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成棟
青海省海東市樂都區壽樂鎮畜牧獸醫站,青海樂都 810799
狀。該疾病有傳染性,一般通過呼吸道傳染,飲水也可以導致感染。潛伏期為4~6 d,最多不超過21 d,死亡率極高。
羊小反芻獸疫病的慢性病致死率一般不高,只要應對措施得當,基本可以治愈。在疾病出現前期,病羊會出現體溫升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等癥狀,在這個階段之后的10~15 d內,只要對病羊采取積極的治療措施,病羊就會逐漸痊愈[1]。
與慢性病不同,羊小反芻獸疫病急性病致死率非常高,且暴發猛烈。在前期,基本與慢性病癥狀相同,但是在發病5~6 d后,急性病會導致病羊體溫急劇下降,嚴重的會導致病羊死亡。在發病的高峰期,致死率接近100%。
羊小反芻獸疫病在病羊死亡前并沒有非常好的診斷措施,病羊出現體溫升高、食欲不振、精神萎靡的癥狀與其它動物疾病的發病癥狀太過相似,難以分辨。本病的特征性病變為病羊出現口腔潰瘍,初始狀態為白色點狀的小壞死灶,之后病灶增多匯合成片,形成底面紅色的淺表糜爛面,上面覆以脫落的上皮碎片。舌面、齒齦、上顎的潰瘍很快覆蓋一層黃白色偽膜。除此之外,對發病導致死亡的羊進行剖檢可以發現,病羊在口腔與鼻腔位置有充血,肺部會出現水腫現象,呈現斑馬狀的條紋,淋巴結腫大,腸系膜淋巴結水腫,脾臟腫大、壞死等現象。
導致羊出現羊小反芻獸疫病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為關鍵的有以下幾點:①羊的飼料搭配不合理,缺少必要的營養物質,導致羊免疫力下降,引起疾病暴發;②飼養區衛生條件差,通風不及時,糞便等污物沒有及時清理,環境潮濕,導致細菌、病毒滋生[2];③飼養人員缺乏必要的預防疾病的意識,沒有及時建立應對疾病的方案,導致疾病出現時處理不及時;④亂用藥物,在出現疾病時飼養人員根據自身經驗或從其他渠道獲得的處理方式,隨意使用藥物,導致疾病治療不及時。
羊小反芻獸疫病出現的主要原因是羊誤食了帶有羊小反芻獸疫病病毒的食物,從而導致發病。因此,飼養人員要科學合理地搭配羊飼料,保障食物的清潔衛生,保證飲水的安全,利用青海地區的天然優勢,在食物中配給大量青貯飼料,避免羊吃到來源不明或者霉變的食物[3]。當羊群出現不良反應時,要及時做好隔離工作,同時要注意隔離區的清潔衛生,避免因環境問題導致羊的病情加重。
飼養人員要定期給羊群注射疫苗,預防疾病的發生。在喂養羊的過程中,飼養人員可以在羊的飼料中加入少量板藍根或者其他有預防流行病效果的藥物,起到預防作用。同時,飼養人員要根據羊的不同發育期,適當地在飼料中添加部分維生素等微量元素,增強羊的免疫力。
在選擇飼養品種時,優先選擇能夠適應青海地區氣候條件、抗病能力強的品種,從根源上解決疾病的預防問題。在引種之前應該加強檢疫工作,進行逐個檢查,在正式飼養前先進行2周的隔離飼養,如果發現病羊,要進行徹底地隔離,并且新引入的品種不可以與本地的羊群混合飼養。
對病羊要及時進行藥物治療,并進行隔離。及時通報當地防疫檢疫局,在專業醫師的指導下開展疾病的治療工作。并且要在出現病情時,及時隔離羊群,避免疾病范圍的擴大,羊舍周圍用碘制劑消毒藥每天消毒2次。
首先,對死羊及時進行焚燒處理,避免留下病原;其次,對病羊以及疑似病羊的羊只進行隔離治療;最后,嚴格檢疫監管,防止疫情傳播。
在青海地區,由于畜牧業分布廣泛,規模龐大,羊小反芻獸疫病的破壞力更為突出。要及時進行防治工作,積極落實羊小反芻獸疫病的疫苗注射,加強羊舍的清潔,合理搭配飼料,科學治療,促進青海地區養羊業的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