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雨
摘 要:改革開放以來, 我國船舶工業通過技術引進、消化吸收與自主研發成功走出了一條快速發展的道路,由最初只能建造小型船舶和簡單的散貨船、油船和干貨船等常規船型, 發展到目前已經能夠建造各型散貨船、自卸船、油船、化學品船、滾船/客滾船、液化石油氣(LPG)船和液化天然氣(LNG)船、超大型集裝箱船、30萬噸級FPSO等高端產品。本文就船舶工業技術創新模式進行研究。
關鍵詞:船舶;技術;創新
引言
我國船舶工業的高速發展, 也逐漸暴露出諸多方面的制約, 如在國際市場上不具備強大的訂價權, 船廠競爭力與第一造船大國的地位不相配。研究表明,目前中國造船技術與國外先進水平的總體差距較大。
一、市場競爭對造船技術提出了新要求
伴隨近些年我國船舶工業發展速度的提升以及該行業產業經濟總量逐年的增加,使得我國船舶制造業的市場份額在不斷的增大,為我國船舶制造工業的發展開拓國際市場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但同發達國家相比,由于我國造船技術水平相對較低,使得其制造的效率和生產流程因此受到了較大的影響,從而為該行業產業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與此同時,當前嚴峻的造船市場發展形式也為相關企業的造船技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隨著市場競爭力的增大,造船廠提升船舶制造流程的管理質量勢在必行;為了進一步推動企業市場的擴大,相關企業必須要依靠提升造船技術的方式來有效的節約生產成本了;企業要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占有一席之地,掌握核心船舶制造技術,拓展新的造船技術領域十分必要。
二、高科技產品與海洋工程對制造技術的要求
隨著我國船舶制造市場的不斷發展,以及我國散貨船、游輪和集裝箱船近些年在水上運輸過程中應用數量和范圍的擴大,使得我國船舶產品種類少、設計范圍小的弊端也逐漸的顯現出來,從而導致我國船舶制造工業造船種類比例失調、其結構類型相對不是十分的合理。與此同時,伴隨高科技產品以及海洋工程數量的增加,使得其對于船舶制造的相關要求和需要也隨之不斷的增多,但由于我國大部分企業都沒有完全的掌握制造高科技產品的技術,導致當前我國造船企業的制造技術水平一直都無法得到良好的發展。對此,相關制造企業應該要不斷的優化自身的產品結構,掌握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在造船技術上不斷的提升自身的核心造船技能,制造出更多高端、高能的高新船舶,從而滿足海洋工程和水上運輸發展的需要。
三、船舶制造技術的創新方案
3.1創新造船工藝和工裝
對于船舶制造技術來說,其制造的工藝和工裝是保證制造出的船舶產品和相關的海洋工程等能夠達到預期性能要求的重要前提,是保證船舶的產量、節約制造成本、提升制造質量、生產效率和效益的重要因素,屬于船舶制造工業的一項關鍵性技術。因此,船舶制造企業的相關人員應該要加強對船舶制造工藝與工裝的研究,并重點研究其中的數控加工、高效節能焊接、涂裝、管子加工、高效裝配等相關制造工藝的研究,以及加大對低能耗和高生產效益的自動化船舶裝備的研究力度,從而有效的提升船舶制造工業的生產效率,降低在生產過程中能源的消耗量,進而達到提升我國船舶制造業國際競爭力的重要目標。
3.2創新海洋工程的關鍵制造技術
作為我國當前船舶制造工業的重要內容之一,海洋工程的裝備技術水平和當前的建造水平也是影響我國船舶制造技術水平是否可以得到有效提升的關鍵因素。就目前來看,我國在此方面的船舶制造技術還處于起步時期,相關平臺的設計和建筑技術相對還不是很高,同發達國家之間存在著一定的差異,而要想有效的縮短這種差異,加大對新的船舶制造工藝和工裝技術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對此,相關人員在對此方面的技術進行研究時,應該要將半潛式平臺和總裝建造等作為關鍵點,加強對自升式平臺和相關海洋工程裝備等工程項目建造技術的管理,從而有效的縮短該項工程的建設時間,提升工程整體的施工建設質量的效率,為日后船舶制造技術的發展提供全面的技術支撐。
3.3前瞻性的制造技術
所謂的前瞻性船舶制造技術,其主要使得是高新技術的船舶和海洋工程在制造領域中相關的設計、管理和制造等都具有一定的探索性、先導性與前瞻性的關鍵船舶制造技術;并且,對于船舶制造工業來講,發展該項技術也是推動其造船技術更新換代和船舶制造產業升級的基礎技術、是創新船舶制造工業相關技術的綜合體現。從目前來看,我國造船技術需要攻克的重要“堡壘”就是:LNC-FPSO、船舶網絡化、海洋工程模塊與船舶、豪華游輪等關鍵性的制造技術;并且,在對這些技術進行研究和探索的過程中,技術研究人員還需要全面的遵循國際海事組織制定的新公約中提出的新的規范和標準。此外,對前瞻性技術進行全面的研究,對于探索當前國際上先進的造船技術,使我國造船技術能夠跟上國際發展水平;引領船舶制造工業部分新興產業形成與發展,帶動該行業相關產業結構和調整和轉型升級;為更新造船技術,推動船舶制造產業跨越式發展目標的實現;提升船舶制造工業的技術水平和國際競爭力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3.4細化船舶制造管理技術
就目前來看,我國船舶制造企業在船舶制造生產的管理工作方面同發達國家之間仍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其無論是管理的制度還是手段都十分的粗放,這使得其管理工作會長期處于無效作業的工作情況下,導致其在生產船舶的過程中會出現增加庫存量。這些情況的存在,不僅會造成企業內部物流和相關信息流通的不暢通、生產計劃、資源與負荷的平衡性喪失、降低生產計劃的準確度,還會為我國船舶制造企業的發展帶來一定的阻礙。對此,相關人員應該要加強對造船管理計劃的細致研究,將造船工程的計劃管理、控制資源消耗、中間產品的物流管理以及勞動力資源管理等方面的管理技術作為重點,推動造船企業管理技術的精細化發展,提升其生產效率,降低造船成本。
3.5增強船舶制造企業的技術體系建設
專業的技術人才是企業發展的不竭動力,是技術創新的重要實施者,因此,船舶制造企業需要在制度建設上創造一個培養人才、留住人才的良好的企業環境,提高企業在人才利用教育方面的整體水平,不斷地調整人才結構是企業實現優秀人才隊伍建設的關鍵,應該在日常的工作中大力引進以及培養年輕的技術骨干和優秀的技術管理人員,發揮人才激勵制度的實際作用,不斷吸引優秀人才進入到船舶制造企業進行技術創新的研究工作。同時也需要鼓勵國外的留學人員以及專家群體回國發展創業,為他們提供優良的創新環境,增強企業的技術創新的活力,從而實現船舶制造企業的人力資源的規劃實施,不斷提高企業技術人才的質量水平。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船舶企業若想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有立足之地,就必須進行科技和生產工藝的創新,還要學習國外先進的管理理念,使得我國造船公司也形成從設計到生產再到管理的一體化船塢建造模式。為了更好的實現這一目標,需要國家的支持,還需要造船企業建立合理的人才培養機制,另外,當設備需要更新時,一定要狠下心來,敢于投資,不能只局限于眼前的利益,要有長遠的發展眼光。
參考文獻:
[1]張慧瑩. 我國船舶工業綠色創新系統動態演化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8.
[2]易洪廣,代號林.淺析我國船舶制造技術的發展與創新[J].中國水運(下半月),2016,16(03):1-2.
[3]周菲娜.船舶制造企業技術創新分析[J].山東工業技術,2015(03):66.
[4]商小虎. 我國裝備制造業技術創新模式研究[D].上海社會科學院,2013.
[5]張為峰. 我國船舶制造企業技術創新模式研究[D].哈爾濱工程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