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河南省司法廳與省檢察院聯合召開全省社區矯正數據共享平臺建設推進會。會上,雙方就全省社區矯正信息管理系統與省檢察院社區矯正檢察系統的互聯互通,建立社區矯正數據共享平臺等達成共識。通過試點單位發言、現場演示等環節,與會工作人員對平臺有了一定掌握,紛紛表示該平臺的推廣應用將進一步實現社區矯正數據的動態共享,為雙方隨時隨地查詢社區矯正業務信息,準確掌握涉及社區服刑人員重新違法犯罪案件情況和社區矯正工作人員違法案件等信息提供便利,在保證各項基礎數據符合實際、客觀真實的基礎上,使社區矯正監管監督工作無縫對接,實現了由“人盯人”的傳統管理模式向“人防”、“技防”相結合的智能化管理模式轉變。
河南省司法廳
近日,山東省司法廳印發《全省“智慧矯正”建設試點工作實施方案》,推動“智慧矯正”建設試點工作穩步開展。“智慧矯正”建設試點主要任務是建設“1224 智慧矯正”工程,即構建“一個平臺,兩個中心,兩大支撐體系,四個智慧化融合”體系架構,總體搭建“大平臺共享、大系統共治、大數據慧治”的社區矯正信息化整體框架,形成全面覆蓋、移動互聯、智能應用、信息共享的“智慧矯正”建設新模式,實現數據一體化、管理智能化、互聯移動化、指揮可視化的建設目標。目前,山東共選擇26 個縣級社區矯正中心作為“智慧矯正中心”示范單位建設試點,將明確時間表、路線圖,分解任務,落實責任,強化考核,建立長效的信息化經費投入和保障機制,確保“智慧矯正”建設科學、健康、有序開展。
山東省司法廳
5月22日,浙江省司法廳在浙江警官職業學院舉行“智慧矯正”聯合實驗室啟用儀式。“智慧矯正”聯合實驗室集“產、學、研、用”為一體依托浙江警官職業學院國家重點課題“犯情動態演化和再犯風險預警研判技術研究”項目展開前期研究工作,國內高校專家、知名學者及相關產業聯盟等為其提供科研力量和技術保障支撐。“智慧矯正”聯合實驗室將圍繞5G 商用、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技術、新設備在社區矯正領域的深度應用,通過數據挖掘和分析輔助,強化大數據分析與5G 技術的創新應用,以研發“精準矯治”大數據分析研判系統、“5G+社區矯正智能裝備應用”等為主攻方向,助力社區矯正信息化建設,助推新時代社區矯正工作創新發展,努力為全國“智慧矯正”建設貢獻浙江智慧。
浙江省司法廳
近日,云南省司法廳與省高級人民法院聯合下發《轉發<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關于開展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意見><最高人民法院 司法部關于擴大律師調解試點工作的通知>的通知》,推動落實律師調解工作在全省全覆蓋。《通知》明確了律師調解受案范圍,律師進駐法院人民調解工作室、律師進駐或者掛幫各級各類人民調解組織、律師事務所設立專業調解工作室等調解工作模式。規范了調解引導、調解場所、調解要求、調解結果、調解終結等工作程序。完善了律師調解管理制度、律師調解專業人才庫、律師調解組織隊伍。強化了各級人民法院、司法行政機關、律師協會的工作領導、工作責任和工作保障。《通知》要求,到2019年底,律師調解工作要在所有州、市級行政區域進行試點,力爭每個縣級行政區域都有律師調解工作室。
云南省司法廳
在山西省太原市司法局指導下,4月25日,山西省僑聯設立山西省涉僑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山西省涉僑企業近300 余家,企業在合同履行、承攬定做、貸款賒欠、工程勞務、生產經營、勞資關系、知識產權保護等方面的矛盾糾紛呈現頻發多發的勢頭,這些矛盾糾紛依靠企業自身力量無法及時有效化解,會引發大量投訴、舉報、上訪和訴訟案件的發生。山西省涉僑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后,精心選聘25 名省內知名法律專家學者為人民調解員,為廣大僑胞提供簡易、便捷、高效的糾紛解決渠道,努力打造和諧穩定營商環境,為化解涉僑矛盾糾紛探索新途徑。
山西省司法廳
近日,湖南省司法廳印發《選派監所民警延伸管理參與社區矯正工作實施辦法》。《辦法》明確了選派監所民警的基本條件、程序、職責以及日常管理。選派民警在選派期間人民警察身份不變,行政關系不轉。黨員(團員)轉移組織關系,參加派駐單位黨(團)組織活動;日常管理以駐在地縣市區司法局為主,選派民警應當服從、遵循相關管理制度等。要求縣市區司法局將選派民警納入年度考核范圍,組織選派民警述職,提出考核意見后報派出單位評定年度考核等次。民警選派期滿,由縣(市、區)司法局組織填寫工作情況鑒定表經市州司法局審核后交派出單位存檔。
湖南省司法廳
3月中旬以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司法廳從全區各監所選派155名民警,在96 個縣(市、區)司法局積極參與社區矯正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工作。選派干警克服各種困難,迅速融入新環境新崗位,利用警察身份優勢和監管經驗積極參與社會調查評估、入矯宣告、心理咨詢服務、集中警示教育、刑罰執行變更、入戶走訪談話、檔案管理巡查等工作,協助縣(市、區)社區矯正工作人員健全完善日常監管措施,規范執法臺賬,積極探索構建監獄和社區矯正相互銜接、統一協調的刑罰執行協作機制,有序推進社區矯正刑罰執行一體化建設工作。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司法廳
近日,天津市司法局下發《關于抓實“矛盾糾紛排查調處 嚴防個人極端案事件”八項措施的通知》。《通知》要求,一是落實雙百目標,排查范圍全覆蓋,底數全兜清。二是健全信息采集登記制度,強化日排查、日研判、日報告。三是完善研判分析機制,做好矛盾糾紛風險分析評估。四是做好矛盾糾紛調解工作,防止糾紛交織疊加、激化升級。五是推進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機制,不斷健全完善對接聯動機制。六是健全“誰調解誰普法”工作機制,將調解糾紛與法治宣傳結合起來。七是推進信息管理平臺使用,推進糾紛在線調解。八是建立督導倒查通報工作機制和責任倒查機制。
天津市司法局
4月16日,西藏自治區司法廳印發《金牌調解工作室建設和金牌調解員評定工作實施方案》。方案要求,要根據自治區司法廳實現矛盾不上交三年行動實施方案部署和要求,以打造“口碑好、威望高、成效顯著”的金牌調解工作室為載體,加強自治區人民調解規范化建設,以評選區、市(地)、縣(區)三級金牌調解員為抓手,提升全區人民調解員隊伍的能力和素質。2019 至2021年,全區共命名區級金牌調解工作室30 個,評定金牌調解員60 名;市(地)級金牌調解工作室210個,市(地)級金牌調解員315名;縣(區)級金牌調解工作室444 個,縣(區)級金牌調解員888 名。
西藏自治區司法廳
3月27日,河南省鄭州市溫州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成立。這是鄭州市首家社會組織人民調解委員會。商會人民調解委員會的成立,目的在于更好地服務會員企業,積極調解發生在會員企業之間、會員企業與客戶之間的經營、管理、勞資等方面的矛盾和糾紛,通過說服、疏導等方法,促使當事人在平等協商基礎上自愿達成調解協議,依法解決矛盾糾紛,并做好經常性的矛盾糾紛排查預防和化解工作,為會員企業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促進民營企業經濟發展和鄭州市社會穩定發展。
河南省鄭州市司法局
4月30日,新疆兵團第九師司法局舉行專職人民調解員招聘考試,這次考試擬招聘13 名人民調解員,專門從事矛盾糾紛調解工作。這是第九師司法局首次招聘專職人民調解員,局黨組高度重視,積極爭取政策支持,爭取政府購買服務,師財政核撥專項資金50萬元。司法局面向社會公開招聘,共39 名符合條件的人員報名。為確保把這項工作組織好,司法局召開了專門會議,對考務進行周密安排部署,成立了考務組、協調組、安保組。考試分為面試和計算機測評兩個環節。
新疆兵團第九師司法局
今年5月,陜西省石泉縣司法局舉行人民調解員證發放儀式,814 名人民調解員正式持證上崗。長期以來,廣大基層人民調解員奔波在矛盾糾紛化解第一線,他們大多是鎮村干部和當地德高望重的社會賢達,但有時侯也會受到當事人對其身份的質疑,因此,對調解員經過培訓考核后發放證書,讓他們獲得身份認同,更好地開展人民調解工作顯得尤為重要。2018年以來,石泉縣司法局和縣人民調解協會經過全面摸底調查,在全縣建立了人民調解員三級培訓體系,對培訓后的人員進行考試,合格人員由縣司法局進行備案登記,匯總后上報省司法廳進行統一頒發證書。
陜西省石泉縣司法局
5月9日,中共山東省臨沂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員會印發了《臨沂市加強新時代人民調解工作的意見》。《意見》明確,進一步深化人民調解組織網絡體系建設,縱向著力構建縣區、鄉鎮(街道)、村居(社區)三級調解陣地,橫向加強行專調解組織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人民調解工作機制,系統構建“多元對接、多調化解、多方聯動”工作機制。進一步加強人民調解員隊伍建設,加強專職人民調解員配備,優化人民調解員隊伍,推進品牌調解室建設,加強調解員培訓,推廣咨詢專家庫,加強人民調解組織黨建工作。進一步加強組織領導,健全完善黨委領導、政府主導,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部門指導管理、相關職能部門銜接配合、社會各界廣泛參與的人民調解工作格局。
山東省臨沂市司法局
一是嚴格審查確認案卷。全縣各司法所分別對轄區調解組織申報的調解案卷進行自查、抽查,隨后由縣司法局對上報的案卷采取閱卷、抽查等方式進行審核確認。二是嚴格確定補貼標準。將調解案件根據糾紛調解難易程度分簡易糾紛、一般糾紛、疑難復雜糾紛三個等級,并召開黨組會分別確定兌現標準。三是嚴格補貼發放程序。由領取補貼調解員提供個人銀行賬號,并簽字確認個人調解案件數量和補貼金額,會計審核后,統一發放。四是嚴格補貼發放紀律。嚴格規范人民調解卷宗的質量和標準,并深入多個鄉鎮(街道)督查、暗訪,確保專款專用。
重慶市石柱縣司法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