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少濱
摘 要:林可霉素一般系抑菌劑,但在高濃度下,對高度敏感細菌也具有殺菌作用。發酵效價測定:卡賽帕克C18MGⅡ液相色譜柱(4.6×250mm 5?m),0.02 mol/L磷酸氫二銨-乙腈(75∶25,V/V),檢測波長為214nm,流速為1.0ml/min,柱溫為25℃。本實驗通過不同碳源、十二烷基硫酸鈉使用量等以發酵效價為指標對林可霉素發酵工藝進行研究。
關鍵詞:林可霉素;工藝;研究
林可霉素,中文別名潔霉素、林肯霉素等,一般系抑菌劑,但在高濃度下,對高度敏感細菌也具有殺菌作用。林可霉素用于敏感葡萄球菌屬、鏈球菌屬、肺炎鏈球菌及厭氧菌所致的呼吸道感染、皮膚軟組織感染、女性生殖道感染等。本實驗通過不同碳源、十二烷基硫酸鈉使用量等以發酵效價為指標對林可霉素發酵工藝進行研究。
1 材料和方法
1.1 菌種
林可霉素。
1.2 材料與試劑
淀粉(西安智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西安晉湘藥用輔料有限公司)、黃豆餅粉(西安智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玉米漿(西安智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硫酸二氫鉀(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硫酸銨(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硝酸銨(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碳酸鈣(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氯化鈉(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硝酸鈉(合肥博美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甲醇(東營市鑫旺化工有限責任公司)、磷酸氫二銨(東營市鑫旺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乙腈(東營市鑫旺化工有限責任公司)、乙醇(南通潤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1.3 儀器
KQ5200B型超聲波清洗器(昆山市超聲儀器有限公司);電熱恒溫水浴鍋-DU-30(杭州匯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PHS-25C 臺式酸度計(常州金壇精達儀器制造有限公司)雙光束紫外可見分光光度計-UV1900(杭州匯爾儀器設備有限公司);KYX-800YS 色譜配套超聲波清洗機(沈陽科晶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實驗室培養箱(北京博勱行儀器有限公司);恒溫振蕩器搖床(常州萬科儀器科技有限公司);恒溫恒濕試驗箱(東莞市正臺測試儀器有限公司);DW-9型自動培養基分裝器(杭州大微生物技術有限公司);Plus-E3超純水機實驗室級超純水機(南京易普易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LAB-UPH-10T高端型實驗室超純水機(臺上式)(四川蘭博環保設備有限公司);分析天平(常州市幸運電子設備有限公司);PC-220色譜柱恒溫箱(天津艾維歐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卡賽帕克C18MGⅡ液相色譜柱(4.6×250mm 5?滋m)。
1.4培養基及培養條件
1.4.1 種子培養基:淀粉:葡萄糖:黃豆餅粉:玉米漿:硫酸二氫鉀:硫酸銨:硝酸銨:碳酸鈣:氯化鈉:硝酸鈉(1.9:2.5:2.5:2.6:0.005:0.2:0.15:0.7:0.06:0.085),濕熱滅菌二十分鐘。
1.4.2 種子罐培養基:淀粉:葡萄糖:黃豆餅粉:玉米漿:硫酸二氫鉀:硫酸銨:硝酸銨:碳酸鈣:氯化鈉:硝酸鈉(1.9:2.5:2.4:2.6:0.005:0.2:0.15:0.7:0.06:0.085)。
1.4.3 發酵培養基:淀粉:葡萄糖:黃豆餅粉:玉米漿:硫酸二氫鉀:硫酸銨:硝酸銨:碳酸鈣:氯化鈉:硝酸鈉(3.9:2.7:3.8:0.6:0.05:0.2:0.15:0.7:0.6:0.5),濕熱滅菌二十分鐘。
1.4.4 發酵罐培養基:淀粉:葡萄糖:黃豆餅粉:玉米漿:硫酸二氫鉀:硫酸銨:硝酸銨:碳酸鈣:氯化鈉:硝酸鈉(3.9:2.7:3.8:0.6:0.03:0.2:0.15:0.8:0.6:0.5)。
1.5 分析方法
pH測定:酸度計測定。
發酵效價測定:高效液色譜法,卡賽帕克C18MGⅡ液相色譜柱(4.6×250mm 5?滋m),0.02 mol/L磷酸氫二銨-乙腈(75∶25,V/V),檢測波長為214nm,流速為1.0ml/min,柱溫為25℃。
2 結果與討論
2.1 不同碳源對生物合成的影響
本實驗分別采用果糖、麥芽糖、葡萄糖、糊精、蔗糖、淀粉、乳糖、甘露醇等作為唯一碳源進行試驗。結果表明使用葡萄糖和淀粉時效價較高。
2.2 十二烷基硫酸鈉使用量對生物合成的影響
本實驗分別采用不同含量的十二烷基硫酸鈉進行試驗,研究其對生物合成的影響。十二烷基硫酸鈉使用量配比為0.1%時,三次實驗的產量分別為2420μg/mL、2450μg/mL、2460μg/mL,平均為22443μg/mL。十二烷基硫酸鈉配比為0.15%時,三次實驗的產量分別為2420μg/mL、2390μg/mL、2490μg/mL,平均為2433μg/mL。十二烷基硫酸鈉配比為0.2%時,三次實驗的產量分別為2400μg/mL、2410μg/mL、2440μg/mL,平均為2417μg/mL。十二烷基硫酸鈉配比為0.25%時,三次實驗的產量分別為2500μg/mL、2510μg/mL、2530μg/mL,平均為2513μg/mL。十二烷基硫酸鈉配比為0.3%時,三次實驗的產量分別為2460μg/mL、2450μg/mL、2400μg/mL,平均為2437μg/mL。試驗結果表明蛋白胨含量為0.25%產量最高。
2.3 不同攪拌槳對生物合成的影響
本實驗分別采用六箭葉攪拌槳和六平葉攪拌槳進行試驗。結果表明使用六平葉攪拌槳時效價較高。
參考文獻
[1]高效液相色譜法測定飼料添加劑中鹽酸林可霉素的含量[J].程建國,宋艷紅,王仲琴,徐景,趙晶晶.飼料工業. 2011(19).
[2]RP-HPLC測定復方麻黃堿滴鼻液中鹽酸麻黃堿、鹽酸林可霉素和地塞米松磷酸鈉含量的方法學研究[J].韓加怡,李會林.中國現代應用藥學.2008(02).
[3]HPLC測定復方鹽酸去氧腎上腺素噴鼻液中鹽酸去氧腎上腺素、地塞米松磷酸鈉和鹽酸林可霉素的含量[J].黃滔敏,段更利,王東蕾,賴永華,陳念祖,閆晶超,顧紀鋒.復旦學報(醫學版).2010(05).
[4]Development and Validation of Electromigration Technique for the Determination of Lincomycin and Clindamycin Residues in Poultry Tissues[J] . Piotr Kowalski,Lucyna Konieczna,Ilona Ol?dzka,Alina Plenis,Tomasz B?czek. Food Analytical Methods . 2014 (2).
[5]林可霉素-大觀霉素復方混懸注射液中有效成分含量的HPLC法測定[J].王忠,王立琦,劉小琴,范惠敏,黃顯會,曾振靈.動物醫學進展.2011(09).
[6]HPLC法測定復方鹽酸林可霉素滴鼻劑中鹽酸林可霉素和利巴韋林[J].李維超,佟若菲,張囡,陳貴起.現代藥物與臨床.2015(01)