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陽
(交通運輸部水運科學研究院,北京 100088)
1974 年6 月弗利克斯巴勒爆炸事故發生后,1975 年英國為保障工作健康與安全設立國家監管機構——英國衛生與安全執行委員會(HSE),由英國就業與退休保障部門贊助。這個機構旨在預防工作中出現的傷亡事故與疾病,主要職責包括:組織開展相關的研究和培訓,為政府及各種組織、人員提供相關資訊,制定健康和安全的法律規范。英國衛生與安全執行委員會(HSE)的工作職責還包括調查大小各種工業事故,包括2005 年邦斯菲爾德發生的火災爆炸等大型事故的調查。
英國衛生與安全執行委員會(HSE)下設機構包括[1]:健康與安全實驗室,包括科學家、工程師、社會學家、心理學家、健康專家等組建的一支隊伍;安全工程實驗室,可對爆炸與火災進行研究與調查;礦業安全部門,主要負責礦業安全與監督;海上安全部門,主要負責海上作業安全與監督等部門。英國衛生與安全執行委員會(HSE)涉及行業包括航空、建筑、化學儲運、碼頭作業、醫療服務、油氣供應、農業、公共服務等多個行業,并建立了相關的監管體系。比如有關化學物質,英國衛生與安全執行委員會建立了相關法規體系,涉及運輸、信息與包裝、分類及標簽、爆炸物、進出口、登記、評估、重大危害、微生物、植物保護等方面。運輸方面,則涵蓋危險貨物道路運輸、鐵路運輸安全管理及海上作業安全管理。重大危險的法律涉及的方面則包括化學制造與儲存、油氣儲運、近海油氣開采、管道、采礦、潛水、爆炸物、生物制劑等等。
針對危險化學品,英國衛生與安全執行委員會(HSE)頒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規,下面介紹相關重要法律法規的內容。
該條例稱為CIMAH,對工業活動所需要的各種物質的安全操作、單獨隔離及儲存均提出要求。根據條例,制造商必須提供書面報告,識別重大事故風險,并采取預防事故發生并保護現場工人的措施。他們還需要準備一個現場應急預案,以補充地方當局的應急計劃,并向地方當局提供信息,通知居住在可能受重大事故影響的當地居民。
重大事故危害控制法(COMAH)中要求企業[2]:“采取一切必要措施,防止涉及危險物質的重大事故發生并且減輕重大事故對人員和環境的影響”。COMAH 主要適用于化學工業,也適用于某些儲存活動、爆炸物和核場所、以及其他保存或使用條例中確定的危險物質的行業。重大事故危害控制法(COMAH)規定了使用危險化學品的工廠經營者的責任,以防止重大事故,減輕重大事故對人和環境的后果。該法規要求運營商制定重大的事故預防政策,并在建設階段、關閉階段以及現場不再存有化學品時通知主管機構。法規還要求將安全報告發送給主管機構,并要求經營者與地方當局協商制定應急預案。此外,經營者必須向公眾提供信息,包括當地安全措施以及現場發生重大事故時應采取的行動。當危險物質達到COMAH 法規中規定的臨界量時候,被視作重大危險源,當一種危險物質同時滿足小于門檻值的2%以及所存放地點不會發生重大事故時,則可以被忽略[2]。COMAH 法規中還規定了危險物質的下限值和上限值,所對應的控制措施、應急預案、安全報告等要求也不相同[3]。
化學品注冊、評估、授權和限制法規(REACH)于2007 年6 月1 日生效,用單一系統取代了若干法規和歐洲指令。REACH 的主要要求之一是進口商或制造商將其注冊到中歐化學品管理局,其目的是通過確保制造商和進口商了解和管理與化學品相關的風險,確保人類健康和環境得到保護。REACH 還允許物質在歐盟市場上自由流動,并允許歐洲化學品行業的自由競爭和創新。
為了消除或減少包裝危險貨物的儲存風險,該導則規定了在危險物質運輸或配送倉庫、露天存儲、與化學品生產現場或化學品倉庫相關的設施中的各種控制措施,對危險的識別、評估、控制措施、風險管理、應急反應、緩解措施、消防措施、場外風險控制、逃生措施、急救措施均進行了詳細的講解,并配以豐富的圖片進行說明,可對儲存場所的工作人員提供有效的指導和保護。該導則還包括了對安全管理系統的審查,用領先指標和滯后指標來評估包裝危險物質的儲存過程是否進行了有效的安全管理[4]。
對于危險物質的存儲部分,該導則部分規定如下。識別危險物質:制造商和供應商對提供的危險物質要提供足夠的信息,確保其在儲存運輸的過程中的風險可以被控制,大多數的危險物質需要按照《危險貨物運輸和使用便攜式壓力設備條例2004,(Carriage of Dangerous Goods and Use of Transportable Pressure Equipment Regulations 2004)》法案貼上適合的標簽[5]。危險物質到達之前,需要根據物質的相關特殊性質來準備儲存空間。工作人員對到達的物品需要根據文件進行反復核實,對于信息不明的,盡快查明或者盡快移除現場。分配好位置后,要迅速對相鄰的儲存物質進行檢查,以防互相之間發生反應。危險物品包裝應完整、隔離、注意火源、設置通道。倉庫內設置自動噴水裝置。確定物質的穩定性、最大的存儲時間,以保障在存儲期間物質特性不會發生變化。對于危險現場,應該準備安全報告,包括防止事故發生的措施以及事故發生后的控制措施,并且準備現場應急預案。現場應急預案必須和技術準備信息一同提供給地方政府,由應急計劃官員準備應急計劃,并且告知對可能受害的公眾。
雖然英國相關法律規范較全面,但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在斯托克塑料工廠大爆炸中沒有充分認識LPG 管線的風險,并且英國衛生與安全執行委員會沒有進行適當的檢查。另一方面,制定的規則雖然較全面,但太過寬泛,更像是補償文化的一部分,并不負責任。相比而言,我國出臺了很多與危險化學品相關的法律及規范,雖然數量較多,但是法律法規較少,且具有一定滯后性,系統性不強,還不夠全面[6]。在未來危險化學品法律、法規、規范體系的建設中,還需要學習各國經驗的長處與不足,完善我國的法律規范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