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薇
摘 要: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是基于生產過程控制的業務流程標準化管理、基于作業流程的標準成本管理及配套績效考核管理體系的有機結合,通過一系列管理措施的有效實施,實現對生產的有效反饋、對過程的有效控制、對結果的有效考核,保證企業各方面工作穩定協調開展,實現經營任務、成本控制效果最佳化目標。
關鍵詞: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業務流程;標準化;控制效果
一、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目標
企業作為經營管理生產階段成本控制的主要管理者,需要整合內部管理資源,運用和發揮生產、經營各自的優勢,竭力構造一種相互滲透、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生產經營一體化體系。建立生產經營一體化的目標就是從生產實際出發,實現生產向經營滲透,經營向生延伸,生產管理者也是經營管理者,達到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管理目標。通過生產經營一體化的實施,建立生產經營聯動的相關機制,做到“五個一同”,即經營和生產要一同編制預算、生產和經營要一同分析預算運行中產生的偏差、生產和經營要一同制定和落實糾偏的措施和辦法、生產和經營要一同落實預算外事項資金預算、經營和生產要一同考核兌現。
二、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構成
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以生產管理、成本控制和績效考核三個子系統為基礎,堅持制度、執行與評估三個運行環節,在科學決策、過程管理與持續改進的支撐下實現企業生產與經營相融合的管理目標。
1.生產管理子系統
生產管理子系統包括整章建制,梳理、修訂完善現行的管理標準和制度,推行生產操作程序的標準化,為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2.成本控制子系統
成本控制子系統主要是加強經營管理的過程管理,主要體現在對企業推行全面預算管理、作業法下標準成本管理體系、制定合理的成本控制目標及業務流程管理。
3.績效考核子系統
績效考核子系統指的是建立生產、經營崗位績效量化考核指標體系,加大經營管理的考核力度,努力促進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的實現過程。
三、建立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程序
生產經營一體化就是要求企業在經營管理模式下,既追求任務增長、又控制成本支出,從追求短期完成生產任務轉變為追求長期的持續發展,更加重視發展的基礎性工作,更加突出管理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1.依據現場實際,建立標準生產流程
企業的生產過程管理首先從基本操作抓起,規范生產流程,形成標準作業程序,實現生產過程的標準化和流程化。《標準作業程序》形成分三個階段:一是修訂完善《操作規程》,二是實踐檢驗《操作規程》,三是形成《標準作業程序》。員工依據《標準作業程序》和崗位分工,各司其職,規范操作,及時糾正偏差,減少失誤,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
2.結合標準生產流程,完善成本控制系統
(1)完善三分兩全標準成本法
建立標準生產流程后,一是可以通過標準生產流程查找作業成本動因,準確定位節點,分析影響因素,制定保障措施;二是可以明確崗位責任,依據標準生產流程,可以十分清晰發現崗位工作流程的重點、管理難點,設立考核到崗位的財務和非財務的技術指標,保
障各節點的成本最優化,形成崗位保班組、班組保分隊、分隊保企業自下而上的成本控制局面;三是有利于建立標準生產流程消耗標準,完善基于作業流程的三分兩全標準成本管理法。
(2)結合生產消耗標準,提高預算編制準確性
結合逐步完善的標準成本,提高各項預算編制的準確性,利用預算確定和實現企業年度經營目標的過程,建立優先保障完成經營目標的預算管理辦法,通過“年零基、季滾動、月分析、周監控”的預算控制手段,形成覆蓋生產、經營、管理各個環節,全員參與、全程跟蹤與控制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
3.建立配套績效考核體系,完善崗位績效考評制度
(1)績效考核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企業成本、預算管理工作中還存在以下問題,一是業務預算與財務預算的脫節,財務預算對業務預算約束乏力;二是預算考核不細,沒有將指標下沉到班組和崗位,成本控制的責任仍停留在領導層面;三是根據經營管理要求,成本核算以單元成本核算管理為重心,未在F M I S建立班組核算單元,班組全口徑成本數據取得的難度較大,無法真正落實班組成本管理責任;四是未全面建立基于標準生產流程的消耗標準,崗位人員生產消耗無法進行比較,若進行成本責任考核有失公允。
(2)崗位績效考核方法
為解決存在的問題,一是根據經營管理需要,實施班組全口徑成本核算;二是逐步完善標準成本體系,建立崗位消耗對比標準。通過以上措施,實現建立基于生產經營一體化的績效考核體系,結合標準生產流程完善崗位績效考評制度。績效考評制度包括編制定員、崗位職責、工作目標、考核辦法和反饋制度等內容,通過完善薪酬激勵和約束機制,準確、公正地考核各基層單位(部門)履行職責和任務完成情況,確保生產經營目標的順利實現,將生產經營一體化落到實處。績效考核體系中考核層級:對及其所轄班組全體崗位員工;考核
對象包括管理人員崗位、技術人員崗位、操作人員崗位三類人員,依據工作責任不同,采取不同考核方式。①管理人員績效考核:以崗位職責為基礎,以效益類、營運類和控制類指
標為重點進行考核。②技術人員績效考核:以崗位職責為基礎,以業績為重點進行考核。③操作人員績效考評:以完成本工種、崗位工作中的業績為考核重點,兼顧技術業務水平和工作表現。
四、完善企業文化,夯實成本管理長效機制基礎
一流的企業需要一流的文化做支撐,企業應通過建立成本管理“標桿隊”、“標桿班組”、“標桿崗位”,引導員工找差距、定措施,不斷超越標桿指標,激發基層創新管理的活力;挖掘成本精細管理的典型,利用板報、櫥窗、內部網站等工具,廣泛宣傳其成本管理的先進經驗,引導基層職工人人關心生產成本,積極參與到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的工作中去;積極開展“降本增效”、“修舊利廢”、“五小發明”、“設備零缺陷”等群眾性的成本控制活動,營造良好、積極向上的企業文化。
五、堅持管理和技術創新,持續改進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
堅持管理和技術創新可使生產經營一體化體系永葆活力,通過自動化、信息化技術和管理技術融合,將研究、開發運行、現場管理等工作有機地整合在一起,為生產經營一體化的持續改進提供支撐。同時,應加快信息化技術在生產中的運用,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水平,提高勞動生產率。分企業通過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建立和實施,以完善成本控制為目標的企業文化為基礎,大力推進管理和技術創新,持續改進生產經營一體化體系,最終實現成本管理的長效機制,為企業快速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油田企業推進生產經營一體化管理的探索與實踐[J]. 高小東,趙勇東,單良.經濟師.2018(11)
[2]一體化管理體系的審核體會[J]. 劉昌敏.瀘天化科技.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