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婕,馬玲
昌吉州人民醫院檢驗科,新疆 昌吉 831100
鮑曼不動桿菌(Ab)是近年來在臨床上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的一種細菌,加上對患者進行多種抗生素治療,這就導致鮑曼不動桿菌開始出現越來越強的耐藥性,這一點引起許多臨床醫護人員和微生物研究工作者的廣泛關注。鮑曼不動桿菌可以長期存活并廣泛分布在醫院的各類環境中,這就致使CCU以及ICU中的危重患者相對感染的機率增加,這類感染被稱為ICU獲得性感染[1]。目前發展最快,耐藥性最強的是耐碳青霉烯類的鮑曼不動桿菌,主要引起呼吸道感染,也可引發敗血癥、泌尿系感染、繼發性腦膜炎等[2]。這類細菌甚至已經變異出了“全耐藥”的鮑曼不動桿菌(Pan drug resistantacinetobacter baumannii),在臨床上應引起高度警惕。
1.1 菌種采集 此次選取我院2018年7月-2019年6月入院治療后院內感染鮑曼不動桿菌的患者作為菌種采集人群。對患者留取的100份培養標本進行分離培養工作。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選取鮑曼不動桿菌感染,有相關癥狀、體征的患者;(2)入院時未有細菌感染的人群。(3)同意參與此次研究并配合者。排除標準:(1)剔除社區獲得性感染人群,防止對實驗數據造成影響。(2)合并其他細菌感染者。(3)無法配合研究者。
2.1 檢測材料 法國梅里埃全自動鑒定藥敏儀VITEK2-COMPACT與VITEK MS質譜儀。
2.2 標本檢測 對分離培養到的鮑曼不動桿菌菌株進行VITEK2-COMPACT藥敏分析,選取法國梅里埃GN16卡片,其包含臨床常用的種抗生素頭孢曲松,慶大霉素,妥布霉素,頭孢吡肟,環丙沙星,左氧氟沙星,亞胺培南,替加環素,復方新諾明。除此之外,對阿米卡星、哌拉西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米諾環素、頭孢他啶、美羅培南、頭孢哌酮/舒巴坦這幾種藥物進行K-B法藥敏試驗。并且對分離培養到的鮑曼不動桿菌菌株進行VITEK MS質譜儀鑒定。VITEK MS鑒定過程是:首先將待鑒定菌涂在靶板的點位中,加1ul VITEK MS-CHCA基質 液,待干燥后放入VITEK MS儀器獲取細菌全細胞蛋白(主要是核糖體蛋白)質譜。然后將待鑒定菌質譜與數據庫中已知菌質譜進行比較、分析從而獲得鑒定結果。
VITEK MS質譜儀采用MALDI-T0F技術,用于臨床微生物的快速鑒定。質譜儀主機由兩部分組成:基質輔助激光解吸電離離子源(MALDI)和飛行時間質量檢測器(TOF)。MALDI的原理是用激光照射標本與基質形成的共結晶薄膜,基質從激光中吸收能量傳遞給標本中的生物分子,并將質子轉移到生物分子而使生物分子發生電離。TOF的原理是離子在電場作用下加速飛過飛行管道,根據到達檢測器的飛行時間不同而被檢測,即待測離子的質荷比(M/Z)與離子的飛行時間成正比。VITEK MS由標本準備工作站、主機、數據采集工作站及Myla軟件的服務器組成。VITEK MS可與VITEK2系統連接,實現快速鑒定和藥敏試驗。

表1 菌株耐藥性
4.1 統計學處理 使用SPSS 2.0軟件進行數據處理后,發現鮑曼不動桿菌對臨床常用抗生素均有不同程度耐藥,其中對第三代頭孢菌素的耐藥率最高,對頭孢曲松的中介耐藥率高達92.3%;對阿米卡星、頭孢派酮/舒巴坦和替加環素、米諾環素的耐藥率較低。其中替加環素耐藥率為5.6%,所有菌株均對抗生素有1種或1種以上抗生素有很強的耐藥性[3]。見表1。
4.2 質粒圖譜 對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菌株進行VITEK MS質粒圖譜分析。可以發現多重耐藥菌株與敏感菌株的質粒圖譜點位有較大差異。
通過以上的實驗可以發現,絕大多數抗生素對于治療多重耐藥鮑曼不動桿菌已沒有較好的療效,VITEK MS質粒圖譜可以通過位點圖的差異提示我們多重耐藥的可能。雖然藥敏實驗結果提示臨床在治療時盡量使用敏感程度較高的抗生素,但也告誡我們合理使用抗生素治療感染性疾病的重要性。當前抗生素的濫用已導致許多耐藥菌的出現[4,5],如果仍不加以重視,遲早會出現全耐藥的超級細菌[6,7]。長此以往,對鮑曼不動桿菌的抗生素治療效果就微乎其微,甚至是無藥可救。除此之外,在臨床治療時還要注意不要重復感染[8],這樣極易產生新的耐藥性菌種,就會加大疾病的治療難度,而患者痊愈的希望也會進一步降低。所以合理使用抗生素在醫療各界仍是值得廣泛關注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