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行為意圖信息對廣義互惠行為的影響*

2019-02-27 01:56:06
應用心理學 2019年1期
關鍵詞:分配

(1.寧波大學心理學系暨研究所,寧波 315211;2.寧波大學商學院,寧波 315211;3.寧波大學神經經濟管理學研究院,寧波 315211)

1 引 言

人類是一種社會性動物,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各類互惠行為。生活中既有“滴水之恩,涌泉相報”,亦存在“以牙還牙,血債血償”。研究者將這種以相同方式回饋他人積極或消極行為的方式稱為直接互惠(direct reciprocity)(Trivers,1971)。而現代全球化環境使得陌生人之間的一次性互動變得越來越頻繁。當個體無法再與之前交互的對象進行接觸時,他會如何對待后續交往過程中的其他陌生人?新近研究發現,個體在受到他人積極或消極行為對待之后,也會以類似的方式對待無辜的陌生人,這種現象被稱為廣義互惠(generalized reciprocity)或行為傳遞效應(paying it forward)(Gray,Ward,& Norton,2014;余俊宣&寇彧,2015)。這種模式可以使得行為在群體中產生一系列連鎖反應(Liu,Safin,Yang,& Luhmann,2015)。大量進化生物學研究發現,廣義互惠配合其他行為策略,能夠增加群體中合作行為的產生并促進其穩定傳播(Nowak & Roch,2007;Rankin & Taborsky,2009),因此該類研究得到了心理學(Alvarez,& Leeuwen,2015;Halali,Kogut,& Ritov,2017)、認知神經科學(Watanabe et al,2014)以及管理學(Simpson,Harrell,Melamed,Heiserman,& Negraia,2018)等多個領域的關注。

根據廣義互惠中傳遞的行為結果對接受者是否有幫助,研究者將廣義互惠分成兩類,積極廣義互惠和消極廣義互惠。積極廣義互惠(positive generalized reciprocity)是指個體在受到他人幫助后,會向陌生人傳遞這類親社會行為的現象(Herne,Lappalainen,& Kestil?-Kekkonen,2013;Horita,Takezawa,Kinjo,et al.,2016)。Bartlett和DeSteno(2006)的情境模擬實驗發現,與未受到他人幫助的控制組被試相比,受到他人幫助的被試愿意花費更多的時間來幫助陌生人完成調查問卷,表現出親社會行為的傳遞。DeSteno等人(2010)也發現得到過他人幫助的被試會在給陌生人代幣分配任務中表現得更為慷慨,這也支持了積極廣義互惠的存在(DeSteno,Bartlett,Baumann,et al.,2010)。

另一方面,在遭受他人的不公正待遇之后,個體會以同樣方式對待其他陌生人,即存在消極廣義互惠(negative generalized reciprocity;如Gray et al.,2014;Zitek,Jordan,Monin,& Leach,2010)。Zitek等人(2010)的研究發現,與回憶無聊事件的控制組被試相比,回憶不公平經歷的被試,會更傾向于拒絕他人的幫助請求。在Gray等人(2014)的研究中,被試需要完成兩輪序列獨裁者游戲(Sequential Dictator Game),結果發現,在第一輪遭受不公正對待的被試,在第二輪游戲中作為獨裁者也會給他人分配更少的金錢。以被試在兩輪游戲中分得金錢數之差的絕對值作為行為傳遞程度的指標。結果發現,被試對自私行為的傳遞程度比慷慨行為更大。

綜上所述,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行為結果對廣義互惠行為的影響,鮮有研究從個體認知加工角度對行為傳遞的影響因素進行考察。何種行為信息能夠促進或抑制個體的廣義互惠行為,這些信息對積極和消極廣義互惠行為的影響又是否一致?過去大量互惠研究發現,個體的互惠行為不僅受到行為結果的影響,還受行為意圖的調節(Offerman,2002;Dufwenberg,& Kirchsteiger,2004)。Rabin曾指出,人們會根據對行為公平性的判斷來做出互惠行為,而這個判斷正是基于對他人行為意圖的感知(Rabin,1993),人類兒童很早就發展出了對行為意圖信息的感知能力(李鵬超,金心怡,孫忠強&何潔,2018)。Falk等人(2008)的研究中采用了改編的兩輪最后通牒任務(Ultimatum Game,UG),兩輪任務中的分配者和接受者角色互換。結果發現當第一輪分配者是有意圖的真人時,第二輪中被試對其獎勵或懲罰的金額與第一輪的分配金額正相關,即存在強烈的直接互惠行為;但是當第一輪分配決策是扔色子決定時(無意圖組),直接互惠的強度顯著降低。

此外,行為意圖的不同效價(正性或負性)也能夠影響互惠行為,且負性意圖的作用強于正性意圖。Falk等人采用改進的Mini版最后通牒任務(UG)考察意圖效價的作用,分配者首先會在總額10積分的分配方案A(固定為8-2分配,即分配者給自己8分,給被試2分)和B(在不同條件下變化)之間選擇方案A;控制組僅有方案A。同時,被試作為接收者全程觀察了上述選擇過程,并需根據分配者選出的方案A選擇接受或拒絕。結果發現,當觀察到方案B為最公平的5-5分配時,被試對方案A的拒絕率最高,并顯著高于控制組拒絕率,表明被試通過選項對比感知到分配者的不公平意圖,從而更多給予拒絕;而當方案B是最不公平的10-0分配時,被試的拒絕率最低,但是與控制組的拒絕率無顯著差異,表明正性意圖作用并不明顯(Falk,Fehr,& Fischbacher,2003)。后續研究也支持了這個結果(Gummerum,& Chu,2014;Ma,Meng,Zhang,et al.,2015)。

Falk和Fischbacher(2006)在其互惠模型中曾指出,個體的互惠行為是根據他人行為展現出的友善(kindness)程度進行回應,而決定個體對他人行為友善程度感知的兩大因素分別是行為結果和行為意圖。因此筆者推測,行為意圖同樣也能夠作用于廣義互惠行為,表現為影響個體對他人行為的感知,從而調節其對陌生人的行為。本研究擬從個體認知角度考察意圖信息對于廣義互惠行為的影響。據筆者了解,現有研究中僅有一項探討了意圖有無在廣義互惠中的作用(Herne,Lappalainen,& Kestil?-Kekkonen,2013)。研究者通過將行為發出者設定為人還是機器來操縱意圖有無,從而考察對廣義互惠的影響,結果并沒有發現意圖的作用。但是該研究因變量測量并沒有讓被試對上一輪真實的分配方案做出反應,而是讓被試對所有可能的分配方案都做出可能的回應,再綜合比較。這種方式會使得被試更關注策略性計算,忽視了對他人行為意圖的關注,因而導致意圖作用沒有體現。作者本人在討論里也指出了范式問題。

因而本研究通過設置兩輪序列獨裁者任務來實現廣義互惠情境,因變量采用經典的測量方式,讓被試對真實的分配方案做出反應。在實驗1中通過操縱分配者是真人或電腦隨機來控制行為意圖的有無,以考察行為意圖的存在與否將如何作用于廣義互惠行為;實驗2則通過呈現不同的分配選項,來表現分配者的意圖友善程度,進一步考察意圖效價對廣義互惠行為的影響。筆者預期,假設1:當個體面對相同的行為結果,行為意圖的存在能夠促進個體的廣義互惠行為,反之則顯著減弱該行為的傳遞效應;假設2:負性意圖能夠與行為結果共同調節廣義互惠中傳遞的行為,而正性意圖的調節作用不顯著。

2 實驗1 意圖有無對廣義互惠的影響

2.1 方法

2.1.1 被試

通過校園招募方式,共有87名在校大學生自愿參加實驗,年齡范圍為17-23歲(M=19.67,SD=1.12)。完成實驗后,被試可選擇5元現金或同值的禮品作為報酬。將不認真作答的16名被試數據予以剔除,剩余有效被試71名(男生9名,女生62名)。

2.1.2 設計與程序

采用2(行為結果:慷慨分配/自私分配)×2(意圖:有/無)的被試內設計。廣義互惠的行為結果以第一輪中獨裁者分配的金錢數為標準,分為慷慨分配和自私分配兩個水平:獨裁者留給自己的金額少于留給對方的金額,為慷慨分配:反之留給自己的金額多于對方金額即自私分配。意圖以方案的分配者為區分依據,分為有意圖和無意圖兩個水平:故事中第一輪獨裁者自己決定分配方案為有意圖條件,計算機隨機分配為無意圖條件。因變量是在第二輪獨裁者游戲中,被試給另一個陌生玩家分配的金錢數額。

2.1.3 實驗材料

本實驗采用短文描述兩輪獨裁者博弈情境,任務描述參考已有研究(Gray et al.,2014)。以自私分配-有意圖條件為例,短文內容如下:“請你想象你將進入一個實驗室與兩名陌生人(代號A和C)一起完成一項金錢分配任務,該任務一共進行兩輪。在每一輪金錢分配任務中,會產生2個玩家角色,包含一名分配者和一名接受者。分配者會擁有100元現金并可以決定這筆金錢的分配歸屬。兩輪任務后,會根據你們每個人手上的金錢總數計算最終的成績和報酬。請你設想以下場景:

場景一:

第一輪分錢游戲:現在你是接受者,玩家A是分配者。A擁有100元,A的分配方案是:A獲得70元,你獲得30元。

第二輪分錢游戲:現在你是分配者,玩家C是接受者。現在你擁有100元。請寫下你愿意分給接收者C的金錢數:”

短文中共設置了四種場景。這四種場景的區別體現在真人玩家或計算機作為獨裁者的第一輪游戲中表現:①慷慨分配-有意圖條件,真人玩家作為獨裁者,給自己分配30元,給被試70元;②慷慨分配-無意圖條件,計算機隨機產生分配方案,對方得到30元,被試得到70元;③自私分配-有意圖條件,真人玩家作為獨裁者給自己分配70元,給被試30元;④自私分配-無意圖條件,計算機隨機產生分配方案,對方得到70元,被試得到30元。四個場景隨機順序呈現,被試根據不同任務要求,給出分配給下一個陌生人的金錢數。該問卷數據采用線上填寫的方式進行收集。

2.2 結果與分析

以被試在自己作為獨裁者的第二輪游戲中給陌生人分配的金錢作為分析指標,采用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2(意圖:有/無)×2(行為結果:慷慨分配/自私分配)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意圖主效應顯著(F(1,71)=5.60,p=0.021,ηp2=0.07),行為結果主效應顯著(F(1,71)=144.78,p<0.001,ηp2=0.67),且兩者間的交互作用顯著(F(1,116)=19.69,p<0.001,ηp2=0.22)。在慷慨分配時,被試在上一位獨裁者有意圖條件下(M=62.32,SD=14.41),給下一個玩家分配的金錢數額顯著多于無意圖條件(M=55.70,SD=13.74,t=5.511,p<0.001);而在自私分配時,被試在上一位獨裁者有意圖條件下(M=34.41,SD=12.72)給下一個玩家分的金錢數額顯著少于無意圖條件(M=37,15,SD=9.89,t(58)=1.998,p=0.050)。通過貝葉斯分析檢驗了行為結果的主效應顯著的可靠性,其貝葉斯因子為BF10>100,根據Jeffreys(1961)提出的分類標準,這是極強的證據支持了備擇假設(吳凡,顧全,施壯華,高在峰&沈模衛,2018)。而意圖的主效應檢驗中,其貝葉斯因子為BF10=0.34,這是較弱的證據支持零假設,即意圖主效應不顯著。而行為結果和意圖的交互作用可靠性檢驗中,其貝葉斯因子為BF10=38.18,這是非常強的證據支持備擇假設,即交互作用顯著。上述結果表明,相比于無意圖條件,有意圖的條件下的被試會在慷慨分配中分配給下一個陌生人更多的金額,而在自私分配中分配給陌生人更少的金額,說明意圖信息會極化廣義互惠行為。

3 實驗2 意圖效價對廣義互惠的影響

3.1 方法

3.1.1 被試

共有76名在校大學生自愿參加實驗,年齡范圍為17~21歲(M=18.95,SD=0.87)。所有被試未參與過類似的心理實驗。完成實驗后,被試可選擇5元現金或同值的禮品作為報酬。將不認真作答的10名被試數據予以剔除,剩余有效被試66名(男生14名,女生52名)。

3.1.2 設計與程序

采用2(行為結果:慷慨分配/自私分配)×3(意圖效價:正性意圖/無意圖/負性意圖)的被試內設計,廣義互惠類型以第一輪獨裁者最后分配給被試的金錢數為標準分為兩個水平:如果分給被試的金額多于總金額的一半為慷慨分配條件,反之即自私分配條件。

意圖以第一輪獨裁者選擇的分配方案為區分依據,分為三個水平:如果獨裁者在兩個方案中選擇了對自己更有利的金錢分配方案,則為負性意圖;如果獨裁者選擇了對接受者更有利的分配方案,則為正性意圖;如果是計算機隨機分配,則為無意圖條件。因變量是在第二輪獨裁者游戲中,被試給另一個陌生玩家分配的金錢數額。

3.1.3 實驗材料

本實驗程序采用短文描述資源分配情境,資源分配任務參考已有研究(Falk,Fehr,& Fischbacher,2003)。以慷慨分配-正性意圖條件為例,指導語同實驗一,短文不同內容如下:

“場景一:第一輪分錢游戲:你是接受者,玩家A是分配者。以下有兩種方案供玩家A選擇:

方案1:你獲得20元,玩家A獲得80元。

方案2:你獲得40元,玩家A獲得60元。

玩家A最后選擇了方案2,即你獲得了40元,玩家A獲得60元。

第二輪分錢游戲:你是分配者,玩家C是接受者,現在你擁有100元。請寫下你愿意分給接收者C的金錢數:?”

短文中設置了由兩輪獨裁者游戲構成的六種不同場景。通過上一輪獨裁者的兩個不同選項內容比較,體現出意圖不同效價。六個場景隨機順序呈現,被試根據不同任務要求,給出分配給下一個陌生人的金錢數。該問卷數據采用線上填寫的方式進行收集。具體設置見表1。

3.2 結果與分析

以被試在自己作為獨裁者的第二輪游戲中給陌生人分配的金錢作為分析指標,采用SPSS 20.0對數據進行統計處理。

六種實驗條件下,被試給下一位玩家分配的金錢數額均值和標準誤見圖2。2(行為結果:慷慨分配/自私分配)×3(意圖效價:正性意圖/無意圖/負性意圖)被試內方差分析結果顯示,意圖效價的主效應顯著,F(2,130)=35.75,p<0.001,ηp2=0.36,事后比較分析表明,負性意圖條件下被試給下一個玩家分配的金錢數額(M=38.83,SD=14.39)顯著少于無意圖條件(M=47.06,SD=10.03),p<0.001,顯著少于正性意圖條件(M=48.23,SD=9.60),p<0.001,而正性意圖條件下被試給下一個玩家分配的金錢數額與無意圖條件無顯著差異;行為結果的主效應顯著,F(1,65)=29.33,p<0.001,ηp2=0.31,慷慨分配條件下被試給下一個玩家分配的金錢數額(M=47.68,SD=12.43)顯著多于自私分配條件(M=41.74,SD=11.36);兩者間的交互作用不顯著,F(2,130)=1.55,p=0.216。通過貝葉斯分析檢驗了行為結果和意圖效價主效應顯著的可靠性,兩者貝葉斯因子均為BF10>100,這是極強的證據支持了備擇假設,即行為結果和意圖效價主效應顯著。而行為結果和意圖的交互作用可靠性檢驗中,其貝葉斯因子為BF10=0.087,這是較強的證據支持零假設,即交互作用不顯著。上述結果表明,不同意圖效價對廣義互惠的影響程度不同,行為負性意圖對廣義互惠的影響顯著強于行為正性意圖。相較于控制組,負性意圖能夠顯著減少金錢分配數量,而正性意圖沒有提升金錢分配數量。

表1 不同實驗條件下第一輪獨裁者的分錢方案

注:每個可選分配方案中,獨裁者可分配總額為100元,其中左側柱(白色)是其分配給自己的金額,右側柱(灰色)是其分配給被試的數額,具體數額以柱中數字表示。正性意圖和負性意圖下可選分配方案為兩種,獨裁者選擇一個方案(√表示)。無意圖下的每個子條件中,分配方案僅一種,告訴被試電腦隨機產生(以√表示)。

4 討 論

本研究通過兩輪獨裁者游戲,被試先后作為接受者和獨裁者,系統考察了行為意圖信息在廣義互惠中的作用。實驗1結果發現,相比于無意圖的分配行為,被試在有意的慷慨分配條件下,會給陌生人分配更多的金額,而在有意的自私分配條件下,會減少分配給陌生人的金額。在實驗2中,在負性意圖條件下,無論第一輪游戲中的分配者是自私分配還是慷慨分配,被試在第二輪游戲中給陌生人的分配金額均顯著少于無意圖控制條件,而在正性意圖條件與無意圖控制條件下該分配數額差異均不顯著,說明僅有負性行為意圖能夠調節廣義互惠行為。

4.1 行為意圖對廣義互惠的影響

本研究兩個實驗均發現了自私分配行為與慷慨分配行為的傳遞效應。在自私分配條件中的被試給予下一個陌生人的分配金額顯著少于慷慨分配條件,這與前人針對行為結果的發現是一致的(Gray et al.2014;Horita,Takezawa,Kinjo,Nakawake,& Masuda,2016),同時也證實本研究的短文材料能夠有效激活被試的互惠反應,保證范式的可靠性。

更為關鍵的,本研究首次發現了行為意圖信息對廣義互惠的調節作用。實驗1發現,意圖信息的存在能夠增強行為結果對于廣義互惠行為的作用。在慷慨分配情境中,有意圖條件下被試分配給陌生人的金額顯著高于無意圖條件;而在自私分配情境中,有意圖條件下被試分配給陌生人的金額則更少。上述結果表明,與無意圖的隨機分配相比,當個體接受到的金錢分配是有意圖行為時,個體更傾向于傳遞同類分配行為,即具備主觀意圖的行為能夠放大行為本身的效果。意圖信息的存在性對行為結果的這種調節作用,在道德判斷(如Cushman,Sheketoff,Wharton,& Carey,2013)以及直接互惠(如Vaish,Hepach,& Tomasello,2018)等其他領域也都得到了多次印證,本研究是首次把前人意圖信息的影響適用范圍拓展到了廣義互惠領域。

另外,實驗2考察了意圖效價內容對廣義互惠行為的影響,進一步發現僅負性意圖信息而非正性意圖的調節作用。筆者認為,負性意圖調節作用的不對稱性可能源于負性刺激對生物體的特殊意義:從進化過程的角度來看,為了在認知資源有限的環境中保障生命或種族的延續,生物體對負性刺激更為敏感(Wang,Galinsky,& Murnighan,2009)。人類繁衍至今,在知覺加工、記憶存儲、情緒反應等多種認知加工過程中,負性刺激的作用都要強于正性刺激或中性刺激(?hman & Mineka,2001;Yiend,2010)。既往互惠行為研究中也有類似的發現(Offerman,2002;Falk et al.,2003)。例如,在一項改編的第二方懲罰/獎勵任務中,分配者在第一輪金錢分配中會顯露出自私或者慷慨的意圖,作為接受者的被試需在之后對前一輪的分配者進行獎勵或懲罰。結果發現,被試對自私意圖的分配者會給予最高的懲罰或最少的獎勵,而中性和慷慨意圖之間則沒有顯著差異,說明負性意圖對互惠行為的影響強于正性意圖(Cushman,Dreber,Wang,& Costa,2009)。

4.2 行為意圖對廣義互惠影響的內在機制

針對前一輪分配者的行為意圖如何影響個體對另一個無關陌生人的后續交互,筆者認為意圖信息可能是通過情緒的中介作用影響廣義互惠行為。已有研究發現積極情緒,尤其是感激情緒,發揮了重要作用。Bartlett和DeSteno(2006)曾在考察廣義互惠行為的同時測量了被試的情緒狀態,發現受到幫助的被試在感激情緒上分數顯著高于未受幫助的被試,且幫助行為的傳遞受到感激情緒的中介作用。該結果也得到其他博弈分配任務研究的支持(DeSteno,Bartlett,Baumann,Williams,& Dickens,2010)。此外,消極廣義互惠中也存在消極情緒的作用。如Gray等人(2014)發現,在兩輪改編的獨裁者游戲中同時測量被試的情緒狀態,發現消極情緒評分能夠有效預測其在第二輪游戲中對無關陌生人的資源分配情況。Strang等人(2016)還讓被試給第一輪中的分配者寫信表達不滿以減少消極情緒,并成功降低了第二輪分配中自私行為的傳遞程度(Strang,Grote,Kuss,Park,& Weber,2016)。因此學者指出,個體對上一輪交互行為的情緒反應是引發廣義互惠行為的重要原因(Nowak et al.,2007)。

另一方面,已有研究發現,行為意圖能夠有效調節個體對社會交互行為中的情緒反應強度。如研究者以被試的皮膚電反應作為情緒狀態的指標,采用最后通牒游戲探討行為意圖對被試情緒喚起及隨后決策行為的影響,發現只有在分配者是真人時,被試面對不公平的報價及產生的相應拒絕行為會增加皮膚電反應,而分配者是電腦時則無顯著變化(van’t Wout,Kahn,Sanfey,& Aleman,2006)。在Yu等人(2017)的疼痛分擔實驗中也發現,個體在得到他人有意幫助時的疼痛感受會比無意圖幫助條件有更顯著的降低,其主觀報告的感激情緒也更強烈(Yu,Cai,Shen,Gao,& Zhou,2017)。基于本研究結果和上述廣義互惠行為的情緒機制,筆者推測第一輪分配任務中的行為意圖可能強化了被試相應的情緒反應,進而增強了行為傳遞效應。具體體現為,實驗1中具有主觀意圖的分配行為相較于無意圖條件,會誘發的被試更強的情緒反應,同時實驗2中的個體由于對負性意圖信息的情緒反應更為強烈,因此僅觀察到了負性意圖對于廣義互惠的作用。

猜你喜歡
分配
分配正義:以弱勢群體為棱鏡
基于可行方向法的水下機器人推力分配
應答器THR和TFFR分配及SIL等級探討
Crying Foul
遺產的分配
一種分配十分不均的財富
你知道電壓的分配規律嗎
績效考核分配的實踐與思考
收入分配視閾下的共享發展思考
浙江績效分配改革觀察
中國衛生(2014年12期)2014-11-12 13:12:40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草草影院国产第一页| 亚洲IV视频免费在线光看|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深爱在线| 亚洲欧美日韩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精品久久高清|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丁香综合在线| 五月综合色婷婷| 亚洲综合狠狠| 亚洲第一在线播放| 国产美女无遮挡免费视频| 国产91丝袜在线播放动漫 | 麻豆精品国产自产在线| 亚洲精品无码在线播放网站| 99在线观看视频免费|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久久特级毛片| 国产福利小视频高清在线观看| 91麻豆国产精品91久久久| 亚洲成人黄色在线| 欧美色视频日本|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麻豆|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亚洲AV无码一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国产综合日韩另类一区二区| 91精品网站| 亚洲最大看欧美片网站地址| 伊人久久影视| 欧美综合激情| 欧美一级色视频| 久久永久精品免费视频|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自无码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打屁股免费区网站| 色综合日本| 精品自窥自偷在线看| 国产成人夜色91| 亚洲欧美激情另类| 亚洲h视频在线| 国产黄色片在线看| 欧美亚洲综合免费精品高清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久久人妻无码大片高|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77|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喷潮白浆直流在线播放| 久久精品丝袜| 欧美在线网| 成人免费视频一区| 久久久久久久久18禁秘| 亚洲乱亚洲乱妇24p| www.日韩三级| 凹凸国产熟女精品视频| 国产成人1024精品下载| a级毛片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网站在线看| 亚洲熟女中文字幕男人总站| 精品自拍视频在线观看| 欧美a级完整在线观看| 欧美午夜在线视频| 精品国产成人高清在线| 亚洲国产天堂久久综合226114| 婷婷色狠狠干| 极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2020国产精品视频| 综合亚洲网| 亚洲精品波多野结衣| 999福利激情视频| 国产精品视频导航| 青青青亚洲精品国产| 欧洲熟妇精品视频| 色偷偷综合网| 亚洲色中色| 亚洲精品欧美重口| 天堂中文在线资源| 久久99国产综合精品1| 欧美亚洲香蕉| 日本在线亚洲| 成人午夜久久| 久久国产亚洲偷自| 精品91视频| 日日碰狠狠添天天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