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秋
摘 要:電力單位在構建電力工程時需對各種電力技術加以使用,連接電力線路與電力設備,變電技術是電力工程的核心技術手段,針對變電系統的特點,施工單位在對處于運行狀態的變電系統進行檢查時,往往會使用閉環管控的理念,檢查變電工作的同時,對變電系統進行調整,通過優化變電站來改進電力工程。本文針對變電運行需求,探討相應的變電管理工作與安全技術的使用狀況。
關鍵詞:電力工程;變電運行;安全技術;管理探析
電力工程承擔著供給電能的基礎性生產任務,變電運行是現代電力生產活動中的重要環節,穩定的變電站可以提供更加可靠的變電服務,運行變電設備時,應當選用安全的運行方法,減少變電活動中的安全隱患,不少變電生產單位仍舊在使用比較落后的變電運行模式,盡管展開了變電管理工作,但是達到的效果不好,本文以最基本的變電安全要求為準,分析變電安全管理工作建議。
1 變電運行情況分析
電力工程變電運行是接受上級指令,對變電站內的設備進行運行操作,實施必要的設備管理,包括變電設備的供電操作、停電操作、對變電設備的運行狀態以檢測,并根據檢測結果做出適當的調整,以提高變電設備的運行效率。隨著電力科技水平不斷升級,電力工程變電運行技術得到升級。110kV、35kV變電站承擔著日常生產生活的電能供應責任,要確保日漸提升的電力資源需求得到滿足,就要提高電力工程變電運行效率。相應地,還要強化變電技術的專業性,以免遇到各種變電運行問題的時候能夠及時解決,確保變電運行安全。
針對變電系統的結構設計角度而言,系統結構復雜,為變電設備的維護加大了難度。變電工程中,變電運行技術主要涉及的內容就是變電設備的安全維護,不僅專業技術性強,而且存在著設備分散性,要實施變電運行設備的集中管理,難度是非常大的,因此故障率也比較高。
2 影響變電運行情況的因素
要對電力工程變電設備缺陷實施管理,就要對變電設備運行中所存在的缺陷及時發現,并對出現缺陷的原因進行分析,劃定缺陷的嚴重程度依次上報。變電設備缺陷管理,要能夠將存在缺陷的原因以查明,對于缺陷進行徹底處理。
2.1 自然性影響因素
變電運行負荷超出局限。為了避免變電運行故障,還要注意控制好變壓器的負荷量。通常110kV、35kV的變電站,站內用電負荷是有限的,站用變壓器一般為50~200kVA。如果變電運行負荷突破了這個局限,就會超過變壓器的最大負荷而造成變壓器的內部元件受到損害,使得變壓器的運行壽命縮短。如此,就容易使得整個變電系統出現故障。
電力設備持續運行而導致變電線路老化。自然因素具有不可抗拒性,由電力工程變電運行環境所決定。變電運行中,電力設備會長時間持續運行,很容易產生設備疲勞、線路提前老化等問題,最終使得變電線路的性能受到影響而無法正常地發揮出來。變電線路性能改變是導致變電運行故障的重要原因,特別是當線路的絕緣發生老化,甚至還會引發重大的事故。
2.2 人為影響因素
沒有建立動態的故障防范機制。雖然電力運行技術不斷升級,但是當處于電力工程的實際運行環境中的時候,就會由于環境的復雜性和技術的多變性,使得各種故障出現而且防不勝防。如果沒有根據變電運行狀況完善故障防范機制,就會導致故障防范措施存在著滯后性而無法發揮作用,特別會導致變電運行中出現無法預知的故障,而影響到變電系統的安全可靠運行。變電運行管理制度不夠完善。人為因素是導致變電運行故障的重要因素。如果說,自然因素是不可抗拒的,那么人為因素就是由于管理不善,對設備維護不到位而引發的。如果電力工程管理人員的管理意識不夠,沒有建立必要的管理制度,也沒有制定行之有效的考核機制,就會由于工程管理人員在工作上自我約束能力不夠而導致變電運行故障發生。
3 變電運行安全管理建議
3.1 對變電運行系統進行安全評價
管理者在有效落實安全管理工作時,應當先對變電系統進行全面而后準確的安全評價,具體評價對象主要是各個變電設備,對一個變電站的變電設備進行檢修時,還要展開風險識別工作,評估風險水平,快速檢測異常的變電設備,識別變電設備的受損狀況。啟動與運行變電設備前,應當先對作業規定進行比對,將重點注意事項清晰標準,給作業人員提出嚴格操作要求,避免其出現違規的操作行為,所有的變電作業程序都需要被有效審批,對于事故頻發的變電作業活動必須進行嚴格審批,明確危險因素,在安全評價環節中,還要對照危險點,并對可能產生的變電事故的危險程度加以評測,達到風險控制的工作目的。
3.2 策劃階段
運用閉環式的管理系統來管控變電設備的缺陷時,需要按照變電運行的階段變動來確定管理方法。管理者首先應當將安全管理技術應用到策劃工作中,形成完善可靠的變電運行管理工作方案,實現長效管控變電運行機制的工作目的,根據變電系統的使用需求,確定評審檢查的重點對象,并結合變電運行的全新工作需求安排相應的技術培訓活動,預測各類變電故障情況之后,確定改進變電運行工作環境的措施,在變電系統中,同步展開技術檢查與技術完善工作。
3.3 執行階段
策劃變電管理的工作完成后,可進入到執行環節中,正式展開安全管控工作,巡檢變電站內部的出于運行狀態的設備,發現存在缺陷情況的設備之后,要以缺陷情況為準形成工作報告,報告中的信息必須全面,包括設備的編號與名稱,設備使用時間,缺陷產生的時間以及所處的部位,以及設備缺陷帶來的最終結果。以變電運行需求為準,對缺陷問題進行定性分析,在變電工作現場處理缺陷問題,執行階段的所有缺陷處理工作都需被嚴謹記錄。
3.4 檢查階段
獲取設備缺陷工作報告之后,檢修人員需立即前往設備所在區域,進行高效檢修,消除缺陷之后不能立即使用電力設備,管理者應當開始檢查設備,對被處理的設備進行復查,確認設備缺陷問題之后,要做好檢查范圍的限定工作,除了檢測設備的外觀時,還需嘗試操作設備,對于一些情況相對特殊的設備展開二次檢修工作,完成最終的驗收工作之后,才能在變電運營工作中繼續使用變電設備。
3.5 改進階段
存在缺陷的變電設備被有效處理之后,管理者需總結設備的缺陷問題,形成變電工作檔案,存在缺陷情況的設備被有效檢修之后,變電運行人員需在一定時間范圍內收集設備的運行信息,確定設備是否已經達到了變電運行技術標準,結合獲取的技術性信息,改進整個變電系統,適時調試變電運行系統,定期評測變電運行系統,給電力工程提供更加優質的變電運行系統,以高效且安全的方式完成變電任務。
4 結束語
變電運行管理工作需要有可靠的鞏固走人員有效負責,變電系統具有復雜的內部構造,使用自動化運行裝置來運轉變電設備時可以保持較高的工作效率,但是一些安全問題仍舊影響了變電運行工作的收益。負責管理變電運行系統的工作人員需要掌握影響變電安全性的因素,同時嚴格監控與維護處于核心位置的變電設備。通過安全技術來合理控制變電運行系統,減輕變電設備的受損程度。
參考文獻
[1]孫占英.電力系統變電運行安全管理與設備維護方法研究[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7(3),00226-00226.
[2]馬繼光,劉旭,李韻.探析變電運行的安全管理[J].科研,2017(3),00083-00083.
[3]毛林華,解勇,趙永萍,羅萍.談變電運行的技術要求和管理措施[J].科研,2017(2),00230-00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