢性傳染病,對畜牧業的健康發展產生極大威脅,不僅會使羊群感染疾病造成流產、不育、繁殖阻礙,還會導致該病擴散蔓延。同時對羊場從業人員等的身體健康有著嚴重的危害。為了控制羊布病的傳播,需要加強布病防控凈化工作,科學對牲畜進行檢查和接種,將養殖條件進行全面改善,從而有效地預防羊布病。
羊感染羊布病之后,會對羊的器官造成損害,尤其是處于妊娠期的母羊,細菌通過羊的胎盤等部分侵入機體內進行傳染,導致母羊流產。在羊胎衣不下的情況下,還會出現子宮內膜炎等疾病。母羊在患有羊布病之后,容易出現流產,難以生育,流產前會出現類似分娩的情況,主要表現為分泌鮮紅色的內容物,同時陰道黏膜潮紅,伴有乳汁流出。流產前,羊表現得十分亢奮,經常來回行走。流產之后,會產下死胎,造成羊的生育障礙[1]。
結合現有的文獻資料進行分析,發現目前羊布病的防控沒有直接有效的治療手段。為了減少羊布病的傳染,需要對養殖條件進行全面改善,進行科學飼喂。合理控制放牧時間,結合畜種進行分類。保證飼料的營養均衡,盡量采用嫩草喂養,使羊群獲得充足均衡的營養。
確保飲水安全衛生,注意在冬季不能用帶有冰渣的水進行喂養。養殖環境應加強通風,及時將病菌排出。但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還需要加強保暖,避免羊群受涼感冒。養殖區域要進行科學分區,將羊群的生活區域分隔開,切斷蟲害等感染途徑,確保羊群生活環境衛生[2]。
應考慮羊布病的危害,對羊群進行檢測,阻止細菌感染。斷奶之后的仔羊要進行定期檢查,防止仔羊受到羊布病的危害。對成年羊也要定期進行檢查,一般為每2年1次。當檢查結果為陽性,需要立即對羊進行捕殺作無害化處理,防止蔓延。
檢查中采用細菌分離培養的方法,對牲畜的排泄物中的成分進行分析。由于病畜狀態以及發病情況難以判斷,應選擇合適的時機,將病料在培養基中培養分離,以便得到相應的檢查結果。
接種時需要結合檢疫的具體情況進行,檢查結果為陰性的羊,需要采用“豬2號弱毒活菌苗”“羊5號弱毒活菌苗”疫苗,進行肌肉注射。若檢查結果為陽性,表明羊自身感染了布魯氏桿菌,需要采取捕殺的方式進行無害化處理。接種疫苗應在母羊交配前1個月實施,疫苗的有效期為1年,1年之后需要再次進行接種。
當前羊布病的治療沒有直接有效的方法,在羊布病較流行的地區,需要對每個生長階段的牲畜進行檢查,當發現有陽性病例的時候,需要對患病羊只進行捕殺,結合畜牧業的規定對牲畜進行無害化處理,切斷感染源。對于病畜進行處理的時候,還應對流產后產生的分泌物等進行消毒殺菌處理或者深埋,從而更有效地控制布病蔓延。常用的消毒劑包括生石灰、漂白粉等,還可以交替使用多種藥劑,協同發揮出更好的效果。
在處理患有布魯氏桿菌病的牲畜時,應對防疫人員做好個人防護,佩戴好所需的防護用具,身體有損傷部位的人員要避免進入養殖區域中。長期與病羊接觸的防疫人員,要定期體檢,避免人感染布氏桿菌的可能。同時,注意養殖場的自繁自養、全進全出,禁止從疫區購進種羊。若從外地購進種羊,需要嚴格產地檢疫工作,先隔離觀察2個月以上,并不定期進行免疫學檢測,最終結果顯示陰性后,方可混入大群飼喂。
羊布病對養殖業危害極大,同時對羊場人員的身體健康有不利影響。為了控制羊布病的傳染,需要加強布病防控凈化工作。羊群飼喂要科學管理,對牲畜進行嚴格檢查,并及時接種,發現患病羊只,要全面開展無害化處理,將養殖條件進行全面改善,才能有效預防羊布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