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統計處2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香港GDP為2.85萬億港元,按年增長3%,折合人民幣為2.4萬億元。而去年深圳的GDP為2.422萬億元人民幣,首次超越香港,居大灣區首位。星島日報網驚呼,“香港經濟在大灣區淪為‘二哥”。
香港01網27日稱,在香港經濟緩慢增長的同時,深圳去年繼續維持7.6%的較高速增長,2018年深圳市GDP增至2.422萬億元人民幣;以香港統計處的數字,去年人民幣兌換港幣的平均匯率為1.1855,按此計算,去年深圳市GDP折合約2.871萬億港元,正式超越香港。文章說,其實去年已有報道稱深圳GDP超越香港,因為2017年香港的GDP為2.66萬億港元,而經核算的同一年深圳GDP為2.24萬億元人民幣,若以當時匯率換算約合2.68萬億港元,已經超過香港。不過當時深圳統計局表示,一般計算和對比香港生產總值時,應按照當年年均匯率而不是某一日匯率計算,因此根據2017年人民幣兌換港幣的平均匯率計算,香港GDP仍高出深圳約611億元人民幣,但雙方差距確實已經大幅縮小。
資深證券期貨分析師李全順稱,深圳GDP超越香港的主要原因在于研發,專利則是研發投入的重要產出。統計顯示,2011年至2016年,深圳的國際合作條約專利申請年增長速度居全球首位,是日本東京的2.5倍,美國硅谷的3.6倍。深圳GDP超越香港的意義正是“創新價值”的展現,也是全球價值模式的巨變;如果香港在城市產值競爭中不思轉型,落后態勢將越發嚴重。不過也有分析稱,深圳至今沒有一所全球聞名的大學或科研機構,后勁不足;而香港則擁有香港大學、香港中文大學等世界名校,能為香港后續科研提供持續動力。
針對GDP被深圳超過,香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稱,深圳人口比香港多很多,特區政府要繼續發展多元經濟,努力提升香港的競爭力。有網民稱,香港如果再被所謂“民主”綁架搞內耗,恐怕“二哥”都做不成了。▲(林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