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可心
“魅環宇宙載風云,力透萬年盡國魂。語潤民風真善美,文旋山海演紅塵。”
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而對我們絕大多數中國人來說,要邁上這階梯,必須讀懂漢字。
有人說,漢字是方塊字。我認為,漢字是有生命力的,它的生命力在它的形、它的神、它的組合乃至關于它的一切一切。
幼兒園從小班開始,纖細的手指捏住同樣粗的鉛筆,從“一”開始“達·芬奇畫蛋”,我便被它所吸引。偶爾,也會偷偷地用神奇的圓珠筆或鋼筆寫幾行,換來的是媽媽的一番責罵:“不會走的就想跑。寫好鉛筆字是寫好所有字的基礎。”單調、乏味——這是那個時代我對漢字的所有解讀。
慢慢地,我在長大,掌握的漢字量在海量擴大,我開始練習我向往的鋼筆字、毛筆字?!皺M平豎直皆風骨,撇捺飛揚是血脈。漢字的精髓需要細細體會,漢字的書寫需要用心揣摩。”爺爺說。日復一日的單調重復中我看到我的字有了筋骨,而從龍飛鳳舞的飄逸恣肆間我感受到了它別樣的美。"蠶頭雁尾"的隸書,“永字八法”的楷書,筆力雄強,氣勢莊嚴的顏體,筆意瘦挺,體勢勁媚的柳體,都讓我沉醉其中。
而漢字的構造也在慢慢吸引我。象形字——舞 ? ? ? ? ? ? ? ? ,多么曼妙的姿態。會意字——休 ? ? ?,人靠在樹上即為休息,多恰如其分的解釋。指事字——末樹稍所在的地方即為末,象形和會意的結合。形聲字——熔、溶,水火不容,一個“容”字因不同偏旁而生發出諸多意思。多么神奇的文字!
而關于字的謎語也讓我一度癡迷:家中添一口——豪;自小在一起,目前少聯系——省。而很多方言俗語中的字更讓我大開眼界。記得去西安時,吃到地方名吃“ ? ? ? ? ?biāng biāng面”時導游的解釋:“一點飛上天,黃河兩邊彎;八字大張口,言字往里走,左一扭,右一扭;西一長,東一長,中間夾個馬大王;心字底,月字旁,留個勾搭掛麻糖;推著車車進咸陽。”一個字,寫盡了山川地理。而今,月明星稀夜讀之時,讀到一個生僻字,我一定按照自己的思維進行一番想象,再查閱字典求證,當釋義和猜測契合,就會涌上強烈的而又很微妙的幸福感。這種感覺無關乎學習!可謂玄之又玄。
而更為奇妙的,是一個個漢字連綴起來構成的文字世界?!疤佟萏佟萏佟⒗蠘?、昏鴉——《天凈沙·秋思》”,可謂一字一世界,處處皆妙理。正是這神奇的漢字組合,讓我們有了風雅頌賦比興,有了詩詞曲歌行吟,更有了千古傳唱的經典之作。不管是《赤壁賦》的“蓋將自其變者而觀之,而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變者而觀之,則物于我皆無盡也。而又何羨乎”的哲理思辨,還是《琵琶行》“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的失意惆悵,亦或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決絕誓言,無一不體現了漢字的精髓。
而隨著時代演進,漢字傳播也與時俱進。中國漢字大會、中國詩詞大會、經典詠流傳,一個個神奇的漢字組成秀美的華章,用了現代演繹手法,讓我也領略了少年冠軍們的學霸風范,金牌主持董卿的智慧與才情、外賣小哥雷海為的執著與堅守。
漢字給了我一個想象的空間,更給了我一個表現的機會。如果說,我還有一點可以驕傲的資本,那就是對書法和文字的偏好和相對出色?;蚩裣?、或抑郁、或哂笑……我在他人的文字間迷失,或豪放、或細膩、或溫婉……我在自己的文字間釋放。
而這,都是漢字的魅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