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玉琴
江蘇省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江蘇 宜興 214221
高脂血癥是指人體血液中的脂質成分超過正常水平,從而引發一些危害人體健康的疾病,例如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胰腺炎等[1]。而這些疾病的發生對患者的身心健康和社會功能都有嚴重的影響。針對此類患者,臨床上主要通過控制飲食和用藥結合,這是需要長期堅持的過程,很多患者難以堅持而導致預后效果不佳[2]。因此,我院制定了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幫助患者培養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效果顯著。
1.1 一般資料 選擇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內科就診的90名高脂血癥患者,按照數字隨機法分為對照組(45名)和實驗組(45名)。對照組患者:男25名,女20名;年齡38-66歲,平均年齡(48.43±10.58)歲。實驗組患者:男23名,女22名;年齡39-65歲,平均年齡(48.06±11.14)歲。兩組患者在性別以及年齡等基本資料方面沒有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顯著的可比較性。
1.2 護理干預措施
1.2.1 對照組護理干預措施 對照組患者選擇常規護理干預措施,包括生命體征監測、健康知識教育、突發情況的應急處理、病情觀察、用藥指導等。
1.2.2 實驗組護理干預措施 實驗組患者選擇個體化護理干預措施,具體內容如下:①心理護理干預高脂血癥患者不同程度的存在一些胰腺炎、動脈粥樣硬化、冠心病等并發癥,而這些疾病又不同程度的影響患者的社會功能和生活質量,同時生理上的不適也給心理帶來嚴重的影響,患者可能存在各種不良情緒和心理負擔。因此,護理人員應及時細心的觀察患者的情緒狀況,耐心的與患者進行溝通,緩解不良情緒;另外,跟患者介紹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的方法,樹立起戰勝疾病的信心。②飲食指導干預針對高脂血癥患者,臨床上主要通過控制飲食來緩解癥狀,而飲食控制是一個長期堅持的過程,良好的飲食習慣對治療和預后都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護理人員可因人制宜,制定相應的飲食計劃,摒棄以往錯誤的飲食習慣,讓患者有意識的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在日常飲食中,適當增加新鮮果蔬的攝入,減少動物脂肪和內臟的攝入,飲食宜清淡、低熱量、高蛋白、富含維生素[3,4]。③健康教育干預為了使患者更好的配合治療的過程,讓其對自身的健康狀況有更全面的了解,護理人員應給患者全面普及該疾病的相關知識和治療的方法以及生活中的注意事項,使患者意識到堅持配合治療的重要意義,提高治療的依從性[5]。④運動指導干預根據患者的病情鼓勵患者堅持運動,給患者制定每日運動的計劃表,可進行散步、慢跑、騎行、跳舞、游泳等,一方面促進胃腸蠕動,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控制體重[6]。

表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脂水平情況變化(Mean±SD, mmol/L)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患者護理前后HDL-C、LDL-C、TG、TC水平;生活方式通過運動達標率和飲食達標率來衡量,運動達標率和飲食達標率通過問卷形式來統計;護理滿意度通過自制滿意度調查問卷,問卷分為三個檔次,即十分滿意、滿意、不滿意,護理滿意度=(十分滿意+滿意)例數/總例數×100%。
1.4 統計學處理 本研究中所有數據采用軟件SPSS 19.0統計。計量資料用均數±平均差(Mean±SD)表示,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患者護理干預前后血脂水平情況變化 實驗組患者的TC、TG以及LDL-C水平明顯低于護理干預前的水平,并且顯著低于對照組患者護理干預后的水平;實驗組HDL-C水平明顯高于護理干預前,并且高于對照組護理干預后。兩組相比,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患者生活方式指標情況變化 實驗組患者的運動達標率93.33%,飲食達標率為95.56%;對照組患者的運動達標率為71.11%,飲食達標率為77.78%。實驗組的運動和飲食達標率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生活方式指標情況變化[n(%)]
2.3 兩組患者對護理滿意度情況分析 實驗組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97.78%)明顯高于對照組(80.00%)(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
高脂血癥的誘因眾多,但不良的生活和飲食習慣,如不飽和脂肪酸及高膽固醇的過量攝入,熱量的過多攝入和運動的不足引起肥胖的發生,再加上抽煙、喝酒以及不規律的作息等是主要的因素[7,8]。因此,通過控制飲食和適量的運動可以達到有效控制血脂水平的效果,而習慣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護理人員個體化的護理才能促進患者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本研究中采取個體化護理的實驗組患者在護理干預后的結果顯示血脂水平明顯得到良好的控制,并且效果較對照組患者也很顯著;實驗組患者的運動達標率和飲食達標率均高于對照組患者;實驗組的護理滿意度也顯著高于對照組。且各項數據組間比較,差異明顯,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個體化護理干預應用于高脂血癥患者,能夠有效控制血脂水平,培養良好的生活方式,提高患者的滿意度,值得臨床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