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先軍
青海省海西州天峻縣生格鄉畜牧獸醫工作站,青海海西 817200
藏羊是西藏羊或者藏系羊的統稱。在青海主要分布在環湖牧區和青南牧區[1]。藏羊分為高原型、山谷型和歐拉型3種類型,其中高原型藏羊是青海藏羊的主體,占全省藏羊的90%[2]。藏羊多為放牧,改為舍飼后就需要相應地改變飼養管理方式。
種公羊作為藏羊的一個特殊群體,其飼養管理有著自身的特點,主要分為2個階段:非配種期飼養和配種期飼養。非配種期飼養要確保其有良好的體質和配種能力,在此期間,通常需要調節其飼糧搭配,每天提供精飼料500 g、胡蘿卜500 g、干草3 000 g;飲水每天要根據情況早晚各供應2次,在天氣炎熱的季節需要增加飲水供應量;飼料每天供應3次;日常還需要注意補充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配種期飼養需要加強其營養物質的供應量,在此期間,每天需要提供精飼料1 300 g、胡蘿卜1 000 g、優質干草2 000 g;每天提供清潔的飲水4次,如果天氣炎熱還需要增加次數;每天飼喂3次;日常還需要提供充足的微量元素和礦物質。這樣飼喂可以確保種公羊在配種期能夠有充足的營養,確保精液的質量和公羊的體質。種公羊每天需要有一定時間的運動,通常是達到6 h。有時也可以根據精液的質量對種公羊的營養搭配和運動程度進行調節。采精次數是按照種公羊的年齡大小來制定,青年公羊一般1 d采精1~2次,每2 d進行1次。成年公羊的采精次數可以稍多,每天采精3~4次,也是每2 d中有1 d采集,1 d休息。在采集精液時,每2次中間需要間隔2~3 h。
母羊的飼養管理需要更加精細化,由于母羊在不同的生理階段需要不同的飼養管理,以確保滿足母羊在各個階段的生理需要。通常在空懷期給母羊主要提供青貯飼料,1 d可以飼喂3次,并在飼養的過程中適當補充精飼料,尤其是將要到配種期的時候需要補充更多的精飼料,通常每天補充150 g,對于體況不好的母羊,需要提供更多的精料和能量性物質,這樣有利于母羊都達到相對均一的體況。母羊進入妊娠期,就需要改變飼養管理,前3個月的飼養僅需在空懷期飼糧的基礎上添加維生素和微量元素。妊娠后期,需要添加更多精料,通常每天供應500 g精料,1 500 g干草。在這個階段,母羊會因為一些外界因素導致流產和胎兒發育不良,因此要加強管理,給母羊提供清潔、溫度適宜的飲水和優質的飼料。在日常管理過程中防止母羊受到損傷,羊舍要有充足的陽光和良好的通風環境。勤出糞,勤消毒。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當羊進入分娩期,時刻監控母羊的分娩,防止由于難產等造成損失。對分娩后進入哺乳期的母羊要加強營養供給,以便母羊有充足的營養物質滿足乳汁分泌和乳汁的營養。這時應提升精料的補充量,達到每天400 g。青干草的使用量也適當增加,需要提供2 000 g。
羔羊在出生后需要提供充足的營養以確保其生長發育的需要。當羔羊生長發育到1月齡的時候,母羊所提供的乳汁中的營養物質已經不能夠滿足羔羊生長發育的需要,這時候就需要對其飼喂一些飼料,通常是在20日齡左右為羔羊提供飼料,飼料以容易消化的蔬菜為主,25日齡左右為羔羊提供混合飼料,使羔羊的消化系統逐漸成熟并健康發育[3]。這時提供的混合飼料主要是由一些小麥、豆類和蔬菜等組成。對羔羊要及時斷奶,羔羊在3月齡時斷奶,及時通過采食全價飼料,有利于羔羊的生長發育。通常斷奶后的精料每天供應300 g。等到4月齡以后,由于其采食量的增加,精料供應為500 g,同時飼喂800 g左右的干草。隨著月齡的增長,飼料供應還應該相應地增加。
藏羊疫病防治主要是以預防為主。首先要做好飼養管理,包括做好羊舍內外的清潔和消毒工作,不僅要對場地消毒,還需要對人員和車輛等進行消毒,還要及時清除羊糞和其他污染物。羊舍內的用具要勤清理,定期消毒。羊舍內要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并且有良好的通風。這樣就可以從根源上防止疫病的發生和蔓延,減少病原的威脅。要根據本地區的疫病流行情況制定出合理的羊群免疫程序,接種相應的疫苗。這樣是防止一些疫病發生的最有效的手段。本地區接種的疫苗通常有羊痘疫苗、羊腸毒血癥、羊快疫、羊猝疽以及布氏桿菌病疫苗等。藏羊的寄生蟲病也是其養殖過程中必須予以重視的,防止寄生蟲病的發生不僅需要提升藏羊自身的免疫力,還需要使用一些消毒和驅蟲藥物進行預防,以減少寄生蟲病對藏羊的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