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在25日放量大漲,三大股指漲幅超過5%,滬深兩市成交金額突破萬億,創下三年多來的新高。26日,A股雖有小幅調整,但A股近來形成的上漲勢頭是明確的。與此同時,人民幣匯率,還有美國的股市也都在漲。這被普遍認為是市場對中美貿易磋商實質性進展的熱烈呼應。
中美市場的兩頭雙漲證明了一點:那就是兩國社會都認為雙方談判將達成的最終結果對自己國家是有利的。如果有一方社會的多數人真的認為將達成的協議是對本國利益的損害和出賣,那么兩國高度敏感的市場不可能同時展現歡迎和樂觀。這也說明,中國社會里“中國輸了”和美國社會里“美國輸了”的說法是虛偽或者幼稚的。
市場走勢還充分顯示出,和平發展是兩國社會乃至整個國際社會的共同愿望。貿易對抗傷害雙方的經濟發展,而合作解決問題才是兩國真正的民心所向。無論在中美,公眾都不支持各自的政府主動將貿易戰打下去。
人民都是聰明、智慧而務實的,他們看得懂中美和則兩利斗則雙輸的態勢,也都相信本國經貿磋商團隊對國家利益的忠誠和水平。市場的熱烈反響既是對談判指向結果雙贏的肯定,也是對本國談判團隊工作的積極打分。
然而談判畢竟還沒有結束,直到達成協議之前的最后一刻,仍然存在著一些不確定性,對中美談判團隊、乃至對兩國各自社會理性和智慧的考驗都還沒有結束。雙方團隊將就協議文本進行進一步的精細化磨合,兩國從談判團隊到整個社會保持冷靜和對對方的尊重,對于維系良好的談判氛圍、避免節外生枝非常重要。
最后達成的協議,必將是中美雙方實力結構和利益訴求的客觀反映,也是雙方社會和市場意愿的集中體現。在反對中國這邊一些人宣揚“中國輸了”的同時,我們同樣反對一些人拿美國那邊宣揚“美國輸了”的抱怨做依據,鼓吹“中國贏了,美國慫了”。在當前這個節骨眼上,后一種論調可能產生的誤導尤其值得警惕。
這些論調既不符合事實,也可能破壞雙方進一步磋商的輿論環境。如果中美社會偏激的聲音相互串聯、呼應,進而相互強化,假的就會被說成“真的”、別有用心的人將會利用虛假結論搞事,為中美最終完成談判制造額外成本。當前美國黨爭非常嚴重,為批判而批判是華盛頓的常態。美國那邊一些反對特朗普政府的力量會千方百計論證美方“讓步太多了”,如果中方這邊有人呼應這種論調,跟著論證“中國單方面的勝利”,這種聲音很可能被美國那邊的人再拿過去,一出口一進口,憑空捏造出新的“證據鏈”。
因此在這個時候,中國輿論愈發需要保持客觀和冷靜,不搞虛假和夸張的東西,既不做美方那邊奇談怪論的二傳手,也不給華盛頓那邊的政治斗爭提供素材。無論美國那邊宣揚“勝利”還是“失敗”,我們這邊一定要有主心骨,咬住實事求是不放松。
中美經貿合作與博弈是個超級復雜的體系,立場先行地來這里找材料,揪小辮,絕對能做到不空手而回。中美貿易的公平對等既可以列出一些具體指標,也是兩國在權衡評估各自利益基礎上做出的選擇。無論中國還是美國,都不可能簽一個有損本國重大利益的經貿協議,這是常理,也是現實。
因此,不捏造虛假結論,不以此嘩眾取寵,也不跟著極端言論起哄,支持貿易戰最終以雙贏的方式落下帷幕,這些應當成為當下中國互聯網上的輿論自覺。▲
環球時報2019-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