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推進工業化進程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過程中,區域往往忽視了科技創新和金融的融合,科技和金融相互掣肘,成為區域轉型升級的制約因素。通過科技金融一體化,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結構升級和經濟持續增長,是區域經濟轉型的重要途徑。本文通過分析區域科技金融一體化障礙因素,嘗試構建科技金融一體化機制,以實現以金融創新促進科技創新、以科技創新助推區域轉型。
關鍵詞:科技;金融;科技創新;金融科技一體化
伴隨著科技創新活動的逐漸發展和金融體系的逐步完善,科技和金融的地位愈發重要,已經成為了推動區域經濟增長的兩種動力。在當前產業模式單一、經濟發展落后的地區,傳統的粗放型的經濟增長方式貫穿于于經濟發展的整個過程,通常會忽視對金融體系建設和科技創新的投入,造成了不斷惡化的金融環境不足以為科技創新提供必要的信息和資金支撐的困境,現有的科技創新水平已經無法滿足當下金融創新的市場需求,無法成為經濟發展的引擎。由此可見,深入剖析在實習區域科技金融一體化時存在的制約因素,找出克服科技金融一體化障礙的路徑,對有效發揮科技金融在提升區域創新能力和推動產業升級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一、區域科技金融一體化的障礙
區域發展中科技和金融的分離主要體現為資金利用效率低、融資對接困難、科技金融環境惡化。在融資對接方面,科研投入對財政的過度依賴造成科研體制僵化;單一的金融機構和不足的銀行服務能力導致融資渠道狹窄;科技型企業的實力薄弱進一步加劇了融資的難度。在資金利用效率方面,脫離產業發展的科技金融政策,風險評估和監督機制等導致科技資金利用效率低下。在科技金融環境方面,科技和金融之間間沒有有效的連接機制,造成了產業、學術界、和研究之間的脫節、資本與項目脫節。具體來說,表現為以下四個方面:
一是政府領導下下的科研體制制約了企業的自主創新行為。表現為以政府為主導的科研體制為科技制定計劃,并且由政府來執行可以運作、科研投入來源于財政支持,僵化的科研體制,不利于優化配置創新要素了企業、研究機構等創新主體的自主創新行為受到很大程度的約束。通常情況下企業的科技創新活動需要行政命令和財政的大力支持,而其靈活性和自主性便顯得比較欠缺,科研成果是在國家經費的支持下形成的,產業化過程往往會受到政府管制。除此之外,支持資金對科技型企業的覆蓋范圍小,補貼和減稅等優惠政策僅針于對高新區內的科技型企業,對于不構成產業集群的科技型企業,通常難于享受相應的支持政策,并且面臨高昂的成本與運營風險。
二是當下以銀行為主體的金融體系不利于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的對接。由于銀行貸款往往偏好投向風險低和收益確定的項目,造成科技資金分配不均衡:一方面表現為科技型中小企業由于其高風險和投資回報周期長的特點難以獲得及時和充足的貸款支持;另一方面表現為當下大量貸款主要流向的是傳統行業。由于銀行對科技創新的服務能力的不足,又進一步阻礙了科技資源和金融資源的對接。
三是公司的低能力和弱競爭力使融資進一步惡化。由于經濟實力薄弱、研發能力低下,科技型企業爭取到融資機會的幾率很小。在高新技術企業中,中小企業占到一半以上,具有實物資產少、技術含量高、信用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特點,普遍面臨著融資難題。
四是科技金融服務的不足導致資金利用效率的低下。由于科技金融服務機構沒能形成有機整體聯系,導致缺乏監管和科技資金利用效率的低下。現有科技金融政策難于立足于產業發展現狀,支持產業的轉型。中小企業在向銀行貸款過程中,不僅支付利息,還得向政府行政部門支付公證費、工商查詢費等第三方收費,因此比大企業的融資成本更高。
二、關于區域金融一體化機制的探索
通過對區域金融一體化的障礙因素分析,應從以下幾個層次來構建金融一體化機制:
一是通過政府、企業和銀行的合作,構建對口融資機制。利用風險投資引導基金的杠桿效應,為不同層級的科技計劃提供一定資金支持,同時適當發揮政府對科技資金流向的引導作用。著眼于中長期政策性計劃,將基金主要投放于傳統產業鏈的延伸環節;通過吸引民間資本和企業利潤積累等方式,增設科技創新子基金,用于支持新能源、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的發展;立足于地方實業,鼓勵各地市規范運作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逐步形成上下聯動的創業投資引導基金體系。
二是建立風險防控機制。對于一些中小型企業,尤其是處于創業初期,在政府的牽頭下,聯合企業、銀行和擔保機構,按照一定比例出資成立風險池基金,建立起一個風險共擔的融資體系。通過擔保機構對優質企業的篩選,并進入“風險池”,為其提供擔保,銀行便在這個基礎上提供給企業放大倍數的貸款。當公司面臨欠款難償還的情況時,可以首先從風險池基金中進行支出。政府部門負責監督基金的使用并及時進行信息的披露。創新保險險種,開展多種科技保險業務。對保險產品組合進行一系列優化,對產品研發到專利保護和項目投資的各種風險進行優化,同時可以將高新區等作為優先試點,可通過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來降低投保企業和政府的成本,同時對于一些對于關乎區域產業升級的政策性項目可以采取適當降低保費的措施。
三是基于產業政策實施差異化的金融服務。縱向上要以產業生命周期理論的為指導,在不同發展階段,企業要采用不同的融資計劃。比如在創業階段,在政策性擔保下,企業往往主依靠的是其自有資金、風險投資和財政撥款;在成長階段,企業可以采用中小企業集合信托債權基金等形式來適當提升股權融資和債券融資的占比;而在成熟期,可以借助新三板和創業板上市的機會,靠直接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橫向上可以針對不同類型的產業給予不同扶持。
三、結論
在推進工業化進程和實現產業結構升級轉化的過程中區域往往忽視了科技創新和金融發展的融合,造成了科技和金融相互制約的局面,具體為:融資渠道方面的狹窄,導致金融資本和科技項目的難以對接、科研體制僵化導致企業創新主體地位的模糊、科技金融服務部門的分散導致科技資金的低效率使用、科技金融環境的惡化阻礙著科技成果的資本化和產業化應用等。此種情況下,本文從立區域產業轉型的需求角度立足,從科技金融的參與主體、融資融通渠道、融資融通保障、項目管理和機構的建設等層面構建起科技金融一體化機制,以實習對口融資機制和風險防控機制的有效對接,以差異化的金融服務保證資金的有效利用,同時伴有監督機制與專業化服務平臺營造良性的科技金融環境。
參考文獻:
[1]鄧天佐.科技金融發展思考[J].中國科技產業,2012,(8).
[2]趙天一.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金融支持路徑及體現研究[J].科技進步與對策,2013,(8):63~66.
[3]韓一萌.金融創新背景下科技金融發展路徑探析[J].
作者簡介:
王艷明(1993-),男,山西忻州人,山西財經大學2016(金融工程)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公司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