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宇坤 李雪/北京市懷柔區司法局
懷北鎮位于北京東北方向60 公里處,是懷柔區轄鎮,坐落在燕山腳下,懷抱充滿靈氣的雁棲湖,是京郊明珠——懷柔山區與平原的結合部,懷柔科學城、雁棲湖國際會都和中國科學院大學均坐落于此。2002年1月,懷北司法所正式成立。多年來,懷北司法所聚焦中心任務,積極主動作為,發揮基層司法行政職能,為服務首都四個中心建設提供了堅強法治保障。2018年,懷北司法所被司法部評為“全國模范司法所”。
懷北司法所共有9 名工作人員。一直以來,司法所認真貫徹全面從嚴治黨要求,堅持黨建帶隊建,把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納入全年整體工作,與司法行政業務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做好崗位《黨風廉政建設責任書》簽訂及廉政風險點梳理工作,確保權力運行規范。嚴格落實約談制度,針對個別干部出現的思想波動、情緒不穩等現象,進行談心談話,使其及時調整工作狀態,遏制消極情緒的蔓延,近兩年共開展談心談話教育50 余次。堅持利用每周二所務會時間,開展政治理論及法律法規、業務知識的學習交流,近兩年共組織學習交流活動80 余次。司法所還組織黨員干部參加“新時代 新使命 砥礪奮進共筑法治夢”“承改革使命 展青春擔當”演講比賽,《厲害了我的國》《青年馬克思》等教育影片觀影以及戶外拓展訓練等活動,為黨員干部搭建起展示自我、拓展視野、學習交流的平臺。目前,已組織學習教育交流活動40 余次。常態化、多樣化的教育模式,使所內人員在綜合素質和業務能力方面都有了很大提升。
在強化黨建的基礎上,司法所堅持“用制度管人,靠制度管事”。嚴格按照《懷柔區司法局公務員平時考核工作實施方案》《北京市懷柔區司法局績效考核辦法(試行)》等管理制度要求,對在職在編干部、監矯兩局派駐矯正干警和編外補充人員全部進行考核管理,使隊伍的作風建設、工作責任心、服務意識和能力水平得到了有效提升。
懷北鎮地處重點工程建設區,涉及很多拆遷工作。懷北司法所根據職能定位,結合當地實際,總結出“法治宣傳先行、人民調解跟進、兩類人員盯緊、法律風險提示、專業法律服務保障全過程”的服務保障重點工程“五步工作法”。
2017年8月21日, 世 界級大科學裝置建設項目落戶懷柔科學城,所涉及的懷北鎮新峰村的征地拆遷工作,以平均每戶10 秒鐘的簽約速度,僅用34 分鐘便完成了全村205 戶的簽約工作,打破了懷柔區多個記錄,創造了拆遷簽約的“懷柔速度”,這與司法所運用“五步工作法”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是分不開的。拆遷工程剛啟動,司法所全體工作人員就進入全鎮拆遷工作法務組,負責拆遷工程中的法律服務工作。入戶調查階段,司法所工作人員將手機號公示,群眾一旦發現糾紛隱患,可立即撥打電話。得知矛盾糾紛苗頭后,司法所逐一入戶了解具體情況,抓早抓小,就地化解,共化解糾紛26件。司法所還為拆遷村民提供委托代理法律服務,幫助村民審閱委托協議簽訂是否完整,信息有無錯漏。組織村居法律顧問進村入戶,在事前、事中和事后提供專門法律服務30 余次。利用展播普法片、張貼海報、制作道旗、舉辦法治講座等多種形式,前期重點宣傳與拆遷有關的法律法規,后期宣傳防詐騙知識,在村域內營造了和諧拆遷、陽光拆遷的濃厚氛圍。
“五步工作法”還成功應用到2018年底懷北莊棚戶區改造項目之中,充分發揮了基層司法行政工作在解決源頭性、根本性、基礎性問題方面的優勢。懷北司法所“多舉措送法到戶服務保障‘疏解整治促提升’專項行動”項目,被市司法局評為全市“精品項目”。
2016年11月,懷北司法所所長沈健壯被選為懷北鎮黨委委員,參加全鎮的決策會議---黨委會,這是懷柔區歷史上第一位司法所所長進入駐地黨委班子。今年的一次黨委會,討論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沈健壯明確提出,制度一定要符合村級重大事項民主決策“八步法”的規定,要符合相關程序,不能簡化。類似這樣的情形,在沈健壯參加的20 余次黨委會上經常發生。不僅會上,現在懷北鎮實施重大行政決策、出臺紅頭文件、簽訂合同前,都要征詢司法所的意見,由司法所進行合法性審查,提供法律意見。2017年以來,懷北司法所協助鎮政府法律顧問,辦理鎮政府訴訟案件12 件,為政府審核把關重大決策事項14 件,審查合同9 件,為規范性文件提出審核意見20 余件。
村民的法治素養和法治意識是基層依法治理的重要一環,懷北司法所拓寬法治宣傳渠道,近3年先后爭取資金300 余萬元,在原有的“九個一”基礎上,即一村、一街、一校、一園、一墻、一亭、一書、一窗、一院,打造連片法治文化村,形成了具有鎮域特色的法治文化陣地。同時,堅持分類施教,分別面向村(居)民、婦女、青少年、殘疾人、返鄉農民工、景區游客等群體,開展精準法治宣傳教育活動。三年來,懷北司法所累計開展法治宣傳教育活動71 次,發放普法宣傳品、法治宣傳冊31100 余份,受教育群眾33700 余人。
懷北司法所持續推進基層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創建,現懷北鎮共有1 個國家級民主法治示范村,5 個市級民主法治示范村,基層民主制度進一步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法治化水平不斷提高。

安排公益法律顧問接待群眾咨詢

司法所工作人員指導群眾簽訂調解協議書。本文圖/李雪
得益于《北京市司法行政基層建設三年行動計劃》的實施,2016年,懷北司法所完成標準化建設并投入使用,267 平方米的業務用房,調解室、談話室、法律服務室、社區矯正宣告室、視頻會議室、檔案室等功能用房一應俱全。今年,又建成鎮級公共法律服務站和村級公共法律服務室,形成覆蓋全鎮的鎮村兩級公共法律服務實體平臺,以確保為群眾提供更優質、更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務。
懷柔區司法局為鎮11 個村居都配備了公益法律顧問律師,為發揮好這支隊伍的作用,司法所根據各村的需求,詳細制定工作計劃,安排律師進村入戶,提供“顧、講、詢、調、訓”等法律服務活動。建立值班制度,確保每周五上午司法所都有律師“坐診值班”。制作法律服務卡,推廣村居法律顧問APP 使用,宣傳公共法律服務方式,引導鎮域群眾在遇到法律相關問題時,通過來電、來訪、“艾特律師”APP 等多種途徑,尋求法律幫助。2015年以來,全所共接待并解答群眾來電來訪720 余次,代寫法律文書292 件。
為給群眾提供更優質的調解服務,懷北司法所建立“民調工作微信群”,及時溝通各村矛盾糾紛處理及相關情況,采取有效措施及時將糾紛化解。建立便民措施,根據糾紛當事人白天要工作的實際情況,安排在非工作時間進行調解,以方便群眾。2018年,懷北司法所利用非工作時間調解矛盾糾紛40 余件次,贏得了百姓的一致好評。加大培訓力度,每年對全鎮12個調委會的41 名調解員培訓至少4 次以上,講解農村常用法律知識及調解方法與技巧。規范調解卷宗制作,確保各項補貼落實到位,調解員積極性明顯增強。2018年3月,全國“兩會”期間,龍各莊村調委會及時阻止了一起因家庭矛盾放火自焚事件。近5年,懷北鎮村兩級調解組織共受理矛盾糾紛1039 件,調處成功988 件,調處成功率達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