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公路運輸管理處 齊 勝
編者按:
《機動車維修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一定程度上可以稱之為機動車維修行業的根本大法,無異于“尚方寶劍”。《規定》始自2005年8月1日實施的原交通部令2005年7號,并根據機動車維修行業管理發展情況,為順應時代需求,曾于2015年8月和2016年4月分別對《規定》做了2次修訂(分別以交通運輸部令2015年17號和2016年37號的形式發布),10多年來,該規定對規范機動車維修市場秩序,保護機動車承托修雙方合法權益,保障機動車運行安全,促進機動車維修行業健康發展等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隨著國家“放管服”改革的進一步深化,該規定已不能完全滿足汽車后市場的發展需求,為此,交通運輸部再次對《規定》進行了修訂,并于2019年7月8日以交通運輸部令2019年20號的形式發布。那么這次修訂后的新版《規定》有哪些需要特別關注呢?本期我們一起來關注一下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的問題。
機動車維修經營由過去的“許可制”改為現在的“備案制”是本次新版《規定》修訂的核心,也是機動車維修經營管理制度的重大改革。2018年8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于取消一批行政許可等事項的決定》(國發[2018]28號)在附件《國務院決定取消的行政許可等事項目錄》中已經明確,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并在“加強事中事后監管措施”中提出,取消審批后,交通運輸部要制訂完善并公布維修業務標準,督促地方交通運輸主管部門,建立健全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制度,及時公布相關信息。這一決定充分體現了政府的“放管服”管理方式轉變,以及“小政府,大社會”的理念,減少政府干預市場,讓市場去決定資源配置,取消了門檻,杜絕了暗箱操作,通過建立標準、誠信、健康有序的市場競爭環境,讓行業逐漸走向規范。實際上,這一改革的大背景是中央層面推動的“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放管服)改革工作。“放管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內容,也是加快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建設的內在要求。黨的十九大對“放管服”改革作出了重大決策部署,要求“轉變政府職能,深化簡政放權,創新監管方式”,強調“全面實施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制度”。交通運輸部早在2018年4月份其實就已經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要求,重點抓好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工作,落實好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機動車駕駛員培訓等行政許可事項?!吨腥A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也依據2019年3月2日《國務院關于修改部分行政法規的決定》(國務院令第709號)進行了修訂,其中第三十九條第二款明確規定: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的,應當在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機關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后,向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的規定,本次新版《規定》修訂的核心內容就是將原《規定》中的“經營許可”修改為“經營備案”。機動車維修經營由審批制(許可)改為備案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機動車維修經營行業的門檻。
許可是受行政許可法調整的,有的是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前需辦理許可的,稱為前置許可,有的是辦理工商營業執照后辦理許可的,稱為后置許可,許可具有很強的法律效力。備案是指向主管機關報告事由存案以備查考。所謂備案制,是指凡企業不使用政府性資金又不屬于應當核準的重大項目和限制類項目的建設項目,由企業向主管部門申請備案,主管部門對除不符合法律法規的規定、產業政策禁止發展、需報政府核準或審批的項目外的項目予以備案的管理制度。企業對屬于備案范圍的項目,必須向主管部門提交備案材料進行備案。主管部門對收到的備案材料進行審查,審查的標準包括:屬于實行備案制管理的項目;沒有違反法律和法規;不屬于產業政策禁止發展的項目。地方人民政府和主管部門不得再附加其他標準,不能將備案變成變相的核準或審批。對于符合以上標準的,依法予以備案;對于不符合以上標準的,不予備案,并說明理由。由此可見,備案是相對于審批(許可)而言的一種管理方式。備案不屬于許可,充其量是對許可的補充,但有的地方把備案當許可處理,這樣便加大了相對人的責任。許可的申請條件比較嚴格,可以準予,也可以不準予許可。但備案的手續簡單,只要申請,相關機關必須備案。
對企業實行備案制,具有極其重大的意義。一是實行備案制是真正確立企業主體地位、落實企業決策自主權的關鍵所在。備案制管理,政府只對備案材料做形式審查,看是否合法、是否屬于產業政策禁止發展的項目及是否屬于備案制管理的項目。不對企業的投資的可行性等進行干預,企業根據市場的情況,自主決策、自己籌集資金、自己承擔風險。二是備案制的實行,有利于及時掌握和了解企業的動向,可以更加準確、全面地對企業運行進行監控;有利于貫徹實施國家的法律法規、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制度,防止低水平盲目重復建設;有利于及時發布行業信息,引導行業的投資活動;有利于及時發現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相應的調控措施。
實行備案制的初衷是希望盡可能地減少審查環節,縮短企業到政府辦事的時間。但是,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成功的標志,并不是把所有的審批都改為備案,也不是把審查時間一律“濃縮”為短短的幾分鐘。必須要立足于市場經濟條件下“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放管服)的基本理念,積極為備案制的實施創造條件,而不是比賽如何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能夠辦完備案手續,否則,盲目攀比西方市場經濟國家的做法,很可能是邯鄲學步,徒留笑柄。備案制作為一個新的舉措,為了充分發揮其落實企業決策自主權、降低社會成本、完善宏觀調控的功能,必須采取相關措施,為實行備案制創造條件。一是要完善相關汽車后市場發展規劃的制定工作。項目是否予以備案,其重要依據之一就是審查其是否符合有關規劃要求。規劃的實施是貫徹宏觀調控政策的重要手段。因此加強和完善汽車后市場發展規劃的編制工作,將為機動車維修備案制的推行創造良好的條件,為判斷項目是否符合規劃要求及宏觀調控政策提供依據,減少審查的盲目性和隨意性。二是要完善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標準。如果與項目的投資活動相關的產業政策、行業準入缺乏依據,對擬建項目是否符合產業政策和行業準入標準的審查就會流于形式,出現隨意化和盲目性的情況,備案制將形同虛設。三是要加快備案制的網絡系統建設。行業主管部門應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限向申請備案的企業答復予以備案或不予備案;應積極創造條件,逐步推行網上備案確認,加快“電子政府”網上政務辦公系統的建設,以及各級備案機構之間的網上傳輸系統建設,提高項目備案的效率,降低行政成本。四是備案機構應充分發揮項目備案材料的作用。收集項目信息是推行備案制的重要因素之一,其能為宏觀調控提供依據,主管部門如果對備案工作中所積累的企業備案材料不進行整理、歸納和分析,且不能及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反饋,實行備案制的必要性就會大打折扣,基于宏觀調控的目的推行備案制的基礎就會動搖。五是要改善對備案制項目的監管手段。根據目前的體制,國家及地方各級主管部門仍然履行著對企業活動實行全范圍監管(事中事后監管)的職責,備案制是對審批制的一項重大改革,是向現代市場經濟體制下政府部門僅對企業行為進行間接管理的改革方向過渡的一個重要階段,主管部門應總結從許可(審批)制向備案制過渡過程中,如何按照市場經濟的規則來管理企業的行為,為改革的進一步深化積累經驗。
新版《規定》中對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做了十分詳細的闡述,具有很強的可操作性。新版《規定》中關于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的規定梳理如下。
(1)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的,應當在依法向市場監督管理機構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后,向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運輸條例》和本《規定》實施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道路運輸管理機構不得向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收取備案相關費用。
(2)機動車維修經營依據維修車型種類、服務能力和經營項目實行分類備案。
(3)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收到備案材料后,對材料齊全且符合備案要求的應當予以備案,并編號歸檔;對材料不全或不符合備案要求的,應當場或自收到備案材料之日起5日內一次性書面通知備案人需要補充的全部內容。
(4)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名稱、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經營地址等備案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向原辦理備案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辦理備案變更。機動車維修經營者需要終止經營的,應當在終止經營前30日告知原備案機構。
(5)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向社會公布已備案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名單并及時更新,便于社會查詢和監督。
(6)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按照備案的經營范圍開展維修服務。
(7)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將其執行的機動車維修工時單價標準報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
(8)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依法履行對維修經營者的監管職責,對維修經營者是否依法備案或備案事項是否屬實進行監督檢查。
(9)違反本《規定》,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未按規定進行備案的,由縣級以上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責令改正;拒不改正的,處5 000元以上2萬元以下的罰款。
(10)違反本《規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的工作人員不按照規定實施備案和黑名單制度的,由同級地方人民政府交通運輸主管部門依法給予行政處分;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11)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的,應當向所在地的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提交《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表》(表1),并附送符合本《規定》第十二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規定條件的下列材料,保證材料真實完整:維修經營者的營業執照復印件;經營場地(含生產廠房和業務接待室)、停車場面積材料、土地使用權及產權證明等相關材料;技術人員匯總表,以及各相關人員的學歷、技術職稱或職業資格證明等相關材料;維修設備設施匯總表,維修檢測設備及計量設備檢定合格證明等相關材料;維修管理制度等相關材料;環境保護措施等相關材料。
(12)從事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服務的,其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總部應先完成備案。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服務網點可由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總部向連鎖經營服務網點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提交《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表》(表1),附送下列材料,并對材料真實性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連鎖經營協議書副本;連鎖經營的作業標準和管理手冊;連鎖經營服務網點符合機動車維修經營相應條件的承諾書。連鎖經營服務網點的備案經營項目應當在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總部備案經營項目范圍內。
(1)改經營許可為經營備案,且不收費。經營許可改為經營備案,不是條件放寬了,而是更嚴格了。因為,政府與誠信評核有機結合,對評核不達標的機動車維修企業,列入黑名單。一段時間后,客戶要維修車輛必然會提前搜索哪些機動車維修企業被列入了黑名單,客戶自然不會選擇那些被列入黑名單的機動車維修企業,筆者深信,被列入黑名單的機動車維修企業,幾乎等于死亡。原先的“經營許可”改為“經營備案”,是管理部門管理方式從“事前準入”向“事中事后監管”的轉變,這對管理部門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2)分類備案。機動車維修企業依然分為一類、二類和三類,并按照《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GB/T 16739)執行。一二類機動車維修企業的業務范圍區別不大,一類、二類汽車維修經營業務或其他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可以從事相應車型的整車修理、總成修理、整車維護、小修、維修救援、專項修理和維修竣工檢驗工作。新版《規定》第一次把綜合小修列入三類機動車維修業務范圍(共有17項內容,車身修復可以理解為鈑金噴漆業務),三類汽車維修經營業務(含汽車綜合小修)、三類其他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可以分別從事汽車綜合小修或發動機維修、車身維修、電氣系統維修、自動變速器維修、輪胎動平衡及修補、四輪定位檢測調整、汽車潤滑與養護、噴油泵和噴油器維修、曲軸修磨、氣缸鏜磨、散熱器維修、空調維修、汽車美容裝潢、汽車玻璃安裝及修復等汽車專項維修工作。由此可見《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GB/T 16739)不僅是機動車維修企業業務分類的依據,更是經營備案的核心內容。具體有關經營項目按照《汽車維修業開業條件》(GB/T 16739)相關條款的規定執行。
(3)明確了備案機構和備案內容。新版《規定》明確了機動車維修企業要到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備案內容包括6個方面,但這里要注意的有以下幾點:一是從事機動車維修經營業務的,應當在依法向市場監督管理機構辦理有關登記手續后,向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這就是說機動車維修企業要先有營業執照后再去備案。二是管理體系文件。這里最重要的是設備使用管理和客戶維修檔案管理。這與行業主管部門要求的客戶維修資料上傳緊密聯系在一起。三是檢測設備要有合格證。這樣二手的檢測設備,如果沒有合格證就難以使用了。四是技術人員的學歷、技術職稱或職業資格等相關證明材料。這與國家推出的技術人才培訓計劃有機結合到了一起,對機動車維修企業既是好事也是挑戰,沒有相應的技術等級證人員,就不符合備案條件。五是,環境保護措施等相關材料雖然被列入了報備材料第6項,但它是極為重要的條件。
(4)將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納入了備案管理體系。一
是汽車維修連鎖總部應當先向所在地的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服務網點才可由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總部向連鎖經營服務網點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連鎖經營服務網點的備案經營項目應當在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總部備案經營項目范圍內。備案時,維修連鎖體系要有達標的合格技術人員、管理體系文件、運營標準和管理手冊,還要備案連鎖經營協議書副本。這將進一步規范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估計會淘汰一批經營不規范的機動車維修連鎖企業,由于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網點的備案需要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總部向連鎖經營服務網點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這無疑會加大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總部的運營成本。但總體上來說,會進一步推動機動車維修連鎖行業上一個更大的臺階。另外,由于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總部要代連鎖經營服務網點向網點所在地縣級道路運輸管理機構進行備案,這可以進一步加強機動車維修連鎖經營企業對連鎖經營服務網點的黏性。

表1 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表(□首次備案 □備案變更)
(5)機動車維修企業備案變更。新版《規定》要求,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按照備案的經營范圍開展機動車維修服務,還要求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名稱、法定代表人、經營范圍、經營地址等備案事項發生變化的,應當向原辦理備案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辦理備案變更。很多機動車維修經營者總認為,現在機動車維修經營由許可制改為備案制了,機動車維修經營的管理弱化了,不存在超范圍經營了,其實這種理解是錯誤的,即便是實施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制,機動車維修企業的經營范圍需要備案,并要求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按照備案的經營范圍開展機動車維修服務;且如果機動車維修經營者的相關事項發生了變更,依然需要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向原辦理備案的道路運輸管理機構辦理備案變更,如果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沒有進行備案變更,在事中事后監督中,一旦被發現,將按照新版《規定》進行處罰。
(6)備案管理機構要定期將備案企業與變更企業信息向社會公開。新版《規定》要求,道路運輸管理機構應當向社會公布已備案的機動車維修經營者名單并及時更新,便于社會查詢和監督。信息公開是信用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新版《規定》要求備案管理機構定期公開備案企業與變更企業信息向社會公開,有利于備案企業接受社會監督,更是讓那些未按新版《規定》要求進行備案的機動車維修企業曝光于社會,更加有利于促進機動車維修行業的健康發展。新版《規定》中還有一條是要求機動車維修企業將備案通過后的機動車維修標志懸掛出去,這也是為了更好地接受社會的監督。這意味著管理和監督方式的創新。機動車維修業作為重要的民生服務業,其維修也可以看作一種消費,是托修方接受汽車維修經營者提供的維修服務的消費。公布已備案的維修經營者名單,可引導消費者去合法合規的維修店鋪進行車輛的維修,同時也借助社會力量加強對維修經營者的全面監督。
(7)機動車維修工時單價標準需要備案。新版《規定》要求,機動車維修經營者應當將其執行的機動車維修工時單價標準報所在地道路運輸管理機構備案。機動車維修工時單價受企業地理位置、維修車型技術含量、維修人員技術能力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不可能所有機動車維修企業執行一個工時單價,所有技術人員執行一個工時單價,通過工時單價的備案,能有效鼓勵機動車維修企業按照“質價對等”的原則,構建個性化的動態的機動車維修工時單價體系。
機動車維修經營由審批制改為備案制,好處顯而易見:機動車維修企業可以節省一筆維修資質審批費用;擬進入汽車后市場的企業能節省掉繁瑣的審批手續和時間,能將更多的精力用在如何創新經營模式上;能為產業資本進入汽車后市場清除障礙,比如車享家等全國機動車維修連鎖企業就不再需要在各地申請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證,而正準備進入該領域的瓜子二手車和滴滴等新勢力企業也恰逢其時。另外,行業進入門檻的降低,可能又會催生一批對汽車后市場不了解的投資者和從業人員入局,而忽視了汽車后市場的專業性和復雜性,和當初互聯網+汽車后市場的浪潮一樣,群起弄潮,最終又要讓市場大浪淘沙。
取消機動車維修經營許可審批,機動車維修經營由審批制改成備案制,并不是說行業管理部門可以放手不管了,而是在強化事中事后監管的同時,要建立健全機動車維修經營備案制度,這就要求行業管理部門制定實施細則,將備案制度落到實處,取消“許可”是為了更好地服務機動車維修經營者。
綜上所述,新《規定》的修訂,對汽車維修行業的所有維修經營業戶及從業人員提出了新的要求,從經營備案、服務范圍、質量管理、信用考核等各方面做了政策指導,這是政府推動行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作為維修經營者也應該加強自律,合規經營,提升經營管理水平和服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