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18年是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個人所得稅重大改革的一年,國家分別頒布《中華人民個人所得稅法》(第七次修訂)(以下簡稱“新個稅法”)、《中華人民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第四次修訂)(以下簡稱“新個稅條例”),國務院還制定并頒布個人所得稅改革的相關文件。這次個人所得稅的改革,涉及內容廣、程度深,是密切結合我國國情,使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邁出關鍵一步,它也是完善我國稅收征管體制的重大舉措,個人所得稅的改革起到了改善人民生活、縮小個人收入差距的重要作用。本文主要針對此次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的頒布目的、涉及到主要改革內容以及征納雙方如何進行應對幾方面談一談個人的見解。
關鍵詞:新個人所得稅法;實施條例;應對
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是我國現行征收的三大主要稅種,據統計每年這三大稅種所形成的稅收收入占全部稅收收入的一半以上。而稅收收入已經成為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為建成健康有效的稅收體系,保證國家經濟持續發展,充分發揮納稅人生產、生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我國近年來也在不斷進行一系列稅收制度改革,繼“營改增”的稅收改革順利過渡和基本完成后,我國對個人所得稅法及其實施條例進行重大改革,主要涉及到:修改了居民個人和非居民個人居住時間劃分標準;將原來的11項應稅所得調整為9項應稅所得;將征管模式改為綜合所得和分項所得結合;居民個人綜合所得按年計算納稅;將基本減除費用提高到每年6萬元,對于居民個人所得,增加專項附加扣除項目;調整了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的七檔稅率結構。
一、新個稅條例頒布目的
新個稅條例是與新個稅法同一時間開始執行,新個稅條例在內容上與新個稅法保持一致,同時新個稅條例中又對新個稅法中各項條款進行詳細解讀,以便于征收機關、納稅人、扣繳義務人能夠更好地領會、把握新個稅法精神和內容,保證新個稅改革的順利進行。
二、新個稅條例主要變更內容
從橫向來看,新個稅條例,是與新個稅法內容相配套而修訂的,是新個稅法的進一步解釋,是為新個稅法服務的,從縱向來看,新個稅條例與之前三次修訂比較,內容還是有重大變化的。
(一)加大了對滿足居住時間標準境外人士的稅收優惠
新個稅法把需要將中國境內、境外所得都向我國繳納個人所得稅的居民個人按照居住時間標準界定為在中國境內居住滿183天,而沒有修訂前的個稅法規定的時間是一年。居住時間標準縮短,會影響到對境外人士在我國境內的納稅申報義務和任職受雇情況。另外,為吸引境外優秀杰出各類人才到中國工作,新個稅法和新個稅條例對滿足居住時間標準成為居民個人的境外人士給予稅收優惠和照顧。雖然在舊個稅條例中也有類似的規定,但隨著新個稅法的頒布,尤其居民個人居住時間標準界定的變更,新條例也把相關內容進行變更,保證新個稅法和新個稅條例相銜接,步調一致。
(二)明確并完善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在計算經營所得應納稅額時的計稅方法
為鼓勵廣大個體工商業戶、企事業的承包、承租經營者能夠積極參與自主創業、自謀職業,新個稅法對個體工商戶計算應納稅額時在扣除項目上給予很大優惠。為配合新個稅法對個體工商戶經營所得的征收管理,新個稅條例也做了進一步解釋和說明,具體闡述以下四方面:
1.在新個稅條例中,有關對個人取得的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在所得成立條件上有變化。舊條例中指出,個人若想從事這些方面的工作,必須經政府有關部分批準,如工商管理部門、衛生管理部門的審批后才能成立并經營,取得所得并納稅,在新條例中把審批環節去掉,只強調個人依法從事辦學、醫療、咨詢以及其他有償服務活動取得的所得,只要是合法所得即可,并應對經營所得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可見新個稅條例也是與我國近年來為鼓勵個人從事經營,自主創業,發展經濟、簡化辦事、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的政策相匹配,也表達出政府鼓勵個人開展自主創業的態度。
2.新個稅條例中對被界定為個體工商戶這類納稅人在計算應納個人所得稅時,規定可以用每一納稅年度的經營收入減除為取得該經營收入而發生的成本、費用、稅金和損失之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稅額,對照五級超額累進稅率表的稅率進行繳稅,明確規定了個體工商戶在計算應納稅額時可以被扣除的損失具體包括項目。
3.新個稅條例對個體工商戶的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管理中,增加了核定應納稅額的規定,從事生產、經營活動的個體工商戶,在計算個人所得稅應納稅額時應該以完整、準確的納稅資料為計稅的原始依據,如達不到這樣的要求,就視為不能正確計算應納稅所得額的,可以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應納稅所得額或者應納稅額。舊條例中沒有提及可以由主管稅務機關核定個體工商戶應納稅額這種情況。
4.對個體工商戶等經營主體給予家庭生計支出減除的優惠政策
有經營所得的納稅人在計算其應納稅額時,可以減除固定費用6萬元、基本扣除、專項附加扣除以及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項目。但是該類納稅人只有在年末匯繳時才可以辦理專項附加扣除。
(三)新個稅條例完善了個人所得稅相關征管措施
新個稅條例改變了個人所得稅的征管方式,在原有的扣繳制和自行申報制的基礎上,進一步改革征管方式,主要體現在如下方面:
1.引進納稅人識別號申報方式,有身份證號碼的中國公民,在進行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時,以其身份證號碼進行申報繳納稅款,對于沒有居民身份證的人,由征收機關統一賦予其納稅人識別號,用被賦予的納稅人識別號進行申報納稅。
2.納稅人的勞務性綜合所得采取預扣繳和年度匯繳制度相結合的方式征收個人所得稅。納稅人的工資、薪金所得可以選擇由發放工資、薪金所得的單位每月預扣繳個人所得稅時減除各項規定費用,具體減除包括:固定減除費用每月5千元、基本減除費用“三險一金”,專項附加扣除項目和依法規定的其他扣除項目,而納稅人的其他三項勞務性綜合所得在納稅人辦理年末匯算清繳時才可以減除專項扣除項目。
3.采用個人所得稅納稅人自行匯算清繳退稅與扣繳義務人集中匯算清繳退稅相結合的模式。納稅人可以在年度終了自行到征收機關辦理匯繳,申報各項應稅所得的應納稅額,與實際繳納稅額進行比較,多退少補;納稅人也可以選擇委托支付其各項應稅所得的單位和個人辦理匯繳。征收機關在納稅人稅款沒有被扣繳義務人解繳入庫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納稅人提交的申報資料辦理退稅
4.強化納稅服務意識。為方便廣大個稅納稅人更好地依法納稅申報、繳納稅款,新個稅條例規定了更加明確、具體的操作辦法,以及采取相應的納稅服務保障措施。新個稅條例規定了需要辦理匯算清繳的情形,尤其是納稅人申請退稅,也是需要先匯算清繳,后申請退稅。納稅申報時間也更明確具體。自行申報、代扣代繳、預繳、匯繳申報日期規定具體。同時明確個人申報信息必須真實、完整,并且需要留存備查,當納稅人利益受損失的,可以舉報執法機關的具體執法行為。
三、保證新個稅條例順利實施的應對措施
此次個稅改革設計面非常廣泛,個稅計算時涉及的扣除項目也非常多,為保證新個稅法和新個稅條例順利進行,保證廣大的納稅人盡可能地享受到個稅改革帶來的紅利,也為了使廣大納稅人明明白白地納稅,離不開各級征收機關、扣繳義務人和納稅人的共同努力工作。
(一)征收機關利用新媒體平臺多角度宣傳政策
稅務機關作為征收機關,應利用各種途徑,多角度、全覆蓋地對廣大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進行新個稅法及新條例的宣傳培訓,可以通過微信、微博、網絡直播課堂、辦稅服務大廳屏幕、印花宣傳手冊等形式廣泛宣傳,引導和幫助廣大的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認真學習并領會相關法律、法規的精神和實質,并認真做好各自的納稅信息和扣繳信息的報送和收集。
目前各地國稅局和地稅局合并,我國現行各稅種由各地區稅務機關統一征收,這是征收上管理上的一個改變,同時個人所得稅法和實施條例又重新修訂,這些改變無疑給稅務機關及其工作人員增加了征稅管理工作和征收難度,工作量加大,需要稅務機關的工作人員克服種種困難,通過對納稅人和扣繳義務人的宣傳和培訓,保證個人所得稅改革后的第一個征期應納稅額的申報、預繳、扣繳、征收工作順利完成,并為年末匯算清繳工作積累經驗,使得個人所得稅的征收順利完成。
(二)扣繳義務人積極配合與協調,完成扣繳工作
扣繳義務人負有代扣代繳個人所得稅稅款的義務,需要各企、事業單位應按照新個稅法和新個稅條例的規定按時足額地將納稅人應繳納的個人所得稅代扣代繳。扣繳義務人應積極配合征收機關的工作,參加征收機關舉辦的扣繳義務人扣繳個人所得稅的培訓、講座,做好個人所得稅預扣繳稅款資料的收集、留存,同時也應協助征收機關向納稅人傳達進行新個稅政策,如告知如何填報個稅扣繳應報送的報表及資料,宣傳新修訂的個稅法和新個稅條例中重要內容,如專項附加扣除內容應如何填報,還有如果納稅人的綜合所得中有除工資、薪金所得稅以外的其他所得,年末要進行個人所得稅的匯算清繳,還要提醒納稅人對申報時所涉及到的原始資料留存備查。
(三)納稅人認真對待,明白繳稅,享受紅利
納稅人是個人所得稅稅款的最終負擔者,并對個人所得稅納稅申報時所報送各種資料真實性和完整性負責。不管采用哪種途徑進行申報繳納個人所得稅,都需要納稅人深入學習、了解并領會個人所得稅的相關規定,有不清楚的主動向征收機關、扣繳義務人進行咨詢。個人所得稅是關乎納稅人切身利益的一項支出,保證申報信息真實、維護自身的權益,利益受損失時,可以舉報。
四、結語
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稅法及其實施條例是在我國1980年開征個人所得稅以來的一次重大歷史變化,也是關系到國家、民生的一件重大事件,與我國廣大老百姓的生產、生活都是密不可分的。為保證新修訂的個人所得稅法條例得以更好地貫徹執行,并深入人心,需要每一個納稅人應認真學習最新的個人所得稅相關法律、政策和文件規定,做到依法納稅、明白納稅的同時也會享受到改革帶來的紅利。
參考文獻:
[1]個人所得稅法修訂政策解讀及應對[J].魯明.財稅探討.2018(34)
[2]個人所得稅調節作用的問題及對策[J].姜麗琴.鄭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8(04)
[3]談完善個人所得稅的幾個問題[J]. 楊少遠,叢建閣.湖南稅專學報.1997(04)
作者簡介:
于洋(1972—),女,漢族,遼寧省沈陽市人,沈陽農業大學管理學碩士畢業,遼寧金融職業學院,研究方向:稅法,稅務會計,稅收籌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