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吉磊
摘 要: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作為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之后,公共文化治理成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進程中的新命題,也是建設社會主義文化強國目標框架下的一項總體制度安排。為實現“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蓋城鄉、便捷高效、保基本、促公平的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提升政府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成為其中的關鍵。
關鍵詞: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內容
一、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的提出
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作為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戰略的文化陳述,是文化建設的新思路。在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構建中,如何發揮文化制度的有效性,避免其困境,成為我們迫在眉睫的現實提問以及在堅持社會主義核心文化價值的原則下如何有效拓展公共文化空間以及選擇公共文化生活方式所必須思考的問題。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的核心在于正確處理在文化事務領域內政府、市場和社會的關系,建立法人治理結構及公共文化服務社會化,推動公共文化管理向公共文化治理轉變,實現公共文化體制機制變革。在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命題中,群眾對公共文化服務需求和公民基本文化權益,迫使政府必須一方面最大限度地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公共文化服務,另一方面最大限度地組織文化再生產以擴大公共文化生活空間和有效緩解不斷升級的變化的結構性文化供需矛盾,同時還能夠最大限度地為公共文化生活的規模、質量、秩序、層次以及滿足特殊需要等提供積極有效的政府干預和監管支持。
二、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的基本要求
在公共文化服務多元治理組織體系中,政府仍處于主導地位,是當然的責任主體。“主導”而不是“全部”,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治理體系的能力,就要求各級政府要轉變政府職能,實現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中的角色轉換,一方面需要積極推進政府文化體制改革與職能的合理轉變,通過外部壓力與內部改革結合為,為文化職能轉變提供動力;另一方面,需要轉變政府和與政府組織之間的關系,實現從原來的“包管一切”的管制型政府向“有限性”的服務型政府成功轉型,在這一背景下,各級政府在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主要職能就在于:一是轉變政府職能定位,維護文化市場秩序。有限服務型政府下,在公共文化服務領域,政府應全力推進文化領域的政企、政事、官辦分開,不再是唯一的生產者和提供者,其主要的職能任務在于宏觀的指導、公共政策法規的制定與文化市場監管和文化市場秩序維護;二是不斷建立健全文化法規體系;三是制定并完善文化發展規劃。各級政府應將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放在國家整體的“五位一體”這一宏觀建設背景中加以考量,明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重要性與時代意義,清晰制定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發展的主要任務與目標;四是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
三、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的主要內容
(一)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制度供給能力
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制度供給能力要加強政府在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制度性安排,通過制定和執行相關的制度來調整文化關系,營造良好的文化發展環境,保證文化工作規范化運作,促進文化事業的持續性發展。
(二)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統籌協調能力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時代特征要從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出發,科學規劃,統籌安排,分步實施,全面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事業。首先,統籌公共文化服務網絡,建立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動態協調機制,加強跨部門之間協作,將分散于各個部門和各個層次的公共文化服務人力、資金、項目等資源進行整合,形成合力,增大投入效應。其次,統籌城鄉文化、區域文化,精品文化與大眾文化,協調發展公益性文化與經營性文化、全面繁榮社會主義文化。
(三)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技術工具應用能力
未來傳統文化隨著新興科技的發展將會產生更多的新興業態。因此,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技術工具應用能力要改變傳統的文化傳播方式,要在創新文化制度條件的過程中尋找更多公共文化服務的技術工具傳播平臺,密切關注文化新興載體所帶來的社會影響和文化發展機遇,充分運用大數據、智能化、移動客戶端和云計算等新時代的科技成果向公共文化服務供給方式多樣化轉換。
(四)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需求識別能力
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要提高需求識別能力,建立“文化需求導向機制”,通過文化需求的前導機制和后續的反饋機制,實現公共文化服務供給與需求有效對接,更精準地滿足社會公眾的文化需求。從當前我國公共文化服務受益群體來看,當前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是流動人口的文化需求識別,特別是城市農民工群體,如何實現“精準式供給”更需要做好前期的文化需求調查,通過差異化普惠和普建的多樣化,切實保障每個公眾的文化權益。
(五)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社會化能力
提高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社會化能力要求各級政府正確處理公共文化服務公共性與社會化關系,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進一步發揮社會力量、社會資本在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中的作用。大力培育公共文化服務承接主體,擴大政府購買公共服務的力度,豐富購買內容,做好政府購買公共文化服務的績效考核。
總之, 提升政府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是新型文化管理模式和機制的表現,是以政府為主導構建現代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新思路和新策略。提升政府現代公共文化服務治理能力應以培育公共精神、建構認同為主旨,建立更加開放、包容的制度環境,形成多元互動和交互理性的公共文化治理結構,并使治理主體在平等參與和合作互動中調適多元利益或沖突,從而有效凝聚共識,促進文化資源及力量的整合,實現公共文化服務的有效供給及可持續發展。
*基金項目:甘肅行政學院一般項目(GXYB17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