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春楷
摘 要:隨著近幾年我國科技水平的提高,人們對自動化系統的應用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在自動化技術的整個發展過程當中,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系統的普及應用讓電力行業走向了更好的發展。為此,本文主要圍繞著智能配電網自動化應用實踐進行了討論和分析,希望配電網的自動化系統可以得到更廣泛的關注與應用。
關鍵詞:智能配電網;自動化系統;應用;技術
0引言
近幾年來,我國智能電網建設的速度持續加快,地區配電自動化的推廣及運用也取得了充分的成長。在建設配電網自動化的過程中需要以配電網運行狀況為出發點,不能夠僅僅追求配電網的自行運營及把控。從自動化系統的應用實例中能夠看出,自動化這一技術在配電系統的應用已經從單一的監控作用逐漸演變為全方位的運維管理。本文以總結智能配電網自動化建設過程中的實踐為基礎,對配電自動化的發展和應用有積極的作用。
1 關于饋線自動化模式的方案配置探討
饋線自動化技術在處理故障時主要依靠著兩種手段,集中故障處理方式和分布故障處理方式。但在實際操作當中,集中饋線自動化模式和地型饋線自動化模式就成為了大部分地區都會選用的一種配電自動化方式,然而這兩種配電自動化模式并不是相互排斥的關系。當然,配電自動化建設在選擇饋線自動模式時需要按照不同地區電線路的特點、不同區域特點去采取更適宜的饋線自動化模式,也可以把兩種模式進行結合使用。如果從地形的整體結構去看,我們也可以采用橫向分區方式及縱向分層方式。這兩種方式可以恢復供電速度,也能實現全局優化,能對分層區域中的饋線自動化方案進行一個合理的配置。
從自動化的實施角度去分析,我們可以把不同饋線的自動化方案進行分布優化。如果是縱向,就可以把FA分為三個層次:系統層、饋線島層以及饋線層這三個層次。如果是橫向就可以把FA作為中饋線,并根據層次之間的物理關系把FA細分為多個子模塊,其目的為了保障在橫向上每個單元模塊都是在同一個區域當中。簡單來講,饋線自動化配置方案主要是針對同一個層次,但不是在同一個單元中根據單元特點所選擇的FA技術。除此之外,在配電自動化建設的過程中,配電網故障地區的定位以及隔離除了可以采用饋線自動化模式以外也可以通過思量配電網多級繼電保護機制來完成故障的處理。
2 提升配電自動化實用性的措施
2.1 加快自動化的覆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推廣
要加快自動化的覆蓋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推廣就必須打破局部試點的工作范圍,配電自動化的效益最大化只能通過將其覆蓋率增大才能實現,配電自動化的施行從實用性的角度是無法保證能夠將所有的檢測數據檢測到,終端設備簡單合理的配置也無法使遠程操作全部實現。然而配電自動化能夠快速的找出電網出現故障的初步位置。從而節省了工作人員的排查時間和資源。也使供電系統的穩定性得到提升。
2.2 無線公網通信
通信系統的建設是配電自動化系統的推廣與建設過程中最為困難的,光纖通訊的優勢突出,但在建設時也存在投資量大、工程量大、施工許可審批復雜等問題。這為無線公網通訊的應用提供了契機,但某些環境下處于安全考慮不得使用無線公網通訊。將無線公網通訊使用在安全等級較低的一遙和二遙上可以使推廣速度加快。對于數量較大的一遙、二遙的通信問題也可得到有效的解決。一遙和二遙終端安全接入主站系統既能延伸國家的通信建設又能使安全得到保障。從而實現快速覆蓋的目的。
2.3主站系統
配電設備在管理信息大區的應用功能在配電自動化主站系統中要盡早實現,GIS、PMS等系統建模是配電自動化系統采用較多的電網模型。在建模時還應使數據源頭的獨立性得到保障,但做到上述幾點并不意味著模型就一定準確,還要求在提高配電自動化的使用性時結合模型自動生成的圖形以及標注的模型變化情況來實現。
2.4運維管理
配電自動化終端設備具有數量大、位置分散的特點,這給設備的維護帶來挑戰。配電自動化終端的實現,能夠使維護工作量減小,做到即插即用。能夠使配電自動化終端的運行狀態得到改善,從而使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實用性提升。采用IEC61850標準在配網中的應用可以實現配電自動化終端即插即用。IEC61850標準的IED設備具有自動注冊、自動配置、自動接入的功能,配電終端的維護工作可以省去,從而使終端維護管理效率提高。配電自動化系統可靠運行是由配電自動化系統運維管理的自動化程度的高低決定。且配電自動化系統運維管理的自動化程度也是實現減少設備維護的重要方法。總之,促進自動化系統本身的自動化,對自動化主站系統中的各種支撐環境、各個軟件模塊,各類自動化終端設備建立模型,利用自動化裝置和自動化系統軟件模塊進行監視和控制,使自動系統運維管理的自動化得以實現。從而可視化的展示自動化設備與系統的運行情況。
3 配電自動化高級應用
3.1 遙信辨別與簡單狀態估計
通過對拓撲連接關系、終端采集數據等進行相關性的綜合分析可以得到開關遙信準確識別及可疑識別,地區不平衡統計分析,母線越線分析,綜合評估等各項結果,達到遙信辨別與簡單狀態估計。統計各種結果的數據,并接個地區的用電特征加快對于可疑信息的識別和準確率的提升,不斷系統運行時間,為選擇或優化系統方案節約出盡量多的時間。
3.2 大面積停電輔助決策
電力穩定是我國近三十年來努力做的一件基礎工程,只有實現穩定的電力供應,工廠才能不斷地生產,在保障工廠用電的同時也需要保障居民用電,其中一項重要的指標就是恢復電力供應所需的時間。面對大范圍停電情況的發生時,可充分利用系統的分析作用,選擇合適的優化策略,在大面積停電發生時可以提高操作效率。大面積停電生成策略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針對不同的影響情況產生多種應對策略,操作員可以根據不同條件采用相應的策略。
3.3 配電網動態感知及預警
配電網的預警功能可以根據近期對運行數據的分析得到未來一段時間里配電網的運營狀況來實現,施行定點評估;根據歷史數據、實時數據及預測數據對告警信息進行深入分析,找出關鍵源,分析信息之間的相關性和報警系統的不足和障礙。
4 總結
綜上所述,智能配電自動化在建設過程中,需要我們從多個角度去分析和考慮配電自動化系統所遇到的各種問題。總之,要想提高配電自動化的實用性就需要把自動化覆蓋率作為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思路,也要對配電自動化系統的運行情況進行監測分析,最終不斷改進配電自動化系統的建設工作。
參考文獻:
[1]許開熙.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實現技術分析[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7(6).
[2]劉健.No.5解決配電網自動化問題不必追求完美[J].供用電,2016,33(5):27-30.
[3]謝方明.電力系統配電網自動化技術的應用及解析[J].南方農機,2016,47(1):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