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大椿 歐奇令
摘 要:在地方經濟發展過程中,招商引資對于促進地方經濟的健康、穩步發展起著重要作用。對于招商引資過程中存在的政策不優、項目不多、方式不新、措施不力、手續繁雜等問題,可從加大項目儲備、強化招商方式、優化服務環境、提高項目落地率等方面著手解決。
關鍵詞:招商引資;地方經濟;發展;影響
鳳慶縣地處云南省西南部,臨滄市西北部,是全國著名的“滇紅之鄉”與“核桃之鄉”,招商引資對其的發展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鳳慶縣政府招商引資的基本現狀
1、招商引資的主要做法
一是立足資源,強化項目生成。立足“滇紅之鄉”與“核桃之鄉”品牌資源,在重點產業和領域上,精心篩選一批關聯度大、主業突出、創新力強、帶動性強的骨干龍頭企業。二是筑巢引鳳,構建投資平臺。打造尺度化建設、公司化運作、園林化環境、物業化治理、社會化服務的滇紅生態產業園區平臺實現企業聚集及集約發展,通過優化入園政策、試行土地長期租賃、先租后售、租售結合等政策,現園區聚集效應日益突出。三、機制保障,強化落地服務。充分發揮重大項目代辦辦公室、項目落地推進服務工作組、企業服務團等職能作用,實行一個項目一個服務工作組,細化項目落地目標責任,做到招商項目落地服務制度化、常態化。
2、招商引資取得的成效
一直以來,鳳慶縣始終把招商引資作為實現縣域經濟跨越發展的重大抓手,不斷深化認識、創新招商方式、突出招商重點、優化投資環境、狠抓責任落實,以“三個強化”、“三個抓實”、“三張牌” 夯實招商引資工作基礎,提高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激發縣域經濟發展活力。2013-2017年,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366個,實際到位資金278.89億元,年均增長15.05億元,增18.73 %。截止2017年8月份,全縣共實施招商引資項目182個,實際到位資金97.02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130億元的74.63%,實際利用外資400萬美元,招商引資工作成效明顯。
二、鳳慶縣政府招商引資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1、招商項目方面
現有招商項目落地成功率較小,有些已經談好和接觸的項目沒有順利操作成功,有的項目已完全失去聯絡。項目準備不充分,開發深度不夠。招商項目不確定,漫無目的廣撒網。
2、招商人員方面
招商引資業務知識普遍較少。大多數部門、鄉鎮還只局限于考核型的工作狀態,即只對市縣的招商工作考核標準和政策較為熟悉,而對招商的有關知識,對企業登記、管理相關法律掌握較少。部門鄉鎮領導與已落地現有企業溝通較少。有些部門鄉鎮根本不及時了解新建企業的進展情況,對企業主的具體情況不熟悉。
3、招商方式方面
招商信息來源相對簡單,親朋或關系客商仍占主導,沒能很好地發動全民招商。招商活動市場化、社會化不夠,政府招商仍占主導方面,對市場的調研和考察較少,外出招商的準備不充分、針對性差,難以在市場中準確把握招商信息。
4、手續報批方面
土地是招商引資的先決條件,由于國家加強了對土地尤其是農用地轉建設用地的宏觀調控,土地、林業等手續報批日趨困難,成為招商引資項目落地的瓶頸。加之鳳慶縣土地儲備不足,導致好多項目引進后在上報土地審批手續的過程中,還要進一步調整規劃。
三、鳳慶縣在招商引資中的對策建議
1、夯實基礎,做好招商引資的前期準備
準確定位,只有定位好了,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才能真正形成適合當地經濟發展的行業、產業,才能切實發揮好招商引資的作用。科學布局,對園區功能進行分塊,有意識的規劃項目,科學布局項目,使企業間相互促進、相得益彰,真正發揮園區的洼地效應。嚴格準入,對引來的項目要加選擇地吸收,按“四不要”標準招商,即不符合產業規劃的項目不引進,污染環境的項目不引進,占地廣、投資強度小的夕陽產業不引進,單位土地稅收貢獻小的項目不引進。
2、加強招商引資項目建設,夯實招商引資基礎
建立健全招商引資項目篩選機制,大力推行招商引資科學決策機制,立足特色,突出優勢,做好招商引資項目的額初選工作。健全招商引資項目推進機制,在與外商談判時,務必按照實事求是的原則,不要簽訂那些根本無法履行額度條款,保證合同的嚴肅性。建立健全招商引資項目評估機制,形成微觀與宏觀相結合的綜合評估體系,并根據招商引資項目的評估意見,采取預制相適應的政策措施,同時,不斷健全和完善招商引資評估體制和監督體制。
3、加大招商引資的開放性與創新性
經濟社會發展規劃下,對招商引資的重視在于,“引進來,走出去”不僅僅將招商引資服務于資本原始市場,還在于以招商引資滲透到我國的外交活動中去,甚至以龍頭企業和借助經貿洽談會等措施,創新招商引資策略和方法,對投資者的質量運用先進機制進行綜合評估。
4、加大人力資源投資,為招商引資提供智力支持
加大對現有招商引資人員的培訓,一方面,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的遠景目標,制定科學系統的培訓計劃,建立現有招商引資人員培訓的長效機制,更加注重把當地優勢產業的基礎知識與招商引資專業技能培訓結合起來,做到有的放矢,學以致用,另一方面要進一步改進培訓方式,提高培訓質量,把就地培養、按需培訓作為培訓的主要方式,切實提高現有招商引資人員在新時期做好本職工作的能力。
5、招商引資由“引”改為“選”
在政府招商引資過程中,一改經濟利益的刺激下,政府工作的經濟效率為參考,將對招商引資的引入機制上下足功夫。對于那些高能耗、高污染卻高收益的招商項目予以摒棄,轉而突出對基礎設施的興建。引資的主題,也要以外資為主,轉而移向內外兼容的局面。在選資上,由對工業化的單純引進,轉而投向對農業和第三產業的靠近。
6、內外資有機融合發展招商
盡管供應商的選擇是投資成功與否的關鍵,但是政府在對優勢產品的推介上,一定要形成大規模的集群效應,這樣招商引資的成功性也就加大了,相應的,順勢而為的集群產業鏈得以明顯穩健的發展內外資的有效合理利用,可以發展和壯大我國招商引資的力度和規模,都能在互補互利中提高。逐步形成高水平、上規模、多元化、外向型的現代化企業機制,對我國相關招商政府的發展和提供了有利契機。
7、可持續發展中的招商引資
招商引資,成功發展的策略性方針,主要在于對投資價值和風險的參考,在發展的過程中,要充分考慮和整合,譬如人才、技術、市場、項目經營權等資產,這樣對于招商投資和融資規模和渠道的發展,才能很好的實現其持續性和前瞻性。
參考文獻:
[1]蔡建瑋. 招商引資的亂象及其治理對策[D].華東理工大學,2014.
[2]何慧敏.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存在問題及對策分析[D].寧波大學,2013.
[3]許世峰. 地方政府招商引資問題研究[D].鄭州大學,2010.
[4]鳳慶縣招商局. 鳳慶縣招商引資總結[Z].2017
[5]鳳慶縣招商局. 鳳慶縣招商引資主要做法及成效[Z].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