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俊飛
陜西省榆林市榆陽區馬合鎮畜牧獸醫工作站,陜西榆林 719000
豬氣喘病是一種在世界范圍內廣泛流行的傳染病,發病率高。該病的發生不受季節的限制,四季都有發病案例,并且在集約化、規?;酿B殖場內豬氣喘病的發病率明顯增高,還會引起豬呼吸道疾病綜合征。在豬只養殖過程中不良的養殖管理模式,會明顯增加該病的發病率。
豬氣喘病在發病后會造成豬只整體抵抗力下降,尤其是呼吸道對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大幅度下降,造成大量的病原微生物入侵至豬只機體,促使豬只繼發性疾病的發病率增高。豬氣喘病引起的常見繼發性疾病種類繁多,如豬鏈球菌感染、副豬嗜血桿菌感染以及豬傳染性胸膜肺炎等。
現階段我國養豬模式已經進入集約化、規模化養殖場模式,其中豬呼吸道類疾病已經成為影響規模化養殖豬只產量的嚴峻問題,嚴重影響了規?;B殖場的經濟效益。引發呼吸道疾病綜合征的主要原因為原發性病原感染與繼發性感染病原體2種,其中豬肺炎支原體引起的豬氣喘病是引發呼吸道疾病綜合征最常見的誘因。
通過免疫的方式預防豬氣喘病能夠獲得較好的效果,無論是自然感染還是人工感染都能使豬只獲得一定的免疫力。豬只機體對氣喘病的免疫力不受血清中抗體水平的影響,這說明體液免疫在抵御支原體感染的過程中沒有發揮較大的作用。通過疫苗免疫或自然感染的母豬能夠產生母源抗體,通過哺乳使仔豬獲得免疫力,但是此種方式獲得的免疫力保護作用較弱,且可持續時間短,穩定性較差,所以仔豬仍然需要通過免疫接種的方式獲取免疫力[1]。
目前在預防豬氣喘病方面有2種疫苗可以選擇,即滅活疫苗和弱毒疫苗。滅活疫苗能夠刺激豬只的細胞免疫系統以及局部黏膜免疫力,肌肉注射的方式也比較容易操作。弱毒疫苗采取胸腔內注射的方式進行接種,操作上有一定的難度,但是保護期較長。在實際生產中,養殖場可以根據自身的需求選擇適宜的疫苗,以保證豬場內的豬只健康。
疫苗免疫的預防效果較好,但是也不能給豬只提供完全的保護,除了預防氣喘病發生以外,疫苗的使用還能減輕患病豬的肺部病變程度,提高飼料轉化率,在控制疫病傳播、降低母豬帶毒率方面的意義重大。
仔豬,尤其是哺乳仔豬是氣喘病的易感豬群,所以應及早對仔豬進行免疫接種,保護豬群健康。在仔豬感染前進行接種能夠獲得最佳的預防效果,且疫苗的保護期較長。該病能夠通過哺乳由母豬傳染給仔豬,所以應該在仔豬出生時進行疫苗免疫。
我國的養豬業已經逐漸步入現代化養殖模式,而在規模化養殖豬只的過程中,豬氣喘病具有發病率高、病程長、傳染速度快等特點,嚴重影響了規?;B殖豬只的生產效益。為了有效控制豬氣喘病的發病率,單獨從免疫接種方面進行調整效果并不突出,應當針對豬氣喘病采取綜合性的控制對策。
科學化飼養管理模式可以有效降低豬舍內的病原微生物數量,從而達到保護豬只的作用,為豬只提供更舒適的生活環境,從而達到降低豬氣喘病患病率的作用。豬舍內應當有通風系統,確保豬舍內的空氣流通,避免豬舍內的大量氣體滯留,影響豬只的生長健康,也容易造成有害病菌的滋生;良好的控溫系統,保證豬舍的溫度適宜,冬季保暖、夏季降溫,為豬只提供良好的生活條件,避免豬只免疫力低下,同時也避免溫度驟升驟降,避免豬只發生應激反應;定期對豬舍進行清潔、消毒、清理糞便與尿液,保證豬舍清潔的同時可以減少有害病菌的滋生,提升豬只的生長環境;合理調控豬只的飼養密度,避免飼養密度過高造成的搶食、毆斗現象,也避免飼養密度過低造成不必要的浪費[2]。
規?;B豬場應該針對養殖的品種、養殖地點常見病以及養殖場內的實際情況建立一套符合自身情況的免疫計劃,并且嚴格按照免疫計劃進行免疫接種。針對豬氣喘病應該對仔豬進行免疫接種,成年豬只每半年進行1次免疫接種。疫苗的種類可以選擇滅活疫苗與弱毒活苗2種,具體的接種日期應該根據接種疫苗的不同進行計劃。使用滅活疫苗進行免疫接種時,參照以下程序:妊娠母豬在產前2周接種;仔豬分別在7日齡和21日齡時各接種1次,每頭仔豬接種2 mL;公豬每6個月接種1次疫苗。弱毒疫苗采取胸腔注射的方式,對7日齡后的豬只進行接種。
豬只在生長過程中各階段對營養的需求有所差異,應當根據豬只當前實際的生長階段、體重等情況進行合理的營養調配,保證飼養階段提供全價飼料,有效保證對豬只的營養供應,從而提高豬只的自身免疫力,降低患病率。
使用藥物治療豬氣喘病的效果良好,治療藥物應選擇高效、低毒的種類,并要考慮呼吸系統疾病的預防。目前可使用的藥物包括泰妙菌素、土霉素、替米考星等,也可以使用復方藥劑增強治療效果[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