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亞
松原吉林油田醫院,吉林 松原 138000
近幾年,亞健康已經成為威脅人們生命安全的重要因素。有研究顯示,我國約有70%的人屬于亞健康,而亞健康就是指生理以及心理狀況處于健康與疾病之間所謂一種狀態[1]。而中醫體質辨識不僅可以針對性的采取健康指導,還可有效的提高防治效果,利于患者的快速恢復。將體質作為目標,根據體征以及體質的狀態分類,從而掌握健康以及疾病的關聯、差異,并制定出針對性臨床指導方案,并對不同的疾病進行有效的干預本次主要探討中醫體質辨識在亞健康分類及健康指導干預中的價值,特將報道整理如下。
1.1 一般資料 擇取2018年5月-2019年8月來我院進行體檢的亞健康患者104例,根據不同的體檢方案區分為對照組以及研究組,各52例。研究組男30例,女22例,年齡21-54周歲,平均(40.2±1.3)周歲。對照組男32例,女20例,年齡24-63周歲,平均(51.0±1.5)周歲。比較兩組的基本資料(P>0.05),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均自愿參與研究,并且已簽署同意知情書。
1.2 方法
1.2.1 對照組體檢后進行健康指導,主要包括有日常生活方面的護理以及心理方面的護理等。
1.2.2 研究組體檢后進行中醫體質辨識指導,具體如下:(1)平和體質的:需引導患者飲食均衡,切忌食用過冷或過熱的食物,日常需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當的運動,比如跑步以及打球等運動。(2)氣虛體質的:可多攝入粳米以及小米和大麥、山藥以及雞肉等健脾益氣的食物,盡量少食用生蘿卜以及空心菜等食物,并且盡量日常多進行適當的慢跑、散步等有氧運動。(3)陽虛體質的:引導患者多食用羊肉以及雞肉等食物,嚴禁食用西瓜等屬性偏涼的食物,并堅持日常有氧運動,還需注意保暖,避免風寒。(4)陰虛體質的:應該多食用百合以及銀耳、菠菜等屬性比較滋潤的食物,盡量避免辛辣的食物,在日常運動時應動靜結合,比如太極拳等運動,并且在運動期間應及時的補水,避免脫水情況。(5)痰濕體質的:應該多食用大蔥以及生姜等健脾的食物,嚴禁甜食以及油膩的食物,還可改善肥胖體質。(6)濕熱體質的:應引導患者多食用清熱利濕的食物,盡量比,避免食用的食物過于油膩,還可適當的進行爬山、游泳等運動。(7)血瘀體質的:可攝入紅糖以及酒、花生等食物,并通過練習太極拳以及舞蹈等促進血液循環。(8)氣郁體質的:可多攝入蕎麥以及韭菜、橙等食物,通過日常跑步等運動來加速血液流通。⑨特稟體質的:可以根據患者體質采相應措施。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的療效情況,并進行詳細的評估、分析。評估標準:顯效:亞健康癥狀基本消失,無不良情況發生。有效:亞健康癥狀有所緩解,有輕度不良情況發生。無效:亞健康癥狀未好轉甚至加重[2]。總有效率=(顯效+有效)/例數×100%。

表1 療效對比[n(%)]
1.4 統計學方法 數據應用SPSS20.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以(%)代表行χ2檢驗,計量以(Mean±SD)表達行t值檢測,均當P<0.05提示明顯可比性差異。
療效對比,研究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見表1。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現在人們進行定期健康體檢已經非常的普遍,健康體檢不僅可以預防重大疾病,還可及時的發現自己的亞健康情況,并且,通過臨床的科學指導可以有效的預防疾病的發生以及發展。而中醫體質辨識屬于中醫理論不斷發展所得出的一種病理學概念,主要就是由先天的臟腑以及氣血和經絡、陽等長時間變化后出現的體質特征,形態、功能等都相對比較的穩定,特稱也和心理性格息息相關。而中醫體質辨識就是將體質作為目標,根據體征以及體質的狀態分類,從而掌握健康以及疾病的關聯、差異,并制定出針對性臨床指導方案,并對不同的疾病進行有效的干預。而利用中醫體質的辨識,不僅可以了解亞健康的機體狀態,還可針對不同的機體狀態進行不同的干預措施,并對亞健康患者進行適當調理。本次研究結果發現,研究組療效高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中醫體質辨識可根據患者的不同亞健康情況,進行有效的分類并給予其針對性的指導,不僅可以促進其亞健康狀態,還可提高干預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以及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