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際凱
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就將“建設互聯網強國”作為中國未來發展的重要國策。去年,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的召開,又為新時期工會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為此,結合公司實際情況,探索創建滿足公司改革發展需要的“互聯網+工會”工作模式,既能夠有效了解職工需求,提升工會服務水平,維護職工的合法權益,又能夠加強民主化管理,教育引導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公司改革,保障公司持續健康發展。
一、構建“互聯網+工會”模式的必要性
1. 主動適應網絡時代發展要求
隨著網絡的發展,特別是微博、微信、手機APP等新媒體的廣泛應用,網絡以其信息傳播的方便性、快捷性、廣泛性和互動性等優勢,迅速影響著各行業的工作模式。為適應網絡時代的發展,無論是全國總工會在全國“互聯網+”工會普惠性服務現場推進會發出的號召,還是集體公司舉辦新媒體創作大賽的實踐,以及公司對工會工作提出的新要求,都使我們充分意識到,有效利用互聯網,創新工作方法,是工會眼下的一項重要任務。
2. 保障公司重組改革順利發展
公司正處于重組改革和“十三五”發展的關鍵時期,面臨著一系列的矛盾和問題。工會組織作為公司聯系職工群眾的橋梁和紐帶,需要通過打造有力的網絡平臺,充分發揮網絡優勢,一方面將公司改革發展的方針、政策及時傳達給職工群眾,發揮好教育引導作用;另一方面,及時、廣泛的了解員工利益訴求、思想動態,有效解決職工問題,做好教育疏導,確保公司平穩健康發展。同時,引導廣大職工獻言獻策,積極參與到公司改革發展中來。
3. 滿足工會不同服務對象需要
公司作為中國石油在國內外石油工程建設領域最具代表性的企業,工會服務對象有其自身特點:一是海外會員居多,公司有海外工會組織()個,會員()人,這些會員分散在不同國家和地區,工會在組織活動時,難以做到協調和統一;二是青年員工發展迅速,35歲以下青年員工總計()人,占公司員工的 %,這部分會員有新愛好、新要求,傳統工會模式難以滿足他們的需求;三是國內會員居住分散,居住在京外的會員()人,即使在京會員也沒有統一的居住小區。通過利用互聯網,特別是新媒體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廣泛性和在線互動性等優勢,可以有效了解這部分會員的需求,更好的提高工會服務水平。
4. 充分發揮網絡資源優勢
網絡能夠在工會工作中得認可和廣泛應用,和其自身的巨大優勢是分不開的。一是信息傳播的及時性和廣泛性,隨著全球網絡系統的建立,在信息傳播方面,網絡可以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將公司要求、活動通知、員工需求進行有效傳播;二是網絡媒體內容的豐富性,通過網絡,特別是微信平臺、手機APP等新媒體,可以開展電子書閱讀、在線講座培訓、網上直播等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三是活動參與的廣泛性和互動性,通過線上和線下的有機結合,可以提高員工參與工會活動的廣泛性,特別是評優推先工作,利用網絡平臺,可以達公開透明的效果。
二、構建“互聯網+工會”模式的困難
1. 網絡信息傳播安全性問題
構建網絡工作模式,雖然能夠有效提高工會工作的效率,但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風險,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敏感信息泄密問題,在平臺發布公司信息時,如果監控不當,容易將公司敏感信息發布出去,特別是在集團公司加強信息保密管理的背景下,網絡信息保密問題,需要更加重視;二是輿論導向問題,由于網絡平臺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各種不當言論容易在網絡傳播,特別公司正在進行重組改革,如果不能把握正確的輿論導向,容易造成員工思想混亂,不利于公司改革發展;三是網絡群體事件問題,由于網絡空間言論自由,針對不同的問題,每位員工從自身利益出發有不同的想法,在公司重組改革的形勢下,容易有人利用網絡為自己爭取不當利益,造成群體突發事件。
2. 互聯網平臺有效利用問題
從公司網上“職工之家”運行效果來看,在有效利用網絡平臺方面,需要統籌處理好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網絡平臺的各版塊,要結合公司的發展和員工實際需求,在完善傳統版塊的基礎上,進行及時的開發更新,如增設員工互動版塊;二是網絡平臺內容的維護,對于各板塊內容要及時進行更新維護,不能有開發無維護,這樣容易喪失對職工群眾的吸引力;三是網絡平臺的操作性,特別是手機APP等新媒體工具,如不考慮國內和國外員工手機使用的實際情況,安裝和操作不方便,員工就可能產生抵觸情緒,影響網絡平臺的推廣;四是各種網絡資源的統籌發展,在搭建網絡平臺時需要處理好主平臺和輔助平臺協調構建,線上和線下有機結合等問題,避免重復開發,造成資源浪費。
3. 互聯網管理人才培養問題
網絡的發展對工會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工會組織要適應時代發展要求,著重做好以下幾方面問題:一是如何轉換信息化思維模式的問題。在工會干部中要摒棄“互聯網+工會”模式就是在網上辦公的狹隘想法,樹立應用以互聯網為主的各種信息化手段服務工會工作的思維。二是如何提高在線服務能力的問題。工會工作者要善于利用各種網絡資源,做好公司政策規章在線解答、員工心理輔導、職工利益維權保障等工作。三是如何加強網絡輿論導向的問題。工會工作者要深入了解國家、集團和公司政策方針,引導職工群眾正確理解公司的發展思路,及時消除不正當的思想言論,有效化解群體性事件的發生。四是如何提升網絡應用能力的問題。工會工作者要具備一定的網絡知識和能力,熟練掌握各種網絡平臺和新媒體工具的操作,提升應用互聯網、大數據統計等服務工會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4. 互聯網平臺建設投入問題
任何網絡平臺的開發維護都需要人、才、物等各種資源的投入,特別是建立微信、手機APP等新媒體傳播工具。一是網絡平臺本身開發的投入。根據市場初步咨詢,創建一個具有信息發布、學習培訓、互動交流、推優評選等基本功能的手機APP平臺,前期開發和信息維護需要5萬元。隨著功能的開發和完善,還需要進行相應的資金投入。二是網絡平臺各種信息資源的投入。為豐富網絡平臺的內容,需要不斷引進和更新各種在線培訓、電子書屋等網絡資源。三是網絡平臺維護人員的投入。網絡平臺需要專業的網絡人員進行維護,才能保證平臺的正常運行。如何合理利用工會有限資源,在不加重公司負擔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網絡平臺功能,服務公司發展建設,是構建網絡平臺時需要考慮的一個重要問題。
三、構建“互聯網+工會”模式的建議
1. 加強公司的支持和宣傳
構建“互聯網+工會”模式,面臨各種困難和問題,但其優勢也是顯而易見的,特別是在國家建設互聯網強國的號召下,公司應做好支持和宣傳工作。一是根據公司改革發展的需要,統籌安排“互聯網+工會”模式發展規劃,并作為工會的一項重點工作去落實。二是整合群眾工作處、信息管理處、合同條法處等相關部門的資源,為工會網絡平臺的建立提供支持。三是大力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利用各種會議,向公司員工宣傳構建“互聯網+工會”模式的必要性和發展優勢,提高員工的參與度。
2. 整合開發網絡平臺資源
在充分利用現有網絡資源的基礎上,根據公司改革發展的需要,做好網絡平臺資源的整合開發工作。一是做好公司主頁“職工之家”的更新維護工作,不斷豐富各版面的內容,切實發揮教育引導作用。二是開發創建微信、手機APP等交流互動平臺,作為“職工之家”的有效補充,充分發揮其在員工交流,在線評選推優和員工培訓等信息互動方面的優勢。三是建立工會會員數據庫。將工會會員的相關信息錄入數據庫,加強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四是系統推進海外分支平臺建設。以公司總部網絡平臺為基礎,根據海外各單位工會組織的實際情況,逐步系統的推進網絡分支平臺的構建工作,實現與總部的有效對接,加強公司對海外會員的管理。四是探索與專業分公司網絡平臺的融合。目前,第一、七建設公司工會組織已經設立了自己的微信服務平臺,為加強與國內專業分公司的聯系,可探索將總部網絡平臺與專業分公司網絡平臺進行有效對接,實現良好的互動。
3. 加強工會隊伍信息化建設
“互聯網+工會”模式是一個復雜的、系統的信息工程,需要建立一支有力的信息化工會隊伍。一是組織各種信息化培訓班。加強對工會干部信息化思維的培養,提升工會系統信息素質,掌握運用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能力,提高創新能力和服務職工的能力。二是加強輿論把控能力。組織工會干部認真學習網絡時代下國家和公司的政策、方針,及時掌握遇到的新矛盾、新問題,正確引導職工的思想和輿論,針對公司員工普遍關心的問題進行及時、有效的答復,不斷培養危機化解能力。三是廣泛吸收法律、心理等各方面人才,充實網絡平臺資源,做好職工網絡在線培訓教育和心理輔導等工作。四是充分發揮勞模先進帶動作用。利用網絡平臺積極宣傳“三八紅旗手”、“優秀青年”、“最美勞動者”等先進人物事跡,發揮他們先進帶頭作用,引導職工積極參與公司建設。
4. 合理利用各種網絡資源
“互聯網+工會”模式的建立和發展離不開各種資源的投入和支持,各級工會組織要本著“節約、有效、循序漸進”的原則,做好工會信息化建設。一是根據公司發展需要,制定詳細的發展計劃,在有效控制工會支出成本的前提下,嚴格控制網絡平臺的資金投入,避免重復開發和過度開發。二是選取有資質、有業績、可靠的網絡開發商,能夠根據工會的需要,開發創建出性能穩定的網絡平臺,并做好前期維護工作。三是加強與公司總部各部門密切配合,充分發揮各方面人才優勢,做好信息平臺維護、更新工作。四是借鑒其他單位的成功經驗,有效解決信息化建設中遇到的問題,避免工作的盲目性。
構建“互聯網+工會”模式,既是工會信息化發展的需要,也是公司改革發展的需要。各級工會組織要不斷提高信息化思維,運用各種網絡資源,有效開展工會工作,充分發揮工會橋梁和紐帶的作用,助力公司改革發展的順利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