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銳強
文章從“紙質書”延伸到“閱讀體驗”“生活方式”,視野開闊。面對信息時代的到來,我們究竟如何去面對“紙質書”,作者從“為什么”“怎么樣”的角度去論述。在論述中圍繞“電子書與紙質書”展開辯證分析,結構上采用層進式,立意深刻。
高爾基曾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個時候所說的書,自然是紙質書。而隨著科技的進步,電子書出現了。它以其方便、快捷等特點,迅速地與紙質書平分天下,各自占據了半壁江山,甚至有天下統一的趨勢。但是,在我的心目中,還是認為紙質書的閱讀效果最佳。
且不說電子書在使用久了之后對眼睛的傷害,單是從閱讀效果而言,我認為電子書便不如紙質書。當你翻開書的扉頁,嗅到那淡淡的墨香,然后,那一行行的字便如同一個個歡快跳躍的小精靈一般躍入你的眼簾,那時你的心中是否會涌現出一股喜悅之情呢?我想,應該是有的吧。當你閱讀時,手指在書上磨娑的感覺,那種真實感,是電子書無論如何也無法仿造出來的。在這個什么都追求速度的時代,有時間捧著一卷紙質書,去閱讀它,寧靜、自然、幸福與獲得感,總會油然而生。我想,這也是為什么僅僅只是在上海靜安商業區掛了一塊“新華書店”招牌后,人們就那么高興,甚至有些欣喜若狂的原因吧!
在我看來,閱讀電子書與紙質書,其實是代表了兩種不同的生活態度與方式。電子書是快節奏的,短時間的,而紙質書則正好相反。紙質書的閱讀,總能給人一種心靈上的享受與寧靜,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儼然是一股不同的清流。有詩言:“又得浮生半日閑”。紙質書的感覺就像是這樣,忙里偷閑,給人以一種放松的心態,可以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在書的世界里尋找別樣的精彩。
唐詩、宋詞,以及一些小說,在閱讀時,如果是用紙質書為媒介,可以給人一種十分享受的感覺,但若是換成電子書則不然。我想,很多人都應該是有過這樣的體驗的。這自然不是內容不一樣了,只是單純地因為媒介的變化罷了。紙質書給人的感覺,就像一個安靜的處子,不會因為你不來翻閱它而有所改變,而電子書上,有的則有信息來提醒你:“今天你讀書了嗎?”亦或者是“推薦你看XXX。”兩種書在這種細微之處,給人以不同的感受。
當然,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判斷與選擇。怎樣去閱讀取決于你自己。于我而言,紙質書便是最好的選擇。
捧一卷詩書,遨游于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