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明
甘肅省平涼市崆峒區畜牧獸醫中心,甘肅平涼744000
犢牛指的是6月齡以內的小牛,在這一階段,犢牛的各部分器官發育不完全、功能不健全,再加上養殖戶飼養管理不到位,極易導致犢牛死亡。為此,本文擬介紹影響犢牛成活率的原因,提出提高犢牛養殖成活率的技術措施,以供參考。
在牛的養殖過程中,部分犢牛出生就夭折,這主要是由于犢?;加邢忍煨约膊∷?。導致先天性疾病的原因是非常多的,例如:近親繁殖、亂用藥物等,進而導致母牛產下死胎、僵尸胎[1]。
部分懷孕母牛年齡較大、機體素質不高,這將會嚴重降低生育質量以及犢牛的成活率。與此同時,母牛在懷孕期間由于養殖戶飼養管理不到位,營養補充不均衡,無法滿足營養需求,也會影響到牛犢的健康,降低成活率。
母牛分娩也是影響犢牛成活率的重要因素。在分娩的過程中,由于部分母牛年齡較大,往往會出現分娩困難現象,再加上沒有及時進行人工助產,極易導致犢牛窒息、引發肺炎、甚至死亡。
犢牛在出生之后,身體各部分器官發育不成熟,功能不完善,養殖戶要認真做好護理工作。但是,有些養殖戶缺乏良好的護理理念,護理不到位,加大了犢牛腹瀉以及肺炎等疾病的發生機率。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會嚴重影響犢牛的健康生長,甚至會導致死亡。另外,母牛在完成生產之后,如果不做好護理工作,易出現母牛踩踏、壓死犢牛的現象,給養殖戶帶來不小的損失。
為了提高犢牛的成活率,認真做好選種培育工作具有重要意義。要選擇基因強大、長勢良好的犢牛來進行養殖;要禁止近親繁殖,避免出現基因缺陷問題;要結合實際情況建立完善的養殖檔案,為接下來的養殖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認真做好犢牛的接生護理工作,是保障犢牛成活的關鍵。如果護理不到位,極易導致犢牛死亡。對臨產母牛,必須進行實時監控,一旦發現生產,應在第一時間內助產,避免分娩困難導致犢牛死亡。犢牛出生后,要及時清理其口腔、鼻孔當中的黏液,避免影響到呼吸。如果發現犢牛誤吸,應及時倒掛四肢,倒出喉部黏液。必要的時候,可通過人工呼吸幫助其自主呼吸。要及時做好斷臍工作,如果發現犢牛臍帶未斷裂,要人工輔助進行斷臍,并進行消毒,避免出現感染現象。最后要對犢牛進行干燥處理,將犢牛的被毛及時擦干,避免受涼患病,或者將犢牛放到母牛身邊讓其舔舐,不僅能夠刺激犢牛的呼吸,還能促進其血液循環。
1)做好哺乳期的飼養管理。犢牛在出生之后,必須做好初乳喂養工作。眾所周知,初乳當中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以及免疫球蛋白,因此必須確保犢牛吸允充足的初乳,進而提高其免疫力,降低患病機率。在哺乳過程中,要認真檢查初乳質量,如果初乳量較多,可對其進行冷凍保存,避免變質[2]。在哺乳后期,應為犢牛添加適量的開食料,為接下來的斷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
2)做好斷奶期的飼養管理。在斷奶的過程當中,如果飼養管理不到位,極易產生犢牛應激反應導致發病。為此,在斷奶期間要適當降低哺乳次數,適當增加精料,將乳汁和飼料混合后喂食犢牛,然后逐漸去除乳汁,最終完成斷奶工作。完成斷奶后,要結合犢牛的生長狀況合理調整飼料,進而更好地滿足犢牛生長需求,提高其生長速度。
犢牛在生長的過程中,容易患疾病,尤其是支氣管肺炎以及腹瀉等疾病發病率高,因此養殖戶必須認真做好疾病防控工作,提高犢牛的成活率。對牛舍要定時定期做好消毒工作,尤其是對墻面、地面、槽具以及進出入車輛,要進行全面徹底的消毒,同時要確保牛舍光照通風正常,及時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為犢牛的生長營造健康舒適的環境。與此同時,針對犢牛常見疾病,要認真做好犢牛免疫接種工作,使犢牛產生抗體,降低犢牛發病機率[3]。除此之外,針對患病犢牛,要及時做好犢牛隔離治療工作,避免傳染,并給犢牛補充充足的營養,幫助其更快恢復健康,從而提高犢牛養殖成活率。
綜上所述,當前由于受到眾多因素的影響,犢牛養殖成活率嚴重下降,不僅給養殖戶帶來了損失,也對牛養殖業的健康發展極為不利。因此,要分析影響犢牛養殖成活率的原因,不斷研究提高犢牛養殖成活率的技術措施,從而保障犢牛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