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菜
進入秋冬,紅薯就開始登上人們的餐桌了。這些年,人們越來越知道紅薯是強身健體和防病治病的好食品。紅薯又稱白薯、番薯、地瓜等,中醫認為,紅薯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為長壽之品。現代研究表明,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氨基酸,其維生素C含量可與柑橘媲美。紅薯所含的淀粉纖維素在腸道內可吸附大量水分,增大糞便體積,有利于防治便秘,減少腸癌的發生。紅薯還含有大量黏液蛋白,常食能保持人體動脈管壁良好彈性,防止動脈粥樣硬化。
但是,在曾經的物資短缺時代,紅薯作為(幾乎是)唯一果腹物質,在填滿人肚子的同時,也讓很多人傷不起,因為吃夠了,想都不敢想那個味道。今天,社會物質財富極大豐富,吃的東西有太多可選,紅薯是不是就要退出美食隊伍了呢?

其實,紅薯是可以做出老少咸宜的美食的。現在風靡城市的各種甜品店里,芋圓是里面的“網紅”角色,非常受年輕人的歡迎。而芋圓的主材料就是紅薯,而且,芋圓做起來也非常簡單,在家里都可以輕易做出來。我兒子和他爹一樣,平時對紅薯不感興趣。為了讓孩子不錯過紅薯美食,我會有意識地引導他吃一些紅薯食品,比如,在外面的時候,我一般不會給他買街上攤點小食,只有在碰上烤紅薯的時候,我會允許他不時買一點,解解饞。在家里,我也試著做當下很流行的芋圓、紅薯餅,沒想到還贏得兒子的青睞,他很愛吃。
紅薯顏色不同,營養也是有差別的。黃心紅薯中的胡蘿卜素含量高,對保護視力更有益處;白心紅薯的粗纖維含量高,含糖量比黃心高出4%~5%,口感更甜;紫心紅薯硒和花青素含量較高,是名副其實的抗氧化高手。
做芋圓和紅薯餅最常用的是紫心和黃心紅薯,因為它們的顏色做出來非常漂亮,秀色可餐。我的做法是,經常做一些芋圓蛋子,放冰箱冷凍著,我和兒子想吃甜品的時候,就會拿出來煮上兩碗,夏天在冰箱里放得冰冰的,冬天則是熱乎乎的。母子倆頭碰頭吃起來,超級有幸福感。紅薯餅則要現做現吃,這樣口感最好,孩子也最喜歡。
芋圓的具體做法很簡單,把紅薯去皮切片蒸熟,放在大碗里碾成紅薯泥,乘熱加入木薯淀粉,木薯粉的量以能將薯泥揉成團為準,同時要加少量白糖,一起揉面粉,揉得越久吃起來越Q彈,最后成為一個光滑的薯泥面團,取一部分薯泥團搓成長條切成小段滾上一些淀粉防粘,裝入保鮮袋或保鮮盒速凍保存慢慢享用,吃的時候像下湯圓一樣煮至浮起撈出配上自己愛吃的底湯,比如黑米粥、紅豆粥等,還可以加上幾粒葡萄干什么的干果,味道真是棒棒噠。美味的薯圓,一碗吃了還不夠的!
下面就是說紅薯餅了,也超級簡單。
食材:紅薯適量,糯米粉、油適量,白糖、黑芝麻適量。步驟:紅薯蒸熟去皮,碾成泥;然后加糯米粉、糖和適量油(一勺多),糯米粉的量可以根據紅薯的濕干情況加,糖的用量可以根據個人口味加,攪拌均勻,直到面團光滑;再用手取一小團紅薯泥揉圓壓扁圓,敷上一些芝麻;放入預熱好的電餅鐺,定到做餅程序,幾分鐘后,紅薯餅就做好了。黃心紅薯餅做好后,顏色金黃,非常吸引人食欲,紫心紅薯餅紫魅妖嬈,又是別有一番風情,總之看上去都非常好吃。
總的來說,紅薯可以做出很多美味,但如果不會做,不會搭配,則是白白可惜了這么一個好東西。所謂物盡其用,為了把紅薯的好作用發揮到極致,需要有一些講究。
吃紅薯最好搭配蔬菜、水果及含蛋白質高的食物,才不會營養失衡。比如在吃紅薯時,也可少吃點肉類,可促進機體對脂溶性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E的吸收;還可以搭配一些咸味食物,既調節口味,又能減少胃酸的產生,消除腸胃的不適感;若擔心吃紅薯腹脹,可與小米或糯米一起煮粥喝,緩解不適感。
忌空腹食用,不宜生吃,不能帶皮吃。
這幾類人群盡量少吃紅薯:一是有草酸性腎結石的人,因為紅薯含有大量的草酸鹽。二是慢性胃病、返流性食管炎和胃潰瘍的人不要食用紅薯,防止引起吐酸水和燒心感,使病情加重。三是脾胃虛弱的人不要食用紅薯,防止引起腹部不適,甚至腹瀉。
責編/昕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