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海珍 李 艷
青海省門源縣青石咀鎮畜牧獸醫站,青海門源 810399
羔羊伊維菌素中毒是由于過量使用伊維菌素引起的,伊維菌素的過量使用會導致動物中毒,臨床上伊維菌素中毒如果診斷和治療不及時,羔羊死亡率會很高[1]。阿維菌素(Avermectins,AVM)是從阿維菌素鏈霉菌的發酵培養基中提取的一組十六環內酯抗生素。伊維菌素(Ivermectin)是AVM的氧合還原劑,抗蟲譜共有3綱(線蟲綱、昆蟲綱、蜘蛛綱),12目,73屬,此類藥物具有高效、廣譜、安全、劑量小、效果持久、無殘留、不易產生耐藥性等特點,與其他抗寄生蟲藥物無交叉耐藥性,伊維菌素已經廣泛用于獸醫臨床。然而,由于該產品的不合理使用,如過度使用或不論動物體質的差異,通常都有動物中毒的情況。
伊維菌素與谷氨酸的氯離子在線蟲和節肢動物的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中具有高親和力,可以增加細胞膜對氯離子的滲透性,使蟲體抑制性遞質——氨基丁酸(γ-aminobutyric acid,GABA)的釋放增加[2]。GABA可誘導神經細胞和肌肉細胞超極化,減少興奮性神經遞質的釋放,導致神經麻痹死亡。哺乳動物的血腦屏障可阻斷伊維菌素的進入,小劑量的伊維菌素對動物體無明顯毒性。在高濃度下,伊維菌素可用作GABA受體激動劑,誘導大腦突觸后神經元釋放GABA,從而導致細胞膜對氯離子的滲透,中樞神經系統的阻塞和神經肌肉傳導,以及動物藥物中毒死亡。因此,養羊人員特別是羊場的獸醫在使用伊維菌素時一定要注意其用量,并且找到科學有效的伊維菌素中毒的防治方法,積極改善養殖業的良性發展,增加養殖業的收入。
伊維菌素中毒的羔羊會有異常表現,如呻吟、步態蹣跚、體溫升高、呼吸急促、肌肉痙攣,隨后全身性震顫痙攣、嚴重者昏迷、頭后仰、頸部和四肢痙攣、心音弱、心率減慢、關節反射和腸道蠕動消失。成年羊有不同程度的脫毛,暴露的皮膚出現干燥,粗糙,皺紋。羔羊有一個硬幣大小的白色斑點(比周圍的絨毛稍微更白),用手抓住白斑時很容易拉下來。病羊羔的體溫不明顯,結膜紅色,少量流涎,低頭鞠躬,站立不穩,步態不穩;心跳減弱,呼吸淺快。中毒的羊羔頭向后仰、全身顫抖、無法站立。羔羊精神沉郁、耳朵下垂、結膜潮紅、呼吸急促、體溫升高可達39.5℃。
毒性損傷主要見于肝臟、腎臟、心臟和肺臟以及其他組織和器官。組織病理學觀察發現,肝臟充血、出血、細胞溶解、顆粒變性、空泡變性、腎充血、出血、腎小球萎縮,腎小管崩解和局部凝固性壞死。心肌細胞腫脹、心肌纖維萎縮、部分心肌纖維變性壞死、間質水腫、肺泡壁增厚、間質充血、出血、肺泡萎縮、塌陷、淋巴細胞浸潤。伊維菌素中毒對羊的心臟、肝臟、腎臟、肺臟等器官造成不同程度的損害,嚴重的導致羔羊死亡[3]。
解毒和抗過敏:肌肉注射復方甘草酸銨注射液2 mL,2 次 /d,連續 3 d,地塞米松 0.5 mg/kg,2 次 /d,連續2 d。皮下注射阿托品0.05 mg/kg,以緩解痙攣,1次/d,持續3 d。控制繼發感染:通過肌肉注射阿莫西林 5~10 mg/kg,1 次 /d,持續 3 d,控制細菌感染。補充能量,緩解脫水:每只羊羔羊用維生素C 200 mg,維生素 B1150 mg,ATP 20 mg,輔酶 A 50 U,20%葡萄糖酸鈣5~10 mL,每天靜脈注射1次,持續3 d。調節體溫:將羊羔置于陰涼通風處或肌內注射2 mL苯甲醚,使體溫連續恢復正常,2次/d。小心呵護病羊:中毒羔羊要保持安靜,防止感冒,飼喂容易消化的食物,堅持少吃多餐。
脾胃虛弱型:30 g黃芪,30 g紅牡丹,20 g甘草,25 g白肉豆蔻,25 g干姜,25 g廣藿香,15 g枳實,25 g毛大丁草,30 g蜘蛛香,30 g川芎,25 g黨參,將草藥制成粉末狀,用水煮沸后喂服生病的羔羊。
肝腎型:20 g車前草,50 g地黃,30 g杜仲,25 g當歸,30 g土金,30 g亞麻,30 g韭菜籽,30 g枸杞,研磨成粉末后給羔羊喂服。
殺蟲劑應嚴格按規定用量使用,目前使用的大多數驅蟲藥都是高效低毒的藥物,殘留量少,毒副作用小。為了提高驅蟲劑的功效,養殖人員在使用時隨意增加劑量,或者不考慮動物個體構成的差異,大大增加了動物中毒的可能性。因此,必須按照藥物的標準劑量對動物進行治療,并對不同重量的動物進行取樣,從而有效避免中毒事件的發生,減少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加強飼養管理,防止螨蟲感染。冬春牧草相對短缺,羔羊體質較弱,也是螨蟲的發生和流行季節,寄生蟲感染后羔羊體質較弱,對藥物的耐受性差是中毒的另一個重要因素。因此,在冬春季節,要加強飼養管理,及時清理糞便,保持環境清潔,干燥,注意防寒保暖,妥善補飼。一旦羔羊有瘙癢、脫毛、無毛,應及時隔離,找出原因,給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