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忠明 馬春芳 馬建成
1.寧夏綠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寧夏吳忠 751101;2.寧夏吳忠市畜牧技術服務中心,寧夏吳忠 751100;3.寧夏利通區畜牧技術服務中心,寧夏吳忠 751100
生物飼料作為“十三五”期間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將成為飼料產業的重要突破口,據預測到2025年,我國生物飼料總量將達到飼料總量的40%,生物發酵原料的價值已為行業廣泛接受。目前,已有部分大型農牧飼料和養殖企業銷售使用自產生物發酵飼料。但國家和農業部在生物發酵飼料質量控制與產品標準方面還沒有統一的標準,筆者結合近幾年在生產發酵枸杞果渣飼料的過程中對其質量控制與產品出廠的檢驗,與同行們一起分享。
發酵枸杞果渣飼料質量的檢驗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感官指標、營養指標、加工質量指標和衛生指標。
色澤與氣味。發酵好的飼料具有發酵所特有的酸香味,色褐黃色,呈細粒狀。用帶有呼吸膜的袋裝固態發酵枸杞果渣,在15℃以上的溫度存放,基本24 h后就開始需氧菌的發酵過程,出現發熱、脹袋,這種狀態維持1周左右,隨即轉入兼性厭氧菌和厭氧菌的發酵過程,2周后發酵庫就可嗅到一股酸香味,色澤變成褐色或棕褐色,即可初步判斷已發酵成熟。
飼料成品的常規理化指標在一般飼料廠都可以完成,通過常規理化指標的檢測和感官指標,可以初步判定發酵飼料質量的優劣和穩定性。
粗蛋白含量雖然不是發酵飼料的主要檢測指標,但是通過檢測發酵飼料粗蛋白含量,一是便于指導養殖場添加時計算日糧營養水平,二是也可作為宣傳公司產品的賣點之一。粗蛋白用凱氏定氮法進行檢測,所用設備型號為上海昕瑞KDN-0A,檢測方法依據國標《GB/T 6432-2002》,經公司多批產品檢測證實,發酵后的粗蛋白較發酵前提高了8%~10%。
水是構成發酵基質的主要原材料之一。發酵飼料水分的高低直接影響成品的活菌數,為了防止城市飲用水的氯制劑對活菌的影響,寧夏綠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利用深井水進行生產。水分檢測方法依據國標《GB/T 6435-2006》執行,由于受原料水分含量和季節的影響,各批飼料監測水分在35.0%~40.0%之間波動。
灰分含量是發酵果渣類飼料的強制檢測標準,檢測方法依據國標《GB/T 6438-2007》執行,公司產品飼料監測灰分結果基本上都在7.2%以下。
粗纖維含量是發酵果渣類飼料的強制檢測標準,發酵可以有效降解飼料中粗纖維,提高粗纖維的利用率。檢測方法依據國標《GB/T 6438-2007》執行,檢測設備使用上海喬躍電子JOYN-CXW-06粗纖維儀,發酵枸杞果渣產品粗纖維含量在7.0%左右浮動。
發酵飼料乳酸含量的高低是判斷微生物發酵飼料品質優劣的一個重要指標。總酸度的測定采用酚酞指示劑法,有效酸度采用比色法進行測定。發酵枸杞果渣產品酸度在4.0~4.8之間波動。
飼料粉碎粒度不僅對動物對于營養物質的消化吸收有很大影響,而且對發酵過程中微生物的發酵程度有重要的關系。一般粒度愈小,發酵程度愈高,但由于產品枸杞渣的特殊性,只能使用孔徑0.84 mm篩,粒度為0.9 mm。按照國標《GB/T6435-2006》進行檢測,固定每個月抽檢2個批次的飼料產品,臨時檢測在更換篩片后進行1次監測。
發酵枸杞果渣飼料的混合均勻度檢測方法比較特殊,要在加入菌液前進行采樣監測。如果在加入菌液后甲基紫完全溶解,影響檢驗結果,依據《GB/T 5918-2008》進行檢驗。將甲基紫充分研磨,過孔徑0.104 mm篩后,按混合機飼料量的十萬分之一用量加入,在混合到規定的時間后從混合機的兩邊的觀察孔各取10份樣品,每份樣品約200 g,稱取試料10.00 g,放在150 mL的燒瓶中,加入30 mL無水乙醇攪動混勻后,在燒瓶上蓋一表面皿放置30 min后,用中速定性濾紙過濾,設722S型分光光度計波長為590 nm,以無水乙醇作空白調分光光度計的零點,用5 mm比色皿測定濾液的吸光度。枸杞果渣由于糖分高,粘性大,粉碎時需加入一定比例的輔料進行粉碎,粉碎后加入小料后進入混合機進行混合,這樣粉碎加混合的多次混勻,使得發酵枸杞果渣產品的混合均勻度變異系數平均值CV≤1.0%,完全符合標準要求。
飼料中天然、次生、外源性污染、有毒有害物質及病原微生物的安全限量。
霉菌數檢驗。無菌稱取已發酵好的檢樣25 g,放入含有225 mL滅菌稀釋液的三角燒瓶中,置振蕩器中振蕩30 min或渦旋混勻器上混勻3 min,即為1∶10的稀釋液。再做1∶10倍稀釋2次,每稀釋1次都吸取1 mL加入滅菌平皿中并注入約46℃±的高鹽察式培養基,充分混勻待培養基凝固后倒置,放入25~28℃±溫箱中培養3 d觀察,結果判定依據《GB/T13092-2006》執行。公司生產的發酵枸杞果渣檢出數≤2×102個/g。
1)樣品的處理。用經120℃干燥滅菌的牛皮紙取樣袋和取樣勺從已發酵好的、3個不同位置貯存的3袋飼料中取出2 000 g被檢樣品送入無菌間混合均勻后,檢測。
2)試樣稀釋與培養。無菌稱取試樣10 g,放于含有90 mL稀釋液的滅菌三角燒瓶中(瓶內預置適當數量的玻璃珠),置振蕩器上振蕩30 min。經充分振搖后,制成1∶10的均勻稀釋液,并在渦旋混勻器上8 000~10 000 r/min的速度處理1 min。
3)用1 mL滅菌吸管吸取1∶10稀釋液1 mL,沿管壁慢慢注入含有99 mL滅菌稀釋液的三角燒瓶中(注意吸管不要觸及管內稀釋液),放渦旋混勻器上,混合1 min,混合均勻制成1∶1 000的稀釋液。在稀釋的同時,取該稀釋度菌液1 mL注入2個平皿中,加入15 mL高鹽察氏培養基,快速混勻待凝固后倒置,放入(30±1)℃的培養箱中培養72 h進行觀察計數。
4)另取1只1 mL滅菌吸管,按上述操作方法,作100倍遞增稀釋,如此每遞增稀釋1次,即更換1次滅菌吸管。根據飼料產品質量標準,寧夏綠健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企業標準是活菌數≥1.0×108CFU/g,因此我們選擇 106、107、108、1094 個稀釋度,分別在作100倍遞增稀釋的同時,以吸取該稀釋度的吸管移1 mL稀釋液于滅菌平皿內,每個稀釋度作2個培養皿。
5)稀釋液移入平皿后,應及時將涼至(48±1)℃的培養基(可放置在(48±1)℃水浴鍋內保溫)注入培養皿約15 mL,小心轉動培養皿使試樣與培養基充分混勻,從稀釋試樣到傾注培養基之間,時間不要超過30 min。如估計試樣中所含微生物可能在培養基表面生長時,待培養基完全凝固后,可在培養基表面傾注至(46±1)℃的水瓊脂培養基4 mL。待瓊脂凝固后,倒置平皿于(30±1)℃恒溫培養箱內培養(72±3)h取出,計算平板內細菌總數,細菌總數乘以稀釋倍數,即得每克試樣所含細菌總數。
6)細菌總數計算方法。做平板細菌總數計算時,可用菌落計數器或肉眼觀察,如菌落形態小時,可借助于放大鏡檢查,以防遺漏。在計算出各平板細菌總數后,求出同稀釋度的2個平板菌落的平均值。細菌總數乘以稀釋倍數,即得每克試樣所含細菌總數。
7)細菌總數計數的報告。細菌總數在100以內時,按其實有數報告;大于100時,采用2位有效數字,在2位有效后面的數值,以四舍五入方法修約。為了縮短數字后面的零數,可用10的指數表示。
①平板總數細菌總數的選擇。選擇細菌總數在30~300之間的平板作為細菌總數測定標準,每一稀釋度使用2個平板菌落的平均數。2個平板其中一個平板有較大片狀菌落生長時,則不宜采用,而應以無片狀菌落生長的平板菌落的平均數作為該稀釋度的細菌總數;若片狀菌落不到平板的一半,而另一半菌落分布又很均勻,即可計算半個平板后乘以2,以代表全平皿細菌總數。
②稀釋度的選擇。應選擇平板細菌總數在30~300之間的稀釋度,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若有2個稀釋度,其生長的細菌總數在30~300之間,則視二者之比來決定。若其之比≤2,應報告其平均值;若>2則報告其中較小的數字。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細菌總數均大于300,則應按稀釋度最高的平均細菌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若所有稀釋度的平均細菌總數均小于30,則應按稀釋度最低的平均細菌總數乘以稀釋倍數報告之;若所有稀釋度均無菌落生長,則以小于1乘以最低稀釋度報告之。
1)采用高效呼吸膜固態發酵核心技術,該技術關鍵創新點在于發明了一種能使微生物有益菌在自然狀態下保持高活性生長代謝的生命呼吸裝置——呼吸膜,它可以使活菌(主要是乳酸桿菌和酵母菌)在自然條件下長期保持高活性。較好地解決了微生物固態發酵散熱、厭氧控制,以及包裝、儲運、穩定性等難題。
2)把控住以上幾個環節的質量控制,生產出的發酵枸杞果渣產品完全符合企業標準,具有發酵飼料所應有的酸、香味,適口性好。
3)產品總菌數超過企業標準,飼喂畜禽后,食欲增加,降低畜禽腹瀉率,畜禽舍空氣質量好轉,比不喂發酵飼料的畜禽增重快、經濟效益高,在使用過的養殖場得到廣泛的認可。
4)發酵飼料的總菌數檢測,操作上不能完全套用《GB/T 13093-2006》的方法進行,建議在首次進行10倍稀釋后,可直接進行2次100倍稀釋后,再進行3~4個10倍稀釋,進行接種培養,出來的結果更接近于發酵飼料的實際菌數檢測值。
5)樣品稀釋后的混勻,使用均質器或渦旋混勻器更方便,更易混勻,也更節省檢測時間。
6)培養基的水浴溫度冬季最好保持在49~50℃,否則會造成稀釋液與培養基尚未混勻,培養基就已凝固的狀況。
通過對產品的pH值、總酸度、水分、粗蛋白含量、粗纖維、總菌數、霉菌數和大腸菌群數等基礎指標的檢測,可以有效控制產品的質量,評價發酵飼料的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