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智超
摘 要:本文通過對影響摻水系統效率的關鍵因素,優化運行,動態實時調整摻水運行方案,從而提高摻水系統整體運行效率;降低摻水電耗,降低成本,實現效益最大化。
關鍵詞:油田;摻水系統;電能損耗;節能
河南油田采油二廠生產出來的原油90%為超稠油,注蒸汽開采生產。原油集輸系統依靠蒸汽或摻熱水伴熱。摻水系統所用水泵主要是兩級離心泵,離心泵適合于大排量、低揚程的場合,一般機組運行效率可達50%左右。經測試表明,采油二廠摻水系統泵機組效率平均只有30%。摻水系統機組平均效率較低,電能浪費嚴重。目前,采油二廠有十四個集油站和一個聯合站,摻水泵有40多臺,經常運行的有十幾臺至二十臺。通過優化調整運行方式,使機組摻水效率得到提高到,可降低摻水耗電量,降低集輸系統運行成本。
一、摻水系統電能損耗節點分析
摻水系統電能損耗可分為管網損耗和泵機組損耗兩部分。
1.1 管網損耗
為了分析管網損耗情況,對各集油站管網分別選取泵出口、主閥出口、匯管、站出口等幾個點來統計壓力分布。從泵出口到集油站出口,各段壓力損失,干線損失0.07,出口閥損失0.15,閥組損失0.13,總損失0.34。說明,管網壓力損失主要是在閥門上,由于關閥門導致的壓力損失,而管線上壓力損失不大。如果計算到站出口,管網效率為84.8%;如果計算到井口,按平均摻水壓力0.5計算,則管網效率只有22.3%。
根據管網特性,管線建成后不再發生變化,能量損失與流量有關,是不可控因素。閥門則在運行中是經常調整變化的,對管網效率有較大影響。
根據分析,在集油站內,從泵出口到站出口這段距離內,管線距離較短,損耗主要是在閥門上。當從泵出口考慮到井口時,損耗主要是在管線上,閥門損失退居次要地位。閥門開度不同,閥門上壓力損失不同,閥門開度大,閥門上壓力損失小;閥門開度小,閥門上壓力損失大。這是由于泵特性曲線和管網特性曲線不匹配,不得不關閥門導致的。因此為了減少管網損耗,應盡量減小閥門損失,管網上閥門應在滿足生產要求的情況下,盡量開大閥大,或減少閥門數量。這部分損失由于受制于生產要求,優化空間小。
由泵效率分析可知,當泵工作點正好在額定工作點時泵效率最高,最節能。因此,當管線特性曲線與泵特性曲線正好相匹配時,即流量正好等于泵額定排量,且壓力正好等于泵額定壓力時,機組效率最高。
然而,由于實際需要流量是變化的,為了滿足不同流量的需要,泵配備時額定流量和額定工作壓力總是高于實際需要流量,與泵配套的電機功率也往往大于泵實際功率。因此,管線特性曲線與泵特性曲線通常是不匹配的,實際流量總是小于泵額定流量,實際需要壓力也總是小于泵實際工作壓力。因此,泵實際工作時一般總是需要調節降低流量以滿足實際水量需要。當水量降低后,由于偏離了額定工作點,機組效率有所降低。
1.2 機組損耗
根據測試結果,泵機組效率平均30.68%,因此機組損耗率為69.32%,占整個管網損失的主要部分。因此,通常來說,降低摻水耗電應主要放在提高機組效率上。
1.3摻水系統電能損耗影響因素分析
1.3.1 摻水單耗與機組效率的關系分析
從機組效率與單耗曲線上看,效率曲線與單耗曲線趨勢并不相近。從理論上分析,機組效率高,單耗應該低。從機組損失率與單耗曲線上看,二者趨勢非常相近,說明機組效率是影響摻水泵電能消耗的主導因素。
1.3.2 機組效率的影響因素分析
從前面的分析可知,機組效率是影響摻水單耗和管網效率的主要因素。
二、 節能方法分析
當需要量與泵額定工作點不匹配,或者泵額定流量大于需要流量時,有兩種方法可以解決特性曲線不匹配的問題。
2. 1打回流調節方法
打回流是最容易想到的方法。由泵特性曲線中流量——功率曲線可知,通過泵的流量增加時,功率消耗是增加的,打回流雖然解決了流量偏大的問題,但通過泵的實際流量并沒有減小,因此功率消耗并沒有減小。打回流雖然滿足了生產工藝要求,但打回流是最不經濟的調節方法。反過來,當流量減小時,雖然效率降低了,功率消耗總是減小的,總用電量將會降低。因此,降低摻水量,提高摻水利用率,是效果最好的節能方法。在滿足摻水需求的前提下,盡量降低摻水量。
2. 2閥門調節方法與調速調節方法
打回流方法不改變泵特性曲線,也不改變管網特性曲線。當兩者不匹配時,可以改變管網特性曲線,也可以改變泵特性曲線。
三、摻水系統節能對策
3.1 降低摻水量,提高摻水利用率
由泵特性曲線可知,當流量降低時,雖然泵效率也降低了,但功率消耗是降低的。因此,努力降低流量,減少不必要的摻水,是節能效果最明顯的方法。
3.2 優化機組運行方式
根據全廠機組效率測試結果,改變原先的輪流運行方式,修改為按單耗及效率優先的原則,優先運行高效率機組,其它機組作為備用機組。
根據測試結果,與全廠各集油站摻水泵進行了優化運行,下表是根據測試結果對各站進行優化后推薦運行方式,將此表提供給集輸,在設備允許的情況下,優先設備運行。
3.3 優化機組配置
(1)當實際摻水量與泵額定流量接近,或者實際排量系數接近1時,泵機組效率比較高,設備利用率也比較高。
(2)單臺大排量泵運行比兩臺小排量泵運行效率高。
符合這樣的配置是比較優的,運行效率高。由于各站都有備用泵,因此只按平均流量考慮即可,不必考慮極少數情況下泵排量不夠的情況。
3.4 更新高能耗設備
對于能耗偏高,效率偏低且無可替代的設備,進行設備更新,更換為新型高效節能設備,并根據管網匹配要求,配備相應的變頻技術,降低管網損耗。
根據測試結果及年運行情況分析,6#、9#集油站效率偏低,摻水單耗偏高,經濟效益差。效率低的原因主要是設備選型不當,設備額定排量偏大而實際運行流量偏小。從現有的設備中暫無可替代泵機組,因此建議6#、9#集油站各增加一臺25m3/h泵,并配備變頻技術。更新后摻水單耗可由原來的2.5 kWh/m3降低到1.5 kWh/m3。
四、結論及認識
(1)提高摻水利用率,有效降低摻水量,是最根本最有效果的節能方法。
(2)泵機組效率是影響摻水單耗的最主要因素,提高機組效率可以降低摻水單耗,節約電能。
(3)改變優化機組運行方式,可以在不增加投入的情況下提高摻水效率,降低電量消耗,應優先采用。
(4)優化調整機組配備,在較少投入的情況下提高摻水效率,降低電能消耗。
(5)更新高能耗設備機組,雖然投入相對較高,但能較大幅度提高摻水效率,且能長期發揮作用,節能效果也比較明顯。
參考文獻:
[1]馬雄飛. 提高離心泵效率的探討. 機械工程師,2012(6)148-150
[2]馬建林. 探討如何提高水泵工作效率.河南科技,2013 (24) 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