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佳懿
(曲阜師范大學化學與化工學院,山東 濟寧 273165)
化學實驗是化學課程中的核心內容之一,在化學知識體系中擁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化學教學有兩大特征,以化學實驗為基礎,以化學用語為工具。在化學的教學過程中適當地融入一些實驗教學理念,引導學生通過實驗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如此,學生學習知識的效果往往會比單純的課堂教學要好得多,這有利于發揮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引導學生進行化學實驗的設計與操作,分析和解決實際中存在的問題。為能充分發揮化學實驗的目的,就要求教師自身對實驗教學重要性有非常深刻的認識。
為了響應新課改下的教育理念,我國教育部門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但仍有許多教師沒有脫離傳統教學觀念的束縛,在化學教育上存在著許多問題。首先,在教育目標上功利性較強,學生為應試而學,甚至把學生“做”實驗變成了老師“講”實驗、學生“背”實驗。其次,化學實驗附屬于理論教材,以驗證理論知識為目的,因而往往導致一味地追求結果的一致性和唯一性這種現象的出現。此外,大多數人更多的是把化學實驗作為一種促使學生理解鞏固化學知識的一種實驗技能的訓練,而忽視了它作為一種科學研究方法的重要價值,缺少以學生為主體、以探究為基礎的探究性實驗,更多的只是驗證性的實驗。在實驗的內容方面,缺少了與現代社會的密切聯系,過程單一、結論已知、沒有學生發揮的余地,沒有把“綠色化學”等反應現代化學發展趨勢的觀念等納入實驗內容中,演示實驗多,學生實驗少。
在化學教學過程中實驗教學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教師需要采取正確的方法幫助和引導學生學會理性分析并解決在實驗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各項問題,而不是遇到問題就直接找老師解決或者是放棄。學生應該從本質上去理解化學,塑造良好的化學分析素養。
利用化學實驗來引導學生學習化學。對于中學剛接觸化學這門學科的學生來說,他們尚未形成比較系統的思維體系,有關化學的認知就好似一張白紙,在這個階段利用化學實驗,對塑造學生的思維有特殊的積極作用。利用實驗來為學生打基礎,進一步鞏固化學理論知識,在學生有比較扎實的基礎后就清楚自身應采取何種辦法進行化學的學習,輕松地完成理論到實踐的轉換。
通過經典的化學實驗事實幫助學生認識物質及其變化的本質和規律、化學概念、化學原理的形成和發展。化學實驗需要重視的不僅僅是過程,更要重視實驗時所用的基本儀器和試劑,這也是考察學生學習效果的重點。例如,在進行燃燒實驗時,要用到酒精燈,這就要求學生掌握酒精燈的結構和使用方法,熟知加熱需用酒精燈的外焰,熄滅酒精燈時不能用嘴吹,要用燈帽蓋滅等注意事項。在學習影響化學反應速率的因素時,光靠理論知識很難判斷影響速率的條件,通過實驗的對比,能使學生更清晰的了解外部或內部因素對化學反應速率的影響。譬如,我們可以通過在保持其他條件不變下改變溫度進而通過比較過氧化氫分解產生氣泡的速率快慢來判斷溫度對反應速率的影響。在進行化學實驗時,學生應該仔細觀察實驗現象并記錄下來,享受化學學科所帶來的美感。在進行操作的同時也要注意化學實驗中伴隨的一些小現象。
化學教學資源指的是有利于實現化學教學目標,在教學設計、實施和評價等過程中可利用的各種資源的總和。按照教學資源的功能特點,可以把教學資源分為條件性資源和素材性資源兩大類。素材性資源主要作用于教學活動,是教學的主要來源。而條件性資源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教學的實施范圍和水平。
化學是一門有深度的學科,若不花費大量的時間去學習與理解,學生難以取得好成績;然而受教學設施的限制,學生學習化學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最主要的是,很多學校的實驗室建設不成熟,實驗室目前儀器設備采購嚴重不足,無法展開綜合性和設計性實驗,導致實驗項目過于基礎化、重復率高,不利于提高學生的求知欲。另外,實驗室沒有建立合理的廢氣廢液廢固處理系統,易制毒、腐蝕性、刺激性有機溶劑沒能做到有效的統一回收。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科技水平得到了飛速地提升,其中,多媒體技術為廣大教育教學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期待。因此,多媒體的有效利用在化學實驗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化學教材的編寫旨在提高學生的素養、有利于課程教育的改革、與生活實際相結合、更要能方便運用和實施。一本優秀的化學教材能夠為學生提供學習的典范,激發學生的內在學習興趣,促進學生的反思活動。因此,教育部門應重視教材的編寫及課程標準的改革,為學生的學習和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新的教育理念強調教學應該學用并重,提倡探究式對的學習方法,這要求學生要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轉變學習方式。如果學生有一套自己可以支配的實驗裝置和藥品,就可以隨時隨地的利用這些資源,不用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拓展了探究的空間,學生也因此有了更多的機會主動探索,養成良好的科學態度與素養,提高學生的自我探究能力。因此,在化學教學中進行化學實驗及實踐意識的教育,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總之,教師需要清楚實驗教學及實驗教學資源的開發與利用在化學教學中的重要地位,并在此基礎上確保自身有足夠的理解與認知,再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對學生開展實驗教學工作,設計最科學實用的實驗過程,確保學生能從中受益,理論與實踐并重,并要求學生進行實際操作和理性思考。隨著課程的深入,教師要不斷完善化學實驗教學的內容,使實驗能為學生學習化學提供便利。另外,學校也要大力開發化學實驗教學資源,為學生提供更好的教育環境,使學生能有資源可用,有儀器可輔助。在化學實驗教學中,更要重視“綠色化學”等教育觀念的滲透,這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同時也符合了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有利于素質教育的實施,更提升了學生的綠色意識、環保意識、創新意識,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