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寶峰
山西省臨汾市洪洞縣辛村畜牧獸醫中心站,山西臨汾 041600
近年來,在奶牛養殖業中生產癱瘓成為奶牛生產過程中常發生的一種營養代謝疾病,由于奶牛日常飼養管理不當,使奶牛攝入的鈣、磷比例失調而引起生產癱瘓。奶牛表現為血鈣下降,全身肌肉無力,四肢癱瘓。這種病的發病率較高,若不及時治療,病牛很快就會死亡,將會給農戶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影響奶牛產業的經濟效益和發展。
日糧原因是導致奶牛產后癱瘓的原因之一,對奶牛飼喂過多的青綠飼草,而青綠飼草中含有大量的草酸,將導致機體對鈣的吸收下降。而日糧中缺乏鈣、磷以及維生素等,也將造成奶牛攝入的鈣和磷比例失調而導致奶牛產后癱瘓。在干奶期飼喂過多精料,尤其是蛋白質含量過高,更容易導致奶牛發生產后癱瘓。此外,在奶牛產前飼喂含有高鈣、高鈉和鉀的日糧,也會促使奶牛發生此病。
奶牛產后癱瘓與奶牛的年齡有很大關系,青年的奶牛發生此病的機率比較小,因為青年奶牛的體力較好,而且對于鈣離子的吸收很好,很少出現缺鈣。隨著年齡的增長,奶牛身體機能減退,對鈣離子的吸收減退,動員骨鈣溶解到血液中的能力下降,使血鈣含量不能滿足泌乳對鈣的要求而導致生產癱瘓,產后癱瘓的機率會增加。
鈣離子對于胎兒的發育至關重要,因此母牛在懷孕期間需要大量的鈣離子,這些鈣來自于母牛血鈣,使母牛骨骼中貯存的鈣量大量減少,不能補償產后鈣量的喪失,使奶牛發生產后癱瘓。而在奶牛生產后,腹腔內的器官被動性充血造成甲狀腺分泌激素的功能減退,而無法維持體內鈣的平衡[1]。此外,奶牛生產時,由于助產方式不當,可能會造成產道損傷,如果不及時處理,就會造成傷口感染而引發敗血癥,消耗奶牛體內儲備的大量能量。嚴重時造成子宮破裂,從而引起大出血,使鈣和磷大量流失,造成產后癱瘓。
環境等因素也會造成奶牛產后癱瘓,如牛舍的養殖密度過大,養殖場沒有合適的運動場,奶牛運動不足,而使其新陳代謝不旺盛;或者環境衛生較差,沒有做好清潔消毒工作,使奶牛體質較弱,這些都是導致奶牛產后癱瘓發生的原因。
奶牛通常在產下犢牛后3 d內發病,發病初期表現為厭食、精神不振、產奶量減少、體溫降低,還有肌肉顫抖現象,甚至四肢痙攣。然后,病牛身體機能下降,不能保持平衡,站不住,有的會倒地,最后昏迷或者昏睡,瞳孔散大,呼吸緩慢而且脈搏微弱,體表及四肢溫度下降[2]。
在飼喂奶牛青綠飼料時要定量,不能多喂,而且要在基礎日糧中添加一定量的鈣制劑。在奶牛分娩前2個月要適量減少鈣的攝入,日糧中注意鈣磷的比例,提高奶牛對鈣的吸收能力。
當奶牛生產后,要在產后2 h左右開始擠奶,注意不能一次擠凈,應少量多次進行,每次擠奶量可以適當增加,以便維持乳房內壓。
飼養環境對奶牛的生產具有重要意義,要保持牛舍內的環境衛生,及時進行清潔,定時進行消毒,保持牛舍內干凈、干燥和清潔;在牛場內設有一定的運動場,讓奶牛進行適量的運動,增強新陳代謝;保證牛舍的密度合理;保持產房的舒適性和干燥性,防止奶牛滑倒造成機體損傷;保證奶牛場周邊環境的安靜。此外,飼養員要時刻注意奶牛的狀態,一旦發現情況,要及時采取措施[3]。
可以對奶牛進行靜脈注射補鈣劑來補充鈣的含量,通常靜脈注射25%葡萄糖1 000 mL,5%氯化鈣500 mL,10%葡萄糖酸鈣1 000 mL,根據病情連續注射3~5 d。對于病情嚴重者,還應皮下注射含量為0.2 g的樟腦磺酸鈉8支或10%安鈉咖20 mL。此外,常見的補鈣劑還有氯化鈣、碳酸鈣、葡萄糖酸鈣、葡萄糖硼酸鈣、酒精葡萄糖氧化鈣、葡萄糖氯化鈣、檸檬酸鈣等[4]。
乳房送風法的具體做法是:首先對病牛進行擠奶,將乳房中的乳汁擠干凈后向每個乳房中注入青霉素,并對乳房進行消毒,用乳房送風器向乳房內打入空氣,在乳房送風器內可以放入消毒棉花,過濾掉空氣中的細菌,如果沒有乳房送風器,也可以用注射器,但必須做好消毒工作。直到乳區變硬,可用紗布輕輕捆扎,防止空氣流出。在4 h左右去掉紗布,使空氣放出。如果沒有達到應有的效果,7 h左右可以再進行1次[3]??梢詫⑷榉克惋L治療法與靜脈注射補鈣劑結合起來對產后癱瘓奶牛進行治療,效果會更好[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