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江蘇省海安市肉種雞養殖試驗"/>
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董 飛 徐怡虎
1.江蘇省海安市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226600;2.江蘇省海安市墩頭鎮畜牧獸醫站,江蘇海安226600
海安市是畜禽養殖大市,其中肉種雞養殖和肉苗雞孵化是海安市的傳統畜牧業項目,高峰時全市存欄父母代肉種雞80萬套,有孵化場100 多家,年產商品代肉苗雞9 000 多萬羽。在肉種雞養殖中,父母代種雞的生產性能對養殖效益的影響至關重要,目前,海安市內的父母代肉種雞存欄數量為40萬套,為了獲得最佳的生產性能,海安市在父母代肉種雞主產區推廣實施了高產集成技術,經過3年的實踐,取得了明顯的效果。
肉種雞的飼養通常采取地面平養的方式,但是此種養殖模式對空間的利用率較低,不適宜規模化養殖。父母代肉種雞的身體發育已經完成,無需在后續的養殖中更換養殖籠,可以采取籠養的方式進行養殖,提高雞舍內的利用率,單位面積內養殖更多的肉種雞以提高經濟效益。
為了研究肉種雞籠養生產性能情況,江蘇省海安市在李堡鎮海安偉農禽業專業合作社進行了籠養與地面平養的對比試驗。試驗選擇了1 000 套父母代肉種雞,將其分為籠養與平養2 組,2 組父母代肉種雞使用相同的飼料配方,進行人工喂料,使用自動飲水裝置,利用刮糞機清糞,營造相同的養殖環境和條件,試驗一共進行22 周,統計肉種雞的產蛋量、種蛋受精率、出雛率、死亡率。試驗結果表明,使用籠養的方式進行肉種雞的養殖,所產種蛋要多于平地飼養3 枚;種蛋受精率籠養組為92.05%,地面平養組為90.24%,沒有明顯的差異;肉種雞所產雛雞數,籠養組相比較于地面平養組,多了3 羽;經過22 周的養殖,籠養組的死亡率為3.09%,地面平養組的死亡率為5.25%。此次試驗說明采取籠養的方式養殖父母代肉種雞,能夠在提高雞舍利用率的同時增加種蛋出雛率,并使死亡率降低,適宜大范圍推廣使用。目前海安市始終大力推廣父母代肉種雞籠養技術,促進了肉種雞養殖的發展。
種公雞的精液質量是影響種蛋受精率的主要因素,要想保證種蛋受精率合格甚至更高,需采取一定的技術措施提高種公雞的精液質量。對不合格的種公雞進行淘汰、加強種公雞的飼養管理能夠有效提高種公雞的精液品質。定期對種公雞的精液進行檢測,及時發現精液品質較差或患病的公雞,并將其淘汰,減少因精液品質問題而導致的孵化率下降。海安市針對定期檢測技術對精液品質的影響進行了對比試驗。將60 羽種公雞及1 153 羽種母雞進行分組,每2 周對第1 組種公雞的精液進行1 次檢測,并淘汰不合格的公雞,對第2 組不進行精液檢測。2 組均每5 d 進行1 次輸精。在試驗期間,第1 組一共淘汰了8 羽種公雞,采樣時所測定的平均精子活力為8.65 級,受精率為93.34%,受精蛋出雛率為95.45%;第2 組種公雞采樣時所測定的平均精子活力為8.16級,受精率為90.15%,受精蛋出雛率為94.80%。通過以上結果可以看出,采取精液定期檢測對種公雞進行淘汰,是一種行之有效的提高種公雞精液質量,進而提升種蛋受精率和孵化率的技術措施。
在人工授精技術實施的過程中,輸精間隔是一個重點因素,實踐證明,輸精間隔5 d的效果較好。輸精間隔時間短,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人力與精液的浪費;輸精間隔時間長,會降低種蛋受精率。海安市在肉種雞高產集成技術推廣前,對不同輸精間隔的生產情況進行了對比試驗,試驗組的輸精間隔分別為4 d、5 d、6 d。在試驗中,各個試驗組之間的產蛋量沒有明顯的區別,但在受精率和孵化率方面,輸精間隔5 d的效果最佳。
免疫制度對肉種雞的生產性能有直接影響,做好免疫接種是保證養殖效益的關鍵。雞新城疫、高致病性禽流感、傳染性腦脊髓炎、傳染性支氣管炎、減蛋綜合征等需要通過合理的免疫接種進行預防。近年來病毒與流感的變異速度不斷加快,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病率明顯提高,為了有效預防高致病性禽流感的發生,研制出了H7N9 毒株等高端針對性疫苗,取得了良好的免疫效果,有效避免了疫情大規模發生。
對該地區肉種雞發生過的病情進行全面、詳細的記載,并根據發病時間進行合理排序及留存,為以后該地區養殖過程中定制免疫計劃提供參考依據。為了有效保障該地區肉種雞養殖的安全,對出欄的雞只進行抽樣檢查,若發現問題不僅要將病情控制在合理范圍,還要確保病雞不流入市場。
在肉種雞養殖的過程中,始終要堅持做到“全進全出”,這樣可以有效避免雞群在合群的過程中造成疾病交叉感染,從而降低發病率、提高養殖經濟效益。現階段雞只養殖已經從傳統的養殖方式逐步邁向規模化、集約化的大型養殖場養殖模式,在這樣大規模養殖情況下,一旦未按照“全進全出”制度進行養殖,雞群極易發生交叉感染,造成大量雞只患病,死亡率明顯提高,給養殖戶帶來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1]。
現今階段肉雞的養殖已經基本步入集約化、規模化的養殖場養殖方式,養殖方法與傳統的養殖模式有著較大的區別,若按照傳統的養殖模式進行飼養,無法獲得理想的養殖效果,大型養殖場的養殖方式應該以科學化飼養為原則,才能降低養殖過程中的發病率[2]。首先,雞舍選址要遠離低洼處、風口、人口密集地、省道國道、旅游景點以及保護區等區域。其次,要確定合理的養殖密度,養殖密度過高會造成雞只擁擠,容易發生毆斗等情況,也會增加疾病的傳播速度;養殖密度過低則會造成養殖舍的浪費,增加成本。再次,要合理調控雞舍內的溫度、濕度、通風以及光照等多項數據指標,保證雞群在適宜的環境中生長,確保雞只具有良好的抵抗力的同時,能快速有效提高肉雞的養殖速度。另外,要定期清潔、消毒雞舍,避免雞舍內細菌的滋生,影響雞只的健康。最后,要根據雞只的日齡定制日糧,保證其在生長的過程中獲得充足的營養,同時確保飼料供給來源合理,并且將飼料貯存在干燥通風處,避免飼料發霉[3]。
父母代肉種雞的生產性能對養殖效益有決定性的影響。為了提高肉種雞的生產性能,海安市展開了多方面的試驗,通過試驗探究出了適宜海安市的肉種雞高產集成技術:將原來的地面平養改為籠養,定期對種公雞的精液質量進行檢測,人工授精時間間隔確定為5 d,同時加強對疫病的防控,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堅持科學化飼養管理。通過對肉種雞高產集成技術的實施和推廣,海安市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