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洪光
摘 要:地質勘查是根據經濟建設、國防建設和科學技術發展的需要,對一定地區內的巖石、地層構造、礦產、地下水、地貌等地質情況進行重點有所不同的調查研究工作。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礦產的需求量也在逐年的增加,只有不斷的對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進行創新,才能滿足新時期我國經濟與社會不斷發展的礦產需求。本文通過不斷發展和創新礦產資源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的研究,進一步的提升礦產勘查和技術關鍵點研究,為地質勘探工作的促進與有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關鍵詞:地質;勘察;找礦;技術
近些年來,隨著我國礦產資源的需求量的增加,地質勘查與找礦工作就顯得極其的重要。加大礦產資源的找礦力度,提升礦產資源的儲備量是現階段我國應對日益增加的礦產資源需求量的主要方法。目前我國很多的礦區都已經面臨著礦產匱乏的情況,整體的礦產儲量也已不充足,而地質找礦勘查技術能解決的眾多資源緊缺問題。因此,我們只有不斷的研究創新型技術才能解決礦產勘查和開采中所面臨的問題,也只有加大對礦產資源的勘查與找礦方法的不斷研究與革新,運用高效的找礦方法及技術,進而實現礦產資源勘查,并將先進的綜合技術靈活的運用到實際工作中,才可能提高礦物勘查的工作效率,,對于我國經濟建設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地質勘查與找礦技術關鍵點
(一)遙感技術。隨著我國地質勘查工作的深入開展,各種地質勘查找礦技術不斷提高,尤其是對遙感技術在地質勘查工作中的應用有了更高的要求,遙感技術已經成為礦產資源勘查中不可替代的高技術手段。遙感技術在地質研究領域的應用對我國遙感事業的發展起到了“火車頭”作用,并促進了我國礦產資源的發現。遙感找礦的技術主要是根據遙感的模型進行,也就是以遙感物理的模型作為基礎,同時將多源和多尺度的遙感數據進行相關輔助。遙感技術的核心就是整個過程要根據區域的礦源物質。地質勘查中所需要的數據主要包括所要研究地的地質、礦產資料,以及ASTER遙感數據,進而建立干擾分級,完成礦化進行光譜特征的分析和信息提取。我國礦藏大部分都儲存在那些巖石出露不佳或者隱伏的、深層的礦區中,這增加了勘查難度,因此需要采用線環形構造原理,對這些區域反復進行識別和認證,并利用遙感技術獲取信息,發現成礦區,找到礦藏。因此,應用遙感技術進行成礦預測的關鍵是建立遙感信息地質成礦模型,即根據遙感影像特征和成礦規律研究程度較高的地區的成礦地質特征的研究,分析主要控礦因素和各種礦化標志,建立礦化信息數據庫和遙感地質成礦模式已經成為該技術不斷發展的重中之重。
(二)深穿透地球化學技術。深穿透地球化學方法是近年來為了尋找隱伏礦孕育而生的一種新的地球化學方法。通過微觀觀測和遷移模擬實驗相結合,查明礦物微觀特征、巖石微孔結構及表生環境氣固介質中納米金屬晶體與內生礦床間關系,明確元素垂向遷移機理,建立立體地球化學模型。隨著出露區礦產資 源的逐步枯竭,人們將尋找大礦和巨礦的注意力轉向了覆蓋區。由于覆蓋物的影響,這些地區地質勘查程 度較低,隨之找礦的機遇也隨之相應地增加。深穿透地球化學通過研究成礦元素或伴生元素從隱伏礦向地表的遷移機理和分模式,含礦信息在地表的存在形式和富集規律,對不同景觀的覆蓋區深部礦化信息在地表的富集層位、富集粒度和賦存狀態進行了系統研究,對金屬活動態測量、地電化學測量、地球氣測量技術持續進行了改進和完善,從而 發展含礦信息采集、提取與分析、成解釋技術,以達到尋找隱伏礦的目的。
(三)GPS遙感技術。在現代社會,基于自測的GPS測量手段的效率逐漸占據測量總效率的主導地位。GPS技術具有易選點、精度高、時間段的特性,并且具有誤差均勻分布以及布網靈活的優勢,具有實時性、連續性、全天候、全球性,在地質勘查測量的過程中取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在礦產地質勘查找礦工作中,GPS技術也有著廣泛的應用,在運用過程中,應當首先建立感應系統,此系統主要有導航星座、GPS接受器、控制站、地面通信網絡,監控系統主要由監控中心,現場分控站、GPS流動站及基準站等部分組成。由此可見,GPS技術在地質測繪中的應用,推動了地質測繪事業的發展,同時也優化與調整了地質測繪的方法,表現出顯著的應用價值。
(四)地質填圖技術。地質填圖是按一定的比例尺及統一的技術要求,將各種地質體及有關地質現象填繪于地理底圖之上,而形成地質圖的工作過程。在實際工作中,最常用的手段是野外觀察,還常配合采用鉆探、坑探、物化探、遙感等手段。地質填圖即地質測量,在預查、普查階段是一種大面積的綜合性金礦地質礦產調查工作,在詳查、勘探階段則是一種詳細研究礦床地質,進行礦床評價勘探和資源/儲量計算的基礎工作。地質填圖同過去地質礦產勘查技術比較,其有效克服了諸多缺點,伴隨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發展,填圖技術也變得日益成熟,在野外區域的地質礦產勘查中會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二、結束語
近年來,在我國經濟實力不斷發展的背后,是對礦產等資源的大量消耗,現有的礦產資源難以滿足發展需求,所以日益迫切需要尋找到新的礦區。這就要求我們從實際情況出發,在進行地質礦產勘查以及找礦方面必須進行關鍵技術的研究和探索。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加之地質礦產勘查作業的難度增加,需要不斷提高礦產勘查的精準性和效率。因此,我們應重視新理論、新技術、新方法的利用,積極探索低碳化勘查模式,同時結合以往多種勘查手段,提高礦床發現能力,實現健康可持續化,推動經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朱寶玉,試論目前我國地質礦產勘查存在的困難及解決措施[J];科技資訊;2014年02期
[2]楊拓,徐建平,淺議多種找礦手段與成礦新理論的綜合應用[J];南方國土資源;2009年10期
[3]王華政,地質勘測中的綜合物探技術應用分析[J];建材與裝飾(中旬刊);2008年03期
[4]穆仕坤,礦產地質勘查理論及技術方法研究[J];山西科技;2008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